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炒菜我收钱,餐饮合伙创业比借钱不还更能翻脸

我在某快餐连锁加盟品牌总部做过将近两年的时间,期间有很多加盟店都是以合伙的形式存在,所以也见证了部分店铺从合伙创业,到最终的分道扬镳的纠结过程。即使大部分人前期都明白“合伙的买卖不好做”,但不经历,永远不知道其间的矛盾和纠缠不清,在没有利益的前提下,高估了相互之间的包容和信任。

你炒菜我收钱,餐饮合伙创业比借钱不还更能翻脸

如果相信绝对的平等,那就不要合伙了。

大部分人选择合伙创业,源于没有充足的投入资金,以及没有充分的风险应对能力,所以合伙是个非常理想的途径。小王和小孙就是这样开始创业的。

合伙开店的想法是小王提出来的,他通过朋友圈,发现项目不错,随后和小孙一拍即合。小孙之前做过厨师,对后厨相对比较了解。于是,两人按照各50%的投资比例进行合伙,小王负责前厅,小孙负责后厨,然后再招聘两名服务员,一名帮厨,一名服务员,四人的结构算是较为合理的人力配置。

因为整体的想法是小王提出的,也鉴于两人的性格,从装修到开业,大部分事宜都是小王在一手操作,装修期间小王找我吐槽,说没想到做这么个小店,事情那么多,太累了。我问他,你俩没有具体的分工吗?比如装修期间一人负责装修事宜,一人负责后厨设备的购置等,双方共同协作。但是小王叹口气说,现在小孙的状态就是等店都弄好了他后厨炒菜就行了,再说,我有时安排些事情,他根本办不好。

小王的交际能力不错,做事能力也相对较好,于是小孙便对小王有了很大的依赖性,当然也不排除小王的控制欲。在经过我和小王若干次的交流,安慰、引导、鼓气成了一个月内的主要话题,店面开起来,皆大欢喜。

但是没出半年,两人的矛盾渐显,主要是因为小王几乎总揽了店铺运行中的所有事情,而小孙仅仅是作为一名厨师的作用存在,出现什么事情都推诿到小王身上。

于是在每个月的分红上,小王觉得不平衡。虽然投资额每人都是一样的,但是店里我付出的多,所以分红也应该多得一点。但是小孙也不甘,我是有技术的,而且分红比例也是之前说好了的。

所以两人的矛盾由此一点一点积蓄,最终爆发闹到不可开交,多年关系的朋友,形同陌路。

你炒菜我收钱,餐饮合伙创业比借钱不还更能翻脸

出了钱,要么去管事,要么别管事

小董一直想做餐饮,自己去餐馆里工作了将近半年,终于“学成归来”,伙同两个很好的朋友一起开店。我曾经问他为什么选这两个人,他说,一是多年的朋友,二是一人有关系,店铺做起来后可以扩大业务,另外一人是厨师,后厨有人负责。

但是矛盾从装修就开始显现。

我曾经在小董装修的时候去看过他的店铺,现场只有两个工人在走电路,小董则一身灰尘地在厨房拿着电镐挖地槽。我问你那两个合伙人呢?小董说,一人还有自己的业务,出差外地了;另外一人家里亲戚住院,陪床了。

我又问他,那找的装修公司的人呢?小董说,有些地方咱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了,省钱不是?

结果等到开业三个月后,小董那边已经是人心涣散。

主要原因在于,三个人共同投资,三个人又都想掌控话语权和财权,而在日常事务的执行上,又做不到亲力亲为,都想做甩手掌柜。小董较为踏实肯干,所以吃住都在店里,一心扑在店铺经营上,但是营业收入颇为不理想,另外两人以“小董发起并加盟的这个店”,开始埋怨小董。

最后,三名创业者其中一人已忙于自己另一摊事业,而厨师作为每日的采购者,开始从采购款里偷偷揩油水。

从义到利,能够反映出很多的人性和现实。即使亲兄弟,做不到包容和信任,涉及到利益也会反目成仇。虽然合伙创业表面上弥补了资金短缺,做到了优势互补,但是在创业过程中仍然是一个绊脚石。希望更多的合伙创业者,既然选择创业,那么就要更加理性、更加包容、更加信任地去合作,不要因为原本满怀激情的事业,最终连情谊都郁郁而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