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小夥在濟南一售樓處交了1萬元後“消失”2年!終於聯繫上!記者幾度被當成“詐騙犯”

近日,

山東商報報道了一起售樓處的“尋人啟事”,

事件回顧點擊

↓↓

(緊急尋人!誰認識這個人?身份證372925開頭!手機號成空號)

兩年前,

90後小夥張先生

在濟南天橋區一售樓處交了一萬元意向金,

但之後,

這位張先生卻“杳無音信”,

既沒有前來購房,也沒有要求退款。

售樓處意欲退款,卻遲遲尋不到人。

幾經周折,

記者終於找到了張先生。

張先生說,

因為自己的情況不符合“限購政策”,

所以才放棄了購房,

但以為意向金是不能退的。

所有就沒有再找售樓處。

當記者找到他時,

他以為記者是“騙人”的

他甚至以為這種事

是以“退款名義”的新型詐騙。

即使這樣記者也並未放棄

多次電話溝通

反覆跟他說明自己身份

這個小夥子才終於聯繫了售樓處

目前,張先生已和該售樓處達成協議,

將盡快拿回自己的一萬元。

交了萬元意向金

兩年多卻杳無音信

4月11日,本報報道了一則“售樓處欲退還萬元意向金,張先生你在哪?”的啟示,2016年9月,張先生在濟南市天橋區的一家售樓處交了1萬元意向金,但截至眼前,張先生並未前來購房,也沒有要求退款,甚至連當時預留的手機號碼也變成了空號,看著張先生的身份證號碼,售樓處的王女士犯了愁,怎麼才能找到張先生,把錢退給他?

王女士說,這一萬元一直“躺”在公司的賬戶上,總讓人心裡不踏實,“該是誰的錢就是誰的錢,我們必須要想辦法找到他。”王女士說,可茫茫人海只憑著一個身份證號找人,猶如大海撈針,“這個事我們商量了很多次,確實不知道該怎麼辦。”

“錢要是少點也許能忘,但一萬元畢竟不是個小數。”王女士記得,2016年,張先生所中意的樓盤還在建設中,處於預售階段。按照規定,只有交納意向金的潛在客戶才可在開盤時前來搖號,選房。“但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當時的施工進程稍有改變。”王女士說,”而且我們打算把樓層建高一些,所以開盤時間也跟著有所延遲。”王女士表示,當時他們已通知所有繳納意向金的客戶,可選擇前來退款也可以選擇繼續等待,大部分的人選擇了退款,“但張先生卻很堅定地表示,他想再等一等,看看開盤時的情況。”

時間很快轉到了2017年5月,樓盤正式開售,繳納意向金的人紛紛前來購房,可一段時間過去,售樓處工作人員發現,這位交了一萬元意向金的張先生卻不見蹤跡。電腦系統中的登記信息也赫然表明,他一直沒有前來購房,也沒有要求退款,但時間卻已經過去很久了。

經過本報努力

終聯繫到張先生本人

“我們就開始給他打電話。”王女士說,令她詫異的是電話那方傳來的竟然是“對不起,您撥打的電話是空號,請您查證後再撥。”屢次重試後,王女士和同事們犯了愁。王女士說,雖然當時簽署的認籌協議上只有張先生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接待張先生的置業顧問也留了他的微信號,“可恰好不巧的是他不久後辦理了離職手續,將原來工作中的客戶微信都一一刪除了。”

王女士說,每次看到電腦中,未購房的只有張先生的信息孤零零掛在屏幕上,她都在想,“雖然我們聯繫不到他,但是他可以聯繫我們啊,售樓處的位置一直未曾改變。”為此,王女士曾嘗試通過多種辦法試圖聯繫張先生,但一無所獲。

4月9日記者瞭解到該情況後不斷尋找張先生,根據張先生的身份證信息記者瞭解到,張先生,山東菏澤單縣人,生於1991年,隨後記者從菏澤公安戶籍科處獲悉,該男子為菏澤單縣張集鎮人。通過多日不懈地溝通聯繫,終於在4月15日記者聯繫到了張先生本人。

“我覺得有點不可置信。”瞭解到售樓處欲退還兩年前的意向金時,張先生說自己有些“恍惚”。回憶下,張先生說2016年時他確實很想在濟南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我好像在好幾家售樓處都曾交過意向金,但我不知道意向金是可以退的。”

雙方達成統一意見

將盡快申請退款

說起自己放棄購房的原因,張先生表示,因為限購政策,他沒有交滿三年的社保,所以暫不能購房,“加上我在另外一家售樓處搖號時有些問題,所以對買房的事就心灰意冷了。”張先生說,本來他和父母都定居在北京,後來因為工作變動,才回到了濟南,因此才將原來的手機號註銷掉了。

今天下午,張先生來到了該售樓處,雙方就退款問題進行洽談。王女士表示,因為當時交給張先生的相關材料,如收據、認籌單等,張先生都已遺失,“所以我們需要他先寫一個遺失聲明。”王女士說,只要張先生有時間,可隨時拿著身份證、銀行卡、退款申請等相關材料來到售樓處辦理退款,“我們會反饋給公司,儘快退款。”王女士告訴記者,能聯繫到張先生,“我們終於能鬆口氣了,謝謝你們。”

如今從事汽配行業的張先生說,直到今日自己還沒有買房,接到這一通電話時,他曾以為是詐騙,直至來到售樓處驗證了這件事後,他滿腹疑雲的心才豁然開朗。對此,張先生致電本報表示感謝,“剛接到電話的時候,我都沒相信,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也許很快,張先生未退款的信息終於可以從該售樓處的電腦中撤下,對此,本報將持續關注。

在聯繫小夥的過程中

他很是謹慎,

幾度把記者當成騙“騙子”

他直接拒絕

記者說和他見一面

他也拒絕

給他售樓處王女士的電話

讓他自己聯繫

他也不要

擔心記者和王女士是詐騙同夥

堅持要售樓處的固定電話……

最終驗證完這件事是真的

小夥子昨晚10點給記者打來電話:

真是太感謝了

我到現在才相信這事是真的

太神奇了!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 孫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