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10次事故 17桩官司——利之星展现4S销售模式弊病

“国家三包有利于你的,你来搪塞我;国家三包有利于我的,你就跟我说看各店情况而定。”

“到此刻你推脱国家三包,“国家三包”不背这个锅。”——维权者W女士

4月13日,在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主持下,“坐引擎盖哭诉维权”的奔驰车主W女士与奔驰4S店、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方面进行了数小时的沟通协商,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5年 10次事故 17桩官司——利之星展现4S销售模式弊病

14日,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奔驰4S店涉嫌质量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对涉事车辆进行依法封存,并委托法定检测机构进行技术检测,并要求利之星4S店继续加强沟通解决投诉问题。

事件告一段落,但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发酵。

五年官司十七桩,店大欺客惹人嫌

在过去的五年里,利之星把‘店大欺客’这个词展现的淋漓尽致。

五年时间里,西安利之星涉及至少十起因车辆质量问题引发的维权事件;无讼网数据显示:利之星成功立案的诉讼案例有17起,其中包括6份判决书,11份裁定书,所涉及的基本都是民事买卖合同纠纷。

此外,利之星被报道出来的"欺客"事件也不少:

5年 10次事故 17桩官司——利之星展现4S销售模式弊病

2014年6月:利之星销售卷走2000万购车款;2014年10月:已交车的百万奔驰在店内莫名被开走;2014年10月:利之星欠款被客户堵门;2015年11月:利之星暴力保养客户新车;2017年5月:疑似合格证弄虚作假;2018年4月:246万买的奔驰大G半年修5次...

如此多的负面报道,让人们对这家公司的信誉产生了深重的怀疑。

负责人‘厂商一体’

这家公司之所以能如此肆虐,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

西安利之星的法定代表人颜健生,同时也是利星行(中国)汽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利星行贸易(中国)有限公司(他也是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的法定代表人。

而奔驰在国内的120家汽车经销商中,有50家属于利星行,占了将近40%的销售份额。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刘禹策,更是利星行创始人的侄子。

5年 10次事故 17桩官司——利之星展现4S销售模式弊病

‘厂商一体’的独特优势,赋予利星行决定性的话语权,自然能一手遮天。

而这也展示出了目前汽车销售模式的一个典型漏洞:只要4S店愿意,厂商实际上可以被完全屏蔽在正常交易流程之外。

4S店损害厂商利益,经典模式问题多多

目前的汽车销售模式中,客户档案实际上完全掌握在4S店本身手里,且存在严重的重复管理现象。

同时,大部分的信息反馈渠道由4S店本身掌控,厂商缺乏足够的介入渠道。

最后,以季度为单位上交财务报表的模式横行,致使厂商缺乏对市场的即时反应能力。

以利星行为例:2017年,利星行汽车年度营业收入达到801.1亿元,在2018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三。

然而奔驰品牌本身却严重受损:2018年奔驰R级销量狂跌、A级销量骤减、品牌本身也因为事故频繁而成了国内被投诉最多的汽车品牌第二名。

如果不是因为奔驰和利星行存在过于深刻的利益纠葛,它受损的利益只会更多。

5年 10次事故 17桩官司——利之星展现4S销售模式弊病

实际上,奔驰的情况绝非个例。

传统4S店模式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水准,已经严重制约它们的正常发展。

运维成本高、经销效能低、距离客户远等问题,也在影响整个行业存在的根基。

是时候让这个模式告别汽车,迎接新的未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