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10次事故 17樁官司——利之星展現4S銷售模式弊病

“國家三包有利於你的,你來搪塞我;國家三包有利於我的,你就跟我說看各店情況而定。”

“到此刻你推脫國家三包,“國家三包”不背這個鍋。”——維權者W女士

4月13日,在西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主持下,“坐引擎蓋哭訴維權”的奔馳車主W女士與奔馳4S店、西安利之星汽車有限公司方面進行了數小時的溝通協商,雙方最終不歡而散。

5年 10次事故 17樁官司——利之星展現4S銷售模式弊病

14日,高新區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奔馳4S店涉嫌質量問題進行立案調查,對涉事車輛進行依法封存,並委託法定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檢測,並要求利之星4S店繼續加強溝通解決投訴問題。

事件告一段落,但事件的後續影響仍在發酵。

五年官司十七樁,店大欺客惹人嫌

在過去的五年裡,利之星把‘店大欺客’這個詞展現的淋漓盡致。

五年時間裡,西安利之星涉及至少十起因車輛質量問題引發的維權事件;無訟網數據顯示:利之星成功立案的訴訟案例有17起,其中包括6份判決書,11份裁定書,所涉及的基本都是民事買賣合同糾紛。

此外,利之星被報道出來的"欺客"事件也不少:

5年 10次事故 17樁官司——利之星展現4S銷售模式弊病

2014年6月:利之星銷售捲走2000萬購車款;2014年10月:已交車的百萬奔馳在店內莫名被開走;2014年10月:利之星欠款被客戶堵門;2015年11月:利之星暴力保養客戶新車;2017年5月:疑似合格證弄虛作假;2018年4月:246萬買的奔馳大G半年修5次...

如此多的負面報道,讓人們對這家公司的信譽產生了深重的懷疑。

負責人‘廠商一體’

這家公司之所以能如此肆虐,背後的原因並不複雜:

西安利之星的法定代表人顏健生,同時也是利星行(中國)汽車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利星行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他也是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的法定代表人。

而奔馳在國內的120家汽車經銷商中,有50家屬於利星行,佔了將近40%的銷售份額。

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劉禹策,更是利星行創始人的侄子。

5年 10次事故 17樁官司——利之星展現4S銷售模式弊病

‘廠商一體’的獨特優勢,賦予利星行決定性的話語權,自然能一手遮天。

而這也展示出了目前汽車銷售模式的一個典型漏洞:只要4S店願意,廠商實際上可以被完全屏蔽在正常交易流程之外。

4S店損害廠商利益,經典模式問題多多

目前的汽車銷售模式中,客戶檔案實際上完全掌握在4S店本身手裡,且存在嚴重的重複管理現象。

同時,大部分的信息反饋渠道由4S店本身掌控,廠商缺乏足夠的介入渠道。

最後,以季度為單位上交財務報表的模式橫行,致使廠商缺乏對市場的即時反應能力。

以利星行為例:2017年,利星行汽車年度營業收入達到801.1億元,在2018中國汽車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中排名第三。

然而奔馳品牌本身卻嚴重受損:2018年奔馳R級銷量狂跌、A級銷量驟減、品牌本身也因為事故頻繁而成了國內被投訴最多的汽車品牌第二名。

如果不是因為奔馳和利星行存在過於深刻的利益糾葛,它受損的利益只會更多。

5年 10次事故 17樁官司——利之星展現4S銷售模式弊病

實際上,奔馳的情況絕非個例。

傳統4S店模式的經營理念和服務水準,已經嚴重製約它們的正常發展。

運維成本高、經銷效能低、距離客戶遠等問題,也在影響整個行業存在的根基。

是時候讓這個模式告別汽車,迎接新的未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