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欺短 富不凌貧

天賢一人,以誨眾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長,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濟眾人之困,而世反挾所有,以凌人之貧。真天之戮民哉!……...摘自《菜根譚》

譯文:

“上天給予一個人聰明才智,是要讓他來教誨眾人不再愚昧,沒想到世間的一些聰明人卻賣弄自己的才華,以暴露別人的短處;上天給予一個人財富,是讓他幫助眾人解除困難,沒想到世間的有錢人卻依仗自己的財富,來欺凌貧窮的人。這兩種人真是上天的罪人啊!”

長不欺短    富不凌貧

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莊子曾經講過一個吳王射猿的故事,很有幾分啟示。吳國國王帶著一班人馬泛舟長江遊玩,之後又登上獼猴山參觀。獼猴們一見大隊人馬來臨,氣勢洶洶紛紛嚇得棄樹逃竄,躲入荊棘叢中再也不敢露面。有隻老猴卻與眾不同,不但不逃,反而在樹上時而抓耳撓腮做鬼臉,時而單臂吊在樹上盪鞦韆。不慌不忙,人圍得越多,它上跳下竄得越歡;大搖大擺,無視吳王的君權威嚴,它從容不迫地翻身越過一個個樹枝,靈活地跳來跳去,在吳王面前展示它高超的本領。吳王用箭射它,它也巧妙地騰身避過一枝枝飛來的利箭。吳王於是召集身邊所有打獵的人,一起發箭,猴子終於躲避不及,抱樹而死。

故事中的猴子很聰明,也很靈活,但是它卻倚仗自己的敏捷而不把吳王放在眼裡,以至於付出生命的代價。可見,恃才要不得!正如道德經所警示世人的道理:“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學問高時意氣平,人生活在社會上必須要有“空杯”的心態。只有將自己的姿態放低,才能從別人那裡學到知識、智慧。相反,如果不管什麼時候都鋒芒畢露,不但自己的才學無法長進,修養無法提升,反而給自己招來災禍。

驕傲自滿是一個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往往是人們自己親手挖掘的。人有才智而不知收斂,結果與愚人無異,弄不好還正應了“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俗語,給自己造成困境。為人還是謙虛些好,恃才不可傲物,為富亦不能不仁。

石崇王愷比富,是西晉時期的一個歷史事件。晉武帝統一全國後,志滿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裡。在他帶頭提倡下,朝廷裡的大臣把擺闊氣當作體面的事。在京都洛陽,當時有二個出名的大富豪:一個是擔任散騎常侍之職的石崇,另一個是晉武帝舅父,國舅爺+後將軍的王愷。石崇王愷相互攀比財富奢侈程度,令人張目!

長不欺短    富不凌貧

酥胸斜抱天邊月,玉手輕彈水面冰。

石崇家中美女無數,每次請客宴飲,便有美人勸酒;客人若不乾杯,立刻斬殺陪酒美女。一次丞相王導和大將軍王敦到石崇家赴宴,素不善飲的王導怕美人被殺,便勉強飲酒,直到大醉。輪到王敦喝酒,他卻故意推辭,石崇便真的連殺三個美人。

晉武帝是王愷的外甥,經常幫助王愷。武帝曾經送給舅舅王愷一枝二尺多高的珊瑚樹。王愷拿來珊瑚樹給石崇看,石崇卻拿鐵如意打碎了它。王愷極為惋惜,石崇說:“不必遺憾,現在就奉還。”於是令左右拿出家中全部珊瑚,王愷看見其中一枝珊瑚樹有三四尺高,枝繁葉茂,光彩奪目,頓時惘然

若失。

王愷曾用餳糖(麥芽糖也就是糖稀)和乾飯擦鍋,石崇則用蠟燭燒火做飯。王愷用赤石脂(一種名貴的中藥)塗刷牆壁,石崇用花椒和泥。王愷常為三件事敵不過石崇而遺憾:一:石崇給客人做豆粥速度極快;二:冬天可以吃上韭齏這種菜(用韭根等製成);三:石家的牛外形體力均不如王家牛,但速度奇快。後來石崇的衛隊長告訴王愷說:“豆未最難煮爛,所以事先煮好,待客人來後加進白粥裡就可以了;把韭菜根切碎,攙土麥苗就成了韭齏。”一個偶然的機會,石崇的車伕也告訴王愷:“您的牛本來跑得不慢,我駕牛車時讓車的重心偏向一根橫木,這樣另側的車輪和地面的摩擦減輕,車子便跑得快。”王愷仿效行之,都勝過石崇。石崇調查出事實真相,便將洩密者全都殺死。

石崇的寵奴綠珠極為美豔,又善吹笛。被當時勢利正盛的寵臣孫秀聞知看中,派人向石崇討求。石崇不肯孫秀於是矯詔,羅織了一些子烏有的罪名逮捕虐殺了石崇。

長不欺短    富不凌貧

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

晉朝的石崇就是因為為富不仁、暴殄天物,遭人嫉妒、憎恨,而給自己帶來禍患。家財萬貫而為人刻薄寡恩,就會陷入終日鉤心鬥角、與人爭利的苦海中,完全喪失生活樂趣,喪失周圍的親友,到頭

來落得個孤立無援空虛寂寞,甚至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只有心存善念,才能風波不起只有廣施善行,才能天下太平既而讓自己善始善終。

聰明是人們成就事業的內在要求,財富是人們做事的經濟基礎。上天賜予人聰明才智,是讓人教化別人去除愚昧,而不是賣弄才華,得人之短;上天給予人錢財,是讓人扶貧濟困,而不是仗勢欺人,鋪張浪費。所以,富貴不足炫耀,才智不可仗恃,只有寬厚仁慈、謙虛低調才是智慧的處世之道。

立身要有自知之明,不恃才傲物,謙虛低調;為富不要攀比,不炫耀,仗義疏財,扶困濟危才是王道。否則,才能和富貴給人帶來的不僅不是好處,還有可能會是災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