巴黎聖母院失火 波及圓明園?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本照片來自網絡)

聖母院之火

為資深夜貓子,睡前已經看到了巴黎聖母院失火的消息。

心想明天肯定可以免費逛巴黎了。

果然,一早起來朋友圈燒了一遍。

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喜歡蹭熱點刷知名度的人,不過燒掉的巴黎聖母院,真的能燃起一些人對生活的希望,幫一些人打通人生的任督二脈,未嘗不是一件壞事中的好事。頓悟時時有,今天多一些,沒啥。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教堂是個導人向善的地方,我們的信仰也許不一樣,但應該互相尊重。如今這裡一片火海,麻木也就算了,何必幸災樂禍。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別讓這把火燒了我們的良知

了一位好友惋惜聖母院文章下面的留言,又有鍵盤俠吐血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圓明園,不要忘記八國聯軍,聖母院被燒,是報應云云。

忘記歷史是可悲的,但用歷史悶死自己善良,則是不智。

祖國這麼些年的仇恨教育,深入民心,不知不覺培養了一批批的義和團和祥林嫂,不知道算不算是成就。

我們被瘋狗咬了,之所以會選擇去打狂犬疫苗,是因為不想自己慢慢變成瘋狗,這樣簡單的道理,都懂的吧?

災難沒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善良。

特別是在別人的災難面前。

何況,我們都同是地球村的村民。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記得08年那會兒我們高歌:油和米,心連心,同住地球村。

旺我的,旺兜裡。

國人眼中的聖母院

國人認識聖母院,更多是因為雨果的小說,而不是因為這個建築物本身。

《巴黎聖母院》小說讀過,電影也看過。不過看的時候年紀真的很小,沒看懂。對《巴黎聖母院》的記憶,也就一直停留在電影的那種壓抑當中,長大以後,也不願意再去究竟,至今。

度娘這樣說的:“《巴黎聖母院》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階級立場很分明的解釋,記熟這段考試應該可以拿滿分。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巴黎聖母院》的英語是

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直接翻譯是《聖母院的駝揹人》。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嗯,語文老師說得好:《巴黎聖母院》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

下層勞動人民都有這個覺悟,高尚的你,今天善良了嗎?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關於巴黎聖母院

給大家簡單概括一下重點(敲黑板!!!):

  1. 巴黎聖母院的法語稱呼是Notre-Dame de Paris,(譯成“巴黎夫人” 在字面上也許更合適一些,但譯成聖母院,更得神韻)。被簡稱為Notre-Dame, 聖母院是Cathedral(座堂),是教區主教駐在地。

  2. 聖母院建於1160年,1260年完工,耗時100年。此後不斷修飾完善。1804年法國大革命期間被毀壞,後來維修恢復。聖母院被認為是法國最精緻最具代表性的哥特式教堂建築。

  3. 拿破崙在加冕禮在這裡舉行。

  4. 雨果的《巴黎聖母院》,英語名字是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直譯是“聖母院的駝揹人”,《巴黎聖母院》把聖母院推到全世界人民面前。

  5. 聖母院因雨果小說而聲名大噪,成為巴黎最具知名度的地標之一。現在每年有超過一千二百萬遊客到此參觀。

  6. 參觀聖母院不收門票,登塔樓則要收費。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海藍十年前拍的聖母院。

海藍眼中的聖母院

參觀過的教堂不少,聖母院算是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

印象深刻是因為雨果的小說,儘管到今天為止,對小說的印象繼續模糊。

印象深刻,更因為巴黎是我開始人生第二階段環球旅行的第一站,而三進巴黎,都住聖母院旁邊。

印象深刻,還因為教堂門前廣場到處都是乞討的吉普賽人,還有被友人不斷善意提醒的暗處的吉普賽小偷。而腦海那個“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的吉普賽人的美好幻想,在那一天被碾成粉末,真心對不起為我辛勤洗腦多年的三毛姐姐。

印象深刻還因為,站在聖母院教堂中央,腦補著拿破崙加冕禮油畫裡的對應位置,各種不得要領,呵呵。

此情可待成追憶。

法國總統已經宣佈要重修聖母院,但要重新成為一條好漢,說不定又要十八年後了。到其時,大叔會變成大爺,而聖母院,肯定不再是大爺當年見過的聖母院。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十年前的視線,停留在外牆籬笆的鐵尖上了。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聖母院的側後方。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門口的廣場常有街頭表演,還有很多流浪的吉普賽人民。今天,流浪的,據說換成了敘利亞人民。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發現我在偷拍,演奏黑管的女孩露出燦爛的笑容。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這些是耶穌的門徒?還是歷任主教?忘了。

還好,這些石頭估計燒不掉。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所謂滿天神佛,就是這個意思了。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屋頂這個猛獸,有點像我們的押魚,其實是個排水裝置,暴雨的時候,水柱會從排列的猛獸口中紛紛噴出,是為一景。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漂亮的彩色玻璃窗花,能挺過大火,存活下來嗎?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側走廊穹頂。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盧浮宮收藏的拿破崙加冕禮的油畫。加冕禮是在聖母院舉行的。關於這幅畫的故事,找機會再詳細八八。

巴黎圣母院失火 波及圆明园?

來張到此一遊。最右邊那個一副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傢伙,是免費帶我遊玩巴黎的美國朋友Allan,此時此刻,說不定他也在翻這張照片,跟老婆說被我帶著跑斷腿的巴黎往事。

海 藍 (陳學君):

職業旅行家、自由作家及攝影師、書畫創作人。

遊歷世界六十多個國並繼續行走,在各大網絡平臺擁有個人專欄,長期出任電視節目策劃及擔任嘉賓主持。其旅行和創作都崇尚有深度、有闊度、有溫度的風格。

按識別下面二維碼 關注海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