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能唱上高音嘛?唱歌飙高音的三大技巧,缺一不可!

高音不是天生的,任何人只要没有严重的天生声带残疾都可以唱高音。

如果你采取一种练习高音的方法已经持续一年以上,仍无明显效果,那证明你的练习方法是错误的。

不管你如何发声,声音都应该从硬口盖的位置共鸣出来。

第四个八度的高音,必然是硬口盖和鼻腔共鸣所产生的效果。

狂喊乱叫绝对练不成你想要的高音。

所有人都能唱上高音嘛?唱歌飙高音的三大技巧,缺一不可!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包括声带能力、呼吸支持、母音转换。

1.增强呼吸支持。伯努利效应告诉我们气体快速流动时,压强小,两边压强大会往压强小的地方移动。所以气息支持的作用就在于此,让声带被动闭合。但是很多人一唱高音就使劲,声门锁死了,很难让空气快速流动,伯努利效应失效。

所以克服唱高音就得放弃挤压声带,硬扯胸声的习惯。先习惯在通过换声区的时候声门稍微打开让空气流通,通过伯努利效应让声带被动闭合,减少声带疲劳感,带来更自然的音色。

PS:很多人音色很像杀鸡的原因就是声带闭合的主动太多了,反而气息支持少了,应该让气息占主导。

练习方法:带出气感的辅音如h、f,起音要出气,配合音阶练习。

2.增强声带能力(包括声带主动闭合能力,咽音能力),闭合能力很重要,有的人低音闭合不错,高音闭合就蔫了。其实就是不习惯,比如从来没在健身房撸过铁,突然举个大重量的,除非天生神力,大部分人都不行。

练习方法:

用m、n、ng等含鼻腔共鸣的辅音进行音阶练习,比如不带元音的顿音练习,比如加上一些元音之后的音阶练习,如因盗版肆虐而遗毒东方世界的两套练声program的创始人Brett Manning最喜欢用的naynaynay,或者一些其它的咽音练习。

所有人都能唱上高音嘛?唱歌飙高音的三大技巧,缺一不可!

3.元音转换。据很多知网的一些声乐论文和国内出版的关于歌唱的书籍中记载,最早关闭唱法是用来说明唱高音时,元音会不由自主的变窄,因为感觉声音被关闭了所以很形象,所以就被称为关闭唱法,物理意义上是当元音变窄了,所以振动面积减少了,所以提高了音高。也即是说,所谓的关闭唱法,其实就是元音转换。

为什么元音需要转换,因为这是元音的共振峰所决定的。低音为什么很轻松?因为它并不涉及改变元音的共振峰的问题,而一旦唱高音,当你想要把这个元音唱到超过了该元音的共振峰的基频,共振峰就需要偏移,就是需要所谓的元音转换。而有的人不会所谓的元音转换,就会上不去。

因为共鸣腔体的不同影响了元音的共振峰的基频,所以换声区会因人而异却差不了多少,同时因为不同的元音的共振峰也不一样,所以有的人觉得闭口音很难唱,开口音很容易唱就是后者的基频比前者的要高很多。

所以,这时候需要让元音变窄一点,让共振峰进行偏移,使得共振峰的基频升高,向让声音亮一点的话母音就向前元音“ee”靠,暗一点就向后元音“u”靠。基本上越往上唱,元音会越来越窄,而向前变窄还是向后变窄就看艺术追求了,向ee变窄听起来声音会亮一些,靠前一些,而向u变窄声音会听起来暗一些,靠后一些,后者也正是美声训练时的元音转换策略。

所以说为什么那么多人纠结向前唱还是向后唱,这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有的歌手音色听着暗沉,并不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靠后唱,而是因为他们进行母音转换的时候,选择了向“u”靠拢,习惯让音色更暗一些

练习方法:在练习的时候多琢磨,多用不同的元音唱音阶多唱歌多感受。

所有人都能唱上高音嘛?唱歌飙高音的三大技巧,缺一不可!

高音练习的过程是低调和温柔的,并非扯着嗓子硬顶上去,你得学会F以下的轻声练习和哼鸣练习,这两种练习都是最有效的辅助练习。

主要的练习,是每天早晨起床后的45分钟左右的发声训练,时间3——6个月足矣。

唱高音,饮食常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想在短期内练成永远不会反弹的高音,你平时必须注意饮食,很多食物可以绝对有效的迅速配合你短期提升音域的训练。碳酸饮料是你音域的绊脚石,而水是你练高音的最好的朋友。

抽烟、喝酒对练高音的影响很小,几乎没有。如果你觉得影响很大,说明你发声的方法是错误的。

亚洲人和欧洲人的头骨结构和其它生理条件不同,所以不要盲目学习他们的发声方法,比如咽音。但是亚洲人唱高音的天生条件绝对优于他们,最明显的是:鼻腔很容易和硬口盖产生共鸣(所谓的头腔)——这是唱高音的唯一正确的发声方法。

所有人都能唱上高音嘛?唱歌飙高音的三大技巧,缺一不可!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 让老师帮你做一个专业的发声测试,先找到你的问题帮你调整一下.有时候学习唱歌,声乐,自学了一些东西,苦于没有老师的指点,怕自己练错了,大家就戳下面的链接联系我哦,——戳我戳我!!)

最好不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练高音,最好跟着老师学,要知道,一个好的老师教你的是很多前人所总结出的经验的综合,而你不必依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去慢慢琢磨,这样避免了失败甚至失声的情况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