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高級技工人才那麼短缺而學生不願報考專為培養中高級技工人才的高職院校?

生活論壇二三事


2019年國務院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第一句話就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第一次把職業教育提高到普通教育同等地位。這也從側面說明,在以前無論是官方還是普通百姓想法中,職業教育確實地位不高。

中高級技工缺失是結構性缺失。

截至2018年8月我國有大專院校1388所,但是數量多卻不能掩飾培養質量不高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專生源質量不高。眾所周知,一是廣大家長思想觀念中都認為是讀高職大專低人一等。二是一般考不上本科的才會去大專院校。所以長期以來高職大專生源質量良莠不齊、普遍較低。

職業教育不受重視。

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不高,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投入不高。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中等職業教育生均投入13272.66元,而高等普通教育為20298.63元。高等普通教育裡面還包括了本科和高職大專。眾所周知,本科院校獲得的各級經費一般是超過高職大專的。比如2018年清華大學一般公共預算超過200億元。教育部75所直屬高校,有七個過白億元。對比一下,高職大專獲得的投入是不可相提並論的。

校企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除了前文所屬,高職大專教育獲得投入較低外、導致整體社會認知差、職業教育生源質量一般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校企合作水平較低,導致培養學生質量不高。眾所周知,高質量的技術型人才僅僅靠學校是不行的,必須要有高質量的企業參與到職業教育過程中。只有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所以當前的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意願不強,除了合作體制機制不健全流暢外,還有就是校企合作給企業帶來不了什麼實質性利益。所以職業教育改革,校企合作突破要從健全機制、鼓勵扶持企業合作入手,從課程設置、培訓體系等深入參與職業教育,才有可能培養出真正的大國工匠。


小海教育視點


一,很多家長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職業教育學院這些年高速發展,師資、硬件都已經上了高速鐵道!二,有句話說得好,人一生最難的是認識自己!過度教育的慣性思維使得我們無法認清自我!三,前些年職業教育缺乏新生民辦力量的介入,競爭弱,導致人們形成了不好的印象!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國家與社會都在投入巨大的力量推動職業教育!今非昔比……重要的是,也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幾年及未來十年,職業教育的學生已經成為各企事業單位的搶手人才!這是社會有目共睹……恰恰與大學生形成了反差!為什麼?務實、勤奮、接地氣、高效、進入崗位的節奏快而強!

下面是關於職業教育的最新新聞,看完你就會知道其發展現狀!

4月5日訊,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中提到,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

“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高職招生做出部署。

在2019年中,職業教育是從國務院、教育部到地方教委的工作重點。2月13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為《方案》),對職業教育改革提出目標要求以及具體指標。隨後,多部門還陸續推出了與職業教育相關的各項文件。






陳天哲


作為一名職業院校的老師,非常深刻地體會到職業院校的尷尬地位和現狀。

一、“學而優則仕”的觀念影響根深蒂固。

小學和初中是義務教育,中考是選拔性考試,也起著分流的作用。99%的家長和學生為中考後的學習規劃是這樣的:普通高中→大學本科→研究生(碩博)→科研機構/事業編單位/行政編單位。而普通高中的錄取分也是最高的,如果沒有被普通高中錄取,在以前家長會花費大量資金“買分”,有的普通高中明碼標價,以“擇校費”的名義“賣分”錄取沒達到分數線的學生,或者劃分檔次每檔多少錢,或者每差一分多少錢。目前已經明令禁止“買分賣分”,家長另闢蹊徑,送孩子去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當然也是按照分數差距繳納額外的費用。千方百計讓孩子去普通高中的目的只有一個:可以參加夏季高考,考大學,畢業之後考事業編考公務員。

二、職業教育的“名聲”不好。

在很多人眼裡,職業院校是培養“幹活的”,是“賣力氣的”,是不如大學裡的孩子有出息的。即使不去職業院校,也能去企業“幹活”“賣力氣”,因此職業院校是浪費時間和學費的地方。職業院校在這種社會氛圍中,是很難吸引和招收優質生源的,生源質量不高,培養難度增大,育人質量達不到預期,導致更難吸引和招收優質生源,逐漸陷入“惡性循環”中。

從中考的分流可以看出,學生在報志願時,第一志願是重點的普通高中,第二志願是一般的普通高中,最後的志願才是職業學校。現在部分地區的中考志願時分類的“普通高中類”和“職業學校類”,有的學生儘管成績不是太好,也不填寫“職業學校類”,顯示自己寧可無學可上也不去“職業學校”的決心。這樣導致中等職業學校不得不降低錄取分數才能完成招生任務,有的中職學校將錄取分降到180分(滿分770分),甚至備註“180分以下的學生單獨去學校報名”,基本是無條件錄取。還有中職學校為了完成招生任務,不得不專門委派“招生教師”去初中學校“做工作”,許諾每送去一名學生,“獎勵”班主任多少錢。這樣一來,有些違法師德師風的教師就開始做小動作,導致職業學校的名聲越來越差,甚至被妖魔化成“差生集中營”。

當然,也有不少優質中職學校和高職學院在實踐教學、學生管理、校企合作、招生就業方面做得比較不錯,逐步進入正規化、科學化的發展軌道。但是從整體來講,這樣的優質學校所佔比例偏低,很難大幅度提升職業教育體系的吸引力、影響力和美譽度。

我所在的學校招生一直非常理想,分數線比較高,每年也有大批普通高中的學生來借讀。但是,這是“春季高考”的吸引力,因為學生可以通過“春季高考”(高職高考)考取本省的職業院校和應用型大學,尤其是基礎不是太好,夏季高考缺乏競爭力的普通學籍學生,轉學和職業學籍學生競爭本科名額,還是很有潛力的。通過春季高考錄取的學生和夏季高考錄取的學生待遇是一樣的,同樣可以考研究生(專科的也可以專升本)。從實質上講,這不是“職業教育”的吸引力,而是“考大學”的吸引力。以“就業”為主的中職學校因為畢業後直接就業,即使參加春季高考在文化課和專業課上沒多少競爭力,因此招生還是面臨窘迫的現狀。

三、用人單位的招考條件起了不良導向作用。

現在的社會招聘所設置的條件有些片面追求“高學歷”“重點高校”,有的單位直接註明“非985、211高校”不予錄取,在被教育部門明令禁止後,雖然在報名條件中不“明示”,但會在面試中讓“非985、211高校”的應聘者吃“啞巴虧”;有的不顧單位實際和崗位特點,單方面堅持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有的與學歷沒有多少關係的單位或崗位也跟風“非全日制不予錄取,專升本學歷不予錄取,英語六級550分以上”等等不切實際的條件。在這些條件面前,職業院校的學歷和“出身”相形見絀,飽受歧視。儘管專業水平不錯,但是學歷、出身、六級英語等條條框框打壓了職業院校學生的發展,也導致職業院校成為“另類學校”。


Hello翻譯官


雖然中高級技工人才缺少,但是用人單位招聘的時候還是先看你的大學畢業證,首先看是不是985,211,雙一流,其次看是不是重點高校(包括國家重點和省重點),再次看是不是專業排行榜靠前的。你說像這樣的條件在那擺著,還有多少家長和學子會去選擇中高級職業學校呢?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只有從用人單位的領導層面和國家層面的大力扶持,在招聘的時候更看重技能的配套,而不是單純的只看你的學歷是不是重點本科院校等。


十堰智勇高考志願規劃


我不想說的太多。

一,在我國,教育理念需要轉變,制度需要跟上。

二,技工市場有沒有需求?

三,一個浮誇,浮躁的社會究竟有沒有企業靜下心的態度。


含著淚的苦瓜


一句話:工資太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