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還是道歉了,雲閃付存在“隔空盜刷”風險,銀聯閃付被點名。

銀聯還是道歉了,雲閃付存在“隔空盜刷”風險,銀聯閃付被點名。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銀聯銀行卡默認開通閃付功能,存在被盜刷風險。據測試,具有“閃付”功能的銀行卡在消費的時候,不用輸入密碼、不用簽字,只需要將卡片靠近POS機就能迅速完成交易。

銀聯應該是今年 3·15 晚會被點名的企業(品牌)中“咖位“最大的一個,這次被點名的是銀聯的“閃付”功能,晚會上指出了其方便背後,可能存在的風險。首先,該功能為默認開通,不需經過開卡人的同意,而辦理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也未進行相關風險提醒,免密支付的額度為 1000 元,並不算低;其次,使用閃付功能時,卡片與 POS 機的有效距離為 5 釐米,存在“隔空盜刷”的可能性,而目前網上賣買 POS 機的灰色交易並未杜絕,也就是說,理論上存在著,你的卡放在兜裡、包裡,就有被人隔空免密刷走的風險。記者實測後發現,用網上購買的 POS 機與銀行卡相隔 5 釐米,成功地完成了支付。

與其他企業晚會後甚至晚會中就進行回應不同,銀聯的回應顯得有些慢性子。3 月 16 日下午,銀聯在其官博發表聲明,對於晚會報道的“隔空盜刷”進行了相關解釋:

銀聯還是道歉了,雲閃付存在“隔空盜刷”風險,銀聯閃付被點名。

首先,銀聯稱“隔空盜刷”是極少數個案,風險比率為千萬分之二,其次,如果發生類似事件,銀聯也有完善的賠付機制,而對於“默認開通”,銀聯表示這是“行業規則”,並且已經在官網、合約、公眾號繼續寧了先骨幹提示,但“仍有部分用戶未能充分知曉”。

銀聯的態度還是好的,表示將持續改進服務,並且將支持用戶自主關閉,不過,整個聲明只是對於相關問題的解釋,並未提及道歉二字。

而到了 3 月 16 日晚,也許是輿論壓力太大,又或者是上一份聲明沒達到預期的效果,銀聯終於還是鬆了口,對持卡人帶來的不便表示道歉:

銀聯還是道歉了,雲閃付存在“隔空盜刷”風險,銀聯閃付被點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