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珠璣巷,廣東省南雄市縣城北,位於古代南粵與北方的交通要道上,用鵝卵石砌成路面的古驛道由北向南,穿巷而過。古時北方官民南遷,多在此居住後,再移居南粵。珠璣巷,是古代中原人拓展嶺南的中轉站,是珠江三角洲廣府人的發祥地,也是海外千百萬華僑的祖居。隨後南遷後裔開枝散葉如今在珠三角和海外的珠璣巷後裔,總數大約有4000多萬人。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有一支封氏族人在北宋時就已定居於珠璣下羅田村,又據記載是保昌(南雄舊稱)封坑,其何時由何地遷入尚有待考證。在北宋政和年間,封氏後人封東琚兄弟三人南遷,封東琚居東莞。其餘兩兄弟分別遷往新會和廣州。原珠璣巷下羅田封氏大概從北宋開始南遷至300多年前的明代全部遷出南雄。遷往新會和廣州的兩支和其它時期南遷部分因為年代久遠,歷史動盪,線索分散零星,有待考證尋訪,這裡主要記述東莞一支的源流。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封東琚之子朝奉大夫封德清遷居寮步石埗。在陳璉《琴軒集·宋朝奉封公墓碣銘》中雖然記載封朝奉之父是最早來東莞的,但由於其生卒不詳,沒有史料記載其生平,所以現在東莞封氏後人都以封朝奉為可查一世祖。但據近年的考古發掘證實其父名封東琚,東莞封氏就可考世系就又增加一世,改尊封東琚為一世祖,封德清為二世祖。大概這就是家族追本溯源的魅力所在吧。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珠璣巷封氏的祖屋。明朝時最後一批南遷封氏先祖將她賣於廖姓。當地村民家譜對此有明確記載。

封氏在東莞寮步落籍幾個世紀,歷經興衰榮辱,至今已傳30餘世。封朝奉搬來寮步石埗村的具體時間也無法確定。在《石步村志》的記載中,只有一個北宋政和年間的大概時間,發展到明代可以說是東莞封氏的一個鼎盛時期,在當地是人口最多,最富有的宗族,據《民國·東莞縣誌》記載,封肖瑜,石埗村封家莊人,是明代萬曆年間人,以商起家,與茶山劉孔武同時被稱為“四大銀王”之一。他常到北京為皇宮採辦珍珠寶物,獲利無數。辦了數年之久,皇宮累計欠他十萬兩之多,討了多次,太監就是不給。太監說:“主上沒有給錢,我怎麼給你?”肖瑜笑著說:“哪有天子欠債不還的道理,是你們吞沒了罷?”隔了一日,那太監拿著一幅黃綾給封肖瑜,上面寫著:當今皇帝欠東莞封肖瑜銀十萬兩。並蓋有皇帝的玉璽。他遂不敢再問。那幅黃綾,到清朝乾隆時,他的後人還保存著,後因雨水所積而黴爛了。當時封氏居住地稱為封家莊,以前沒有100萬銀元是不能稱“莊”的,正所謂能稱“莊”的肯定是員外,是員外不一定能稱“莊”。東莞封氏當年的興盛可見一斑。隨著歷史變遷,現在石步封氏不足百人,大部人族人已散居至東莞各鄉鎮和廣州,佛山,清遠,韶關,南雄,深圳,湖南江華,香港,海外各地,因為過於分散暫時無法統計總體人丁數量。但珠璣巷封氏後裔正在做蒐集發掘整理本支系資料重修族譜和修建宗祠的工作,相信通過努力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脈絡一定會越來越清晰,各項宗族事務會更完善,重現當年的輝煌。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歷史變遷,城市發展,南雄封氏已散居於城內各地,生活了100多年的老屋已人去樓空,靜靜地佇立在賓陽門外


東莞封氏回遷南雄支系簡介

清光緒年間,東莞封氏二十三世翰廷翁北上祖地南雄創業,落籍賓陽門外,開設“封廣隆”字號,經營海味雜貨,經營有道,後還開設餅食, “封廣隆”除在南雄城鄉很受好評外,一直影響到贛南,閩西。封家在南雄有一定知名度,老南雄一說起封氏就知道賓陽門封屋,老一輩在經營待人方面樹立了良好的典範。南雄封氏由翰廷翁起三代沒分家,四代同堂,同眾四十多人食飯,相處和睦,後由雄富公一代分家,開設三間字號,分別為“封廣隆老店”、“富泰”“湘記”,三間店生意興隆,後來由於北伐戰爭,二店相繼倒閉,只留下“湘記”,其餘各自謀生,後來由於社會動盪,負債過多,難以為繼,“湘記”於民國二十六年結業,由雄福翁自創“封廣隆慶記”,分十年還清“湘記”所欠債務。一直到解放,1956年公私合營,全部歸集體所有,一百多年的“封廣隆”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而後世的南雄封氏傳人繼承和發揚了先輩艱苦創業,開拓奮鬥的優良傳統,良好的做人品德,在各自己的行業取得很好的成績,沒有辜負先人的期望。

封氏聚居地•支系/廣東封氏珠璣巷後裔支系

當年“封廣隆”三間字 號,只留下了“湘記”招牌,為南雄封氏後人所珍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