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體質”的盒馬鮮生,為何能領跑新零售?

“網紅體質”的盒馬鮮生,為何能領跑新零售?

​盒馬鮮生自誕生以來彷彿就自帶“網紅體質”,從2016年初開出第一家店到目前不僅“紅”遍了中國,而且已經“紅”出了國門。其銷售模式不僅被業內人士所效仿更受到日本、美國等零售同行的關注。

2017年8月,盒馬鮮生被《哈佛商業評論》評為年度新零售TOP10,儼然已經成了新零售的代言人。那麼,盒馬鮮生為什麼能領跑新零售呢?

全新的購物體驗

盒馬鮮生摒棄傳統的經營模式,將零售+餐飲集為一身。有人評價盒馬鮮生既不是超市,又不是便利店,更不是餐飲店也不是菜市場,但它卻具備以上這些場景的所有功能。同時,盒馬還採取“生熟聯動”的模式。無論是當季的俄羅斯帝王蟹、波士頓龍蝦,還是本土的潛江清水小龍蝦、科爾沁牛排,消費者都可以在盒馬一站式購買。而對於那些不常做飯又想吃生猛海鮮的顧客,無論是鹽焗還是清蒸,只要顧客選擇自己喜歡的加工方式,稍候就可以品嚐到最新鮮的生猛海鮮。而這些全新的購物體驗,都是傳統超市無法企及的。

盒馬鮮生以“吃”為核心,為用戶打造完美的購物體驗,真正做到了它所提倡的“新鮮每一刻,所想即所得,讓吃變成一種娛樂,一站式購齊”的理念,為顧客帶來全新的購物體驗。

“網紅體質”的盒馬鮮生,為何能領跑新零售?

​商品種類繁多

商品品類上,盒馬售賣了103個國家超過3000多種商品,其中80%是食品,生鮮產品佔到20%,未來將提升到30%。店內零售區域主要分為肉類、水產、蔬果、南北乾貨,米麵油糧、休閒食品、菸酒、飲料、烘培、冷藏冷凍、熟食、燒烤以及日式料理等各區。

2016年更是與上海光明達成合作,光明食品集團的乳製品,肉製品、有機米、海獅油、農場蔬菜水果、意大利橄欖油、英國維多麥等國際國內品牌食品也逐步加入盒馬鮮生線上線下銷售平臺,進一步擴充SKU。

同時,作為精品超市,各個細節無不體現優良品質,譬如,生鮮商品如果蔬均統一包裝、無散裝售賣不支持揀選,提供淨菜等契合現代都市人快節奏生活的高溢價產品種類。

線上+線下二者聯動

除了開展線下業務門店,盒馬還在線上創建了盒馬APP。APP分為盒馬外賣與盒馬鮮生兩個模塊。盒馬外賣主打專業餐飲外賣,盒馬鮮生主打生鮮配送。生鮮是盒馬的主打特色產品,生鮮佔比大幅高於傳統超市,生鮮區域面積在一半左右,品類齊全。也有一些其他菜品,休閒食品和日用品佔比較少。盒馬外賣區別於傳統的外賣形態,將外賣定位為專業外賣服務。

並通過電子價籤等新技術手段,保證線上與線下同品同價。盒馬通過門店自動化物流設備進一步提高了分揀效率,保證配送範圍內的顧客可以通過APP下單後30分鐘收到商品。對於蔬果等外送生鮮,盒馬均由店員從店內的銷售櫃檯上選取,保證新鮮度為第一,選購的商品統一在後倉的打包車間進行打包,不會對門店消費區域進行干擾,更不會影響門店客戶的線下體驗。

“網紅體質”的盒馬鮮生,為何能領跑新零售?

​打造會員消費閉環

盒馬鮮生為了培養用戶移動支付的習慣,將盒馬APP作為門店惟一的支付入口。消費者要想完成支付必須下載並註冊盒馬APP的會員,這樣才能使用支付寶賬戶支付。從這個意義上講,盒馬相當於是支付寶的會員體驗店,通過這種較為強硬的方式引導非現金支付,從而依託盒馬APP建立起完善的用戶體系,為用戶進行畫像。盒馬APP聚合了一般會員卡的篩選用戶、准入、支付和綁定用戶等功能,將線下流量強行導流到線上。這樣不僅利於培養用戶使用盒馬APP和支付寶的習慣,而且可以掌握用戶數據,針對喜好和消費習慣進行精準營銷。

此外,相較於傳統超市的目標客戶群,盒馬的客戶定位更接近於年輕人這一電商消費主體。目前消費者80%是80後、90後這批“互聯網原著民”,這群目標客戶既有龐大的數量,又有特殊的消費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80後人數高達2.28億,90後人數高達1.74億。作為在成長環境優越、物質財富豐富年代生活的年輕人,他們更關注商品的品質和實際功能,也是促進中國進入新消費時代的中堅力量。

盒馬作為集經濟效益與用戶價值於一體的新零售平臺,體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泛零售業態,彰顯了新零售的獨特魅力。

如今,各種類型的零售企業都加快了轉型的步伐,在不同環節進行創新和價值重塑,新零售背後反映了整個零售市場在新時代、新思路、新技術下的突圍和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