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一、现状透视:课外阅读实施有多难

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如何?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三个案例。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案例一】

一次,笔者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视导活动,在一所农村中心学校本部看到三至六年级的课表上每周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心中很是欣喜。正好当天四年级就有一节,于是便去看了看:

教室里比较安静,学生人人手里捧着一本课外书阅读,语文老师也在前台端坐着看书,真给人一种宁静读书的氛围。笔者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却发现学生读的书可真是五花八门,读书的方式可谓各有千秋。有的学生拿着《少儿画王》或美术书在看,有的津津有味地看着漫画书,有的漫不经心地翻阅着手里的故事书,还有的则做着书上走迷宫或找不同的游戏⋯⋯

[案例二】

朋友的孩子读六年级,成绩一直在班上中等徘徊。有次到朋友家玩,孩子回来后做完了作业,高兴地从书包里拿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朋友看见后很是生气,走过去从孩子手上把书抢了过来。抽出语文书扔在孩子面前。接着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就知道看什么课外书,这样的书能当分数吗?上次语文单元测试只考了7O多分。作业做完了,为什么不抓紧时间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再认真复习复习呢⋯⋯”孩子很是委屈,无可奈何地翻开语文书,十分不情愿地看起来。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案例三】

为深入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笔者在本校随机抽取了不同年级的5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我的课外阅读”的调查,结果显示:59%的学生双休日在家看电视、玩游戏;13%的学生从来不看课外书;47%的学生家长从来没有给孩子买过课外书;每天坚持课外阅读20--30分钟的仅占38%;在喜欢阅读的书籍中,作文类的占9%,故事书、漫画书占78%,而文学类、科普读物的仅占13%;阅读方式上,能摘录好词佳句或写读后感的仅占28%。

从上述三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课外阅读实旋不到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不到保证,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在阅读内容上比较单一,大多局限于教材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一些教辅资料。教师在学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以及阅读评价上还缺乏适当的手段,教学中忽略了课外阅读计划的安排和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课外阅读大多处于“自流”状态。此外,家庭、

学校、社会对于课外阅读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学校缺乏一定的系统规划与管理,图书室形同虚设,图书更新较慢,使用率较低;家长很少和孩子一起阅读并督促孩子阅读,甚至有些家长排斥课外读物。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二、倾听童心:课外阅读价值有多高对于课外阅读,孩子们到底是如何看待的呢?笔者在开展调查时走入孩子们中间,倾听到了他们真正的心声。

生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很喜欢看书,家里也有不少书,可是老师每天布置了很多的作业,根本静不下来看其他的课外书。

如果能多留点时间让我们看书就好啦!

生2:我有许许多多的图书,每天做完作业后,都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读。读书让我感受到很多的乐趣,也收获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生3:我最喜欢读一些故事书,里面的情节特别吸引人。可爸爸妈妈并不太支持我,在他们眼中,这些故事书与考试无关,看多了会影响成绩,只有《优秀作文选》

之类的才算是好课外书。其实,看课外书对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生4:爸爸妈妈还是比较支持我读课外书的,每个月总会给我买几本图书,但是有些书读起来感觉很深奥。我不太喜欢看,对他们说了多次也不管用。

生5:读课外书,有助于语文学习。我们老师每个星期都会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我们阅读或交流阅读心得,同学别提有多开心了,都盼着上阅读课。

孩子们的话语是那么的纯真,却足以令教师、家长不得不深思:课外阅读的价值何在?著名儿童作家祁智在《阅读的价值》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种一棵树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一张桌子,可以种一棵树。但是,.如果种一棵树只是为了打一张桌子,就忽视、蔑视了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当然可以是一张桌子。但是,同时它可以不使水土流失;是一道好风景;是一片浓荫,可以让人遮阳避暑;可以让孩子玩耍;可以拴一根长长的线,让风筝在天上飞;可以让鸟鸣唱、筑巢;可以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可以千秋万代傲立,成为沧海桑田的见证。。。。这就是种一棵树的价值。阅读就是种树。阅读的价值就是一棵树的价值。

因而,笔者是这样定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以自由为原则,以快乐为宗旨,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点燃童真童趣,品味一种纯粹的、审美的愉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回归精神家园,享受童年阅读的幸福。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回归童心:破译课外阅读的密码

三、顺心而为:课外阅读开展也精彩

基于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以及价值的定位,笔者以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致力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以期达到课标规定,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图书漂流,为课外阅读引入“活水”笔者在班级设立“漂流角”,每位同学拿出一本自己钟爱的图书投放在里面,并在书里附上自己设计制作的漂流卡,内容包括书名、班级、姓名、漂流时间及推荐理由或阅读感言。在简单的“放漂”仪式上,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图书漂流”的宗旨和规则:学生各自在“漂流角”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利用l~2周的时间读完,在漂流卡上做好记录,继续把图书“放漂”并重新选择阅读新的图书⋯⋯如此,每个学生只要拿出一本图书,就可陆续读到几十本图书,且不受时间、经济等因素的限制,真正实现“图书在手中漂流,心灵在书中旅行”!

2.内外链接,为课外阅读输入“动力”曾经,笔者和许多教师一样顾虑重重,生怕因为开展课外阅读影响教学成绩。在开展此项研究后,不再过分钟情教材阅读,而是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寻找文本阅读与课外阅读的链接点,适时向学生拓展课外读物,从而提高课外阅读的时实效。如在教学苏教版《负荆请罪》前,安排学生阅读故事《将相和》,使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进程、结局,这样就能把握和体会剧本的人物语言、心理。在课内教学时,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描写各个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领悟课文的精髓。

3.师生共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指导”笔者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

每个月确定1本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师生共读”过程中,孩子或老师遇到自己喜欢的语段,可以朗声而读;读完之后,开一个读书座谈会,和学生一起聊一聊书的内容以及读后的感受。长此以往,师生互动阅读,书香氛围必然会

日益浓厚。

4.亲子阅读,为课外阅读赢得“外援”

笔者倡导课外阅读由学校走入家庭,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引领孩子走进书的世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感受到家庭的温馨、重视。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作适当的指导,建议家庭每天安排固定的20或3O分钟时间进行亲子阅读,方法上可以采取家长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孩子喜爱的书,引导孩子听和看;也可以家庭成员各自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安静地阅读。每两个月在班上开展一次“优秀阅读家庭”评选活动,表彰在亲子阅读中表现突出的家庭,大大促进了家庭阅读的开展。

5.动态评价,为课外阅读增添“欢悦”

阅读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动态过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衡量其功效,笔者采用“阅读储蓄卡”的方式,以学期为单位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当然,阅读不能缺少评价。学生渴求读有所获。但更希望自己的阅读成果能够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同与赞许,获得阅读的成功体验。在日常阅读过程中,笔者坚持“以读促说,以说促写”的原则,举办口语交际、演讲、辩论、

读书报告会、读书沙龙、争当故事大王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阅读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同时采取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班级每月一次开展“读书之星”评比,期末组织“读书小博士”评比,让学生在评比中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

很喜欢一首《阅读,终生的承诺》“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编辑:大咖绘本馆刘老师) 加盟热线:0951-76372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