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不知道大家在看一些古裝電視劇,或者古代小說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很多古代的謀士,在給主公出謀劃策的時候,總喜歡說,我有上中下三策。然後說上策是什麼什麼、中策是什麼什麼、下策是什麼什麼。說完之後,再說全憑主公定奪。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每一個謀士都喜歡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呢?他為什麼不直接說他自己心目中預想的計策呢?這其實有一點微妙的道理在裡面,專家後來進行了分析,講解時說:這就是包裝!你看看謀士,他在古代的地位是什麼?

其實,古代的謀士就相當於現代的參謀,而他主要的作用就是提出一些可以供領導參考的建議,而不是直接幫領導作出決策。如果他幫領導作出決策的話,那麼就有一點越位的嫌疑了。這放在古代可就是一種大不敬的罪,遇到不好的主公可能還會把你給殺掉,比如楊修之死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還有一點比較有意思,那就是古代謀士,提到三策或者三三策以上的策略。主要是為了表現自己考慮比較周全,因為他其實心裡也有數,最終能夠起作用的計策只有一個。而他別的計策都是為了那一個計策做陪襯和鋪墊的。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所以,很多謀士為了凸顯那一個計策的周全,所以故意還要弄一些不完美的計策,讓主公去選擇,說不定還可以落得一個“英雄所見略同”的美名,也同時成全了主公的決策智慧與英明和判斷。當然這也取決於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因為在有的情況下,上策並不見得就是最好的計策。因為上策往往會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去運作,每一個計策都有弊端和好處。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古代南北朝時期,就有著名一個故事,劉裕攻打南燕國的時候,南燕國的君臣,面對劉裕的部隊,就必須要想一些對抗的計策。其中就有一個臣子提出了三策:上策是主動出擊,抄其後路,斷其糧道,亂其軍心,最終將敵人一舉擊潰。

中策則是固守,高城深池以拒之,跟對手拼補給,拼消耗,打持久戰。而下策就是撤退放一個空城給敵人,然後組織起所有的部隊進行一波反撲和決戰。最後歷史上這位皇帝是選擇的下策。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這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上策雖然看起來效率最高,戰果最好。但是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南燕國皇帝沒有那麼多的騎兵進行突襲,時間上也來不及。中策也不錯,但是中策要拼強大的消耗能力,要知道當時劉裕的部隊是有一個大國供給的,而這個南燕國只是個小國,這樣的消耗是拼不過大國的。

古代謀士提建議時為何總說,我有上中下三策?專家:這就叫包裝!


所以最終南燕國只能選擇糾結周圍小國的兵力,集合起來反攻大國,也就是下策了。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做決策的人都會選擇上策,提出計策是謀事的職責,而做出決策則是統帥的職責,而做出決策則是統帥的職責,所以做決策才是最難的。而提出計策只是一個分內的事情,謀事只管自己提計策,不管做決策,所以他可以很容易提出很多計策。真正做決策的就一個人那就是主公。這就是為什麼古代謀士,總喜歡出上中下三策了。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解釋有沒有自己的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