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當初被父母逼著上興趣班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1、

《嚮往的生活》呂思清用小提琴拉《梁祝》,在場的每個人都被他打動了,王迅眼裡有點溼潤:

他說:“可惜我原來沒堅持,最對不起我媽,我第一把小提琴41塊錢,我媽當時的工資是一個月18……剛開始我也特喜歡,後來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就不想拉了;

我後來特別後悔,當時要是堅持一下的話,起碼現在是個特長……“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然後大家都各種感慨,如果小時候能上個興趣班,或者是上興趣班了,還能堅持,該有多好呀。

說到這裡,虎爸虎媽們覺得還是要逼孩子,孩子不逼是不行的,孩子懂啥!

可是貓爸貓媽們還依然記得董卿被採訪時談起提到父親因為嚴厲,逼迫她學習給她留下的童年陰影,眼裡泛著淚光的樣子 ,貓爸貓媽們認為童年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讓孩子放飛天性自由的探索。

面對興趣班我們該何去何從?

一天,我的正面管教學員媽媽在群裡面曬出了幼兒園興趣班的邀請。每個大中小班都會安排有不,每天都有不同時間段的興趣班。一時間,家長群開始沸騰了。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報?不報?身邊的家長都報名了,要不要報呢?報什麼呢?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先得思考一下,我們有時間陪伴孩子嗎?

有些家長時間比較充裕,有些則比較緊張,給到孩子的陪伴,肯定是不一樣。我們都想陪伴孩子,但是我們知道30多歲這個年齡段,也是職業拼搏的黃金時期,無論男女。

我們不是不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是真的像那句刷屏的話:“放下工作,養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所以先梳理看看你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再決定。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2、

再分析一下,我們都是如何帶孩子的?也就是如何陪伴孩子成長的?

讀過《卡爾威特的教育》的人知道,卡爾爸爸在陪卡爾散步的時候,會去講解花朵的結構、岩石的形成、昆蟲的分類、解說建築物和古蹟。

你也許會覺得卡爾爸爸知識量豐富,所以可以高質量的陪伴。其實我們也可以,比如說帶孩子去麵包店買麵包,是不是能夠讓孩子去了解麵包的製作過程,或是讓孩子用零花錢體驗買麵包,或是比對面包的價格,啟蒙孩子的稀缺與選擇的概念。

如果你有時間,你多陪陪孩子比上興趣班好,因為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裡推薦三本書《我的自然筆記》、《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非暴力溝通》

如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上興趣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思考給孩子興趣班的目的是什麼?是給孩子玩玩,增加體驗?還是想幫助孩子的興趣變成技能?不同的目的,就會有不同的行為。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大多數孩子一開始還是滿喜歡上興趣班的。古典在《你的人生有什麼可能》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努力的玩。”

我有個妹妹,她小時候舅舅舅媽就帶她去上畫畫班、手風琴班,游泳班,那個時候我們大家在吃飯的時候,就看到舅媽帶著妹妹不停的奔赴於各種班級,妹妹沒有任何的排斥,因為舅媽非常尊重妹妹的感受,並且經常使用鼓勵的方式去鼓勵她的成長,

現在的還記得妹妹在高三的時候有一次在晚上畫畫,把作業先做完了再畫畫,她非常投入畫到夜裡三點鐘。我說妹妹她不會覺得累嗎?舅媽說是妹妹自己想要畫,就想要把它畫完,不畫完她就睡不著。

妹妹在國外大學時候經常參加各種學生會活動,組織活動,參加藝術交流會、游泳聯賽之類,都得益於小時候的興趣班,那些小小的興趣由於堅持的力量都變成了她的閃光點,她的朋友們都很喜歡她。

妹妹在國外讀完大學、研究生後,現在在硅谷上班。會看到她朋友圈經常去曬一些她畫的作品,非常的隨性,也很美好。

畫畫像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在她開心或者是難過的時候,她都會選擇畫畫,盡情釋放自己。她的作品也被收入在一些城市的美術館當中,作為展覽。

舅媽的鼓勵和陪伴為妹妹的興趣提供了養分,所以妹妹的興趣被養大了,才能發芽、開花、結果。往往在孩子興趣變成技能的這一個階段,我們要麼耐心不夠,要麼操之過急。

3、

可是孩子上著上著就不願意了怎麼辦呢?我們並不是只有逼或放棄兩種選擇。詩人魯米曾說: “在對與錯的區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將在那裡見你。” 比逼著孩子上還有更多的方法激發孩子的興趣,並且讓他能堅持下來。

首先問問自己,那個興趣真的是孩子的興趣嗎?還是你的興趣?

1)、提升你的觀察力,觀察孩子玩什麼的時候專注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一種情緒,而情緒是人類進化出來的一種生存工具。而這種情緒能夠穿過百萬年的進化留下來,一定是因為其有莫大的好處。

比如孩子畫魚的時候很專注,我們可以去觀察出孩子的興趣點,然後加以引導: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從喜歡畫魚開始

“感興趣”可以變化成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果孩子喜歡魚,我們就引導孩子瞭解和魚相關的知識:大小,種類,生活環境等;然後孩子自然會對大海,哺乳類,氣候等相關領域感興趣。

但是不要帶著功利性的眼光去看孩子的興趣,不要去想孩子對這個感興趣有沒有用,一旦我們有這種想法,孩子的興趣遲早被我們的功利心給抹殺掉,就更無力去談好奇心、想象力和創造力。

2)、瞭解孩子的敏感期的時間段,提前做好準備

孫瑞雪曾說:“在某一個時段兒童會高度專注於某一個事物,而且重複不斷的操作那一事物,直到滿足兒童內在的需求,兒童才會把注意力轉向另外一個敏感點。”

比如四歲是孩子圖像知覺的最佳期,所以四歲前你就要給孩子大量的涉獵故事書與科普書,這樣在孩子閱讀黃金敏感期的時候,孩子就可以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而不僅僅是入門。

3)、當孩子對一件事情不斷提問的時候,抓住機會引導

比如孩子愛看恐龍方面的書,你給他讀了一本恐龍的繪本,孩子會問你:“為什麼現在恐龍滅絕了?”

你會怎麼說?

通常你通過查閱會告訴他:“因為火山爆發或彗星相撞”

但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我會建議你這樣提問:“是啊,為什麼會滅絕呢?”

然後就不要說了,這樣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主動去找資料去尋求答案。

讀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提出“更多的問題”,問出“更好的問題”,這樣的習慣從小就要養成。

小學前讀書活動還不能稱作討論,可以說是“聊天”。大部分是確認孩子能否理解書的內容,讓孩子和你一起盡情的聯想。聊天的內容以人物和事件為中心。

“XX性格是什麼樣的?他發生了什麼故事?”

“XX如果做了其他的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4、

當孩子一開始感興趣,但後來興趣缺缺,我們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興趣養分了。

而我們要做的是當孩子有興趣的時候,我們要向前一步,幫助孩子把興趣發展成能力!古典在《你的未來有什麼可能》裡提到養大一個興趣的幾種方法,我們可以結合教育孩子的方式來做進一步拓展:

1)、讓孩子先沉浸在足夠多的感官體驗中,獲得興趣的第一步動力;

如果孩子喜歡汽車,我們可以讓孩子玩各種模型的汽車,從而知道汽車的構造,用途,品牌等等。

用有創意的方式帶他各種玩:用汽車沾上顏料畫畫;根據《汽車總動員》的情節帶他做角色扮演;用紙板搭建賽車道,一起玩賽車比賽…我們不是要花時間陪孩子玩,而是要花精力陪他們玩,兩種方式有著質的區別!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2、在孩子感官興趣還沒有消退時,儘快掌握更多的知識,使孩子的感官興趣進化到自覺興趣;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藉助畫畫、繪本、積木搭建、紙板搭建等幫助孩子從感官興趣加入認知行為,上升到思維層面,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孩子自覺自發到去思考有關汽車的知識。

孩子再大一點,可以讓孩子通過學習編程的方式來接觸有關汽車的遊戲。美國總統奧巴馬非常鼓勵孩子學編程,他曾經說“玩遊戲,不如做遊戲”,如果你讓孩子用編程做一個遊戲,那他的重點可不再是玩遊戲了,他只會想著怎麼讓更多同學來玩他做的遊戲。這個時候,只要家長適當引導,孩子能對學習產生更多興趣。

關於編程不是寫代碼,而是一種思考方式。現在歐美基礎教育很多已經把編程課列為必修課了,這是一種趨勢,有遠見力點國內教育學校也會很快跟上,相信不久的將來,編程,和閱讀、英文這些學科一樣都是孩子必備的一種素養。

3、給孩子找一個兌換價值的方式,把這個興趣和他最感興趣的價值綁定。

比如孩子最喜歡創造,那就可以鼓勵去用編程的方式在網上創作汽車相關的遊戲;在現實生活中做汽車模型或汽車硬件等,這會讓孩子非常有成就感。

少年商學院有一個姓黃的同學,他特別喜歡琢磨那些高科技硬件,比如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其實就是編程和硬件的結合,他學編程的目的,就是要自己做一輛無人駕駛汽車。要做無人駕駛汽車是要用到非常多的傳感器的,這裡面需要非常多物理知識,他現在才讀初二,知識儲備遠遠不夠,他怎麼做呢?

那些当初被父母逼着上兴趣班的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問老師,上網搜資料自學,自己上網買小車底盤……買了底盤他又發現,這個底盤不完全符合他的要求,要進行一些適應性的修改,他就自己畫圖紙,然後再接著動手製作這個底盤……然後裁減,底盤放電池……最後他真的寫了個程序,實現了這輛小車的自動運行——小車遇到障礙物會自動停下來,或者轉彎,避開這個障礙物,非常好。

這就是上升到價值觀層面最大的好處了——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

興趣是想要知道更多的專業知識,能力是把興趣提高到專業水平,而價值觀層面是可以用能力幫助更多的人。

養興趣和養花一樣,有人養什麼活什麼,有人養什麼死什麼,關鍵是讓興趣與能力循環。-古典

去給孩子的興趣更多的養分,而不是拔苗促長。生命充滿太多的可能,如果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和深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孩子會更能理解功不唐捐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