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北海位於廣西最南端,北部灣東北岸,因市區北面瀕臨海而得名。始建於清康熙初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近代史上,北海被闢為通商口岸,開始了一場文化大交融。縱觀北海的歷史,這裡人文薈萃,凝聚了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誕生了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北海老街。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北海老街一般是指中山路和珠海路,這是一條擁有將近兩百年曆史的老街,始建於1821年,歷經變遷最終形成了現在看到的長1.44公里,寬9米的街道,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19世紀末,清朝被迫簽訂不平等《煙臺條約》,北海作為四個通商口岸之一,淪為英、法、德等國的半殖民地,隨後領事館等一批西洋建築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漫步北海老街,當初最早的門樓此時依然豎立在路口,上百年的騎樓建築古色古香,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這種騎樓建築臨街的部分,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也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步行在下面不用擔心颳風下雨,也不懼烈日當空,這種建築風格在中國南方比較常見,尤其是廣西、廣東、海南等地。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騎樓建築很有意思的一點在於在騎樓上部有一個圓形的“天目”,並且分陰、陽,不用說也知道這是源自於中華文化,而天目的作用是給困在深閨的大家閨秀,瞭望外面世界的一個窗口,因此這面牆也被稱為“女兒牆”。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近年來,北海通了高鐵,再加上臨海的地理優勢,這座濱海小城每到節假日都是熱鬧非凡,來北海旅遊的客人大多都會去老街,因為老街不僅有迷人的歷史建築,還有眾多美食等待品嚐,因此在旅遊旺季北海老街都是人擠人。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珠海路曾是北海市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一個挨著一個,有來自蘇杭的綢緞,還有當地魷魚、沙蟲、蝦米、魚乾等幹海貨,以及經營漁網、魚鉤、漁燈、風帆布等漁民用品的店鋪。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隨著時間的推移,珠海路逐漸失去了昔日的繁華,但披上歷史外衣的北海老街卻成了文藝十足的步行街,沿街古老的騎樓和盛放的三角梅,各種美食店鋪和地方特產小店散發著北海味道。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北海是個海港城市,豐富的海岸資源,也讓這裡的珍珠養殖業特別發達,老街的珍珠店一間挨著一間,大小各異的珍珠,款式多種多樣,很受遊客的歡迎。

廣西這座濱海城市,被稱為“南珠之鄉”,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據說,中國人之所以成為翡翠及珍珠消費大國,皆是因為慈禧,慈禧愛美,不僅把珍珠做為裝飾物,還把珍珠研磨成粉用來美容養顏,因此民間也紛紛效仿,導致市面上珍珠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放在現在慈禧就是妥妥的清朝帶貨紅人啊。

好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擊“收藏”、“分享”或“關注”喲!

更多精彩旅行,盡在嗨走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