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不彻底,后续该怎么治疗?

蓝色多瑙河15775966


(医患家特约回答: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张医生)


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四联疗法是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一种根除治疗方法,包括铋剂+PPI+两种抗生素。对抗生素耐药、患者依从性差或者疗程不够等原因,均可引起幽门螺杆菌根除不彻底,给患者及家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我们知道,抗生素耐药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治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耐药情况因不同地区而有差异。有研究表明,随着抗生素的使用,我国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类的耐药性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我国有研究显示,我国的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接近一半(介于20-50%),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更高,达到40-70%,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包括同时对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双重耐药的菌株。当然,耐药性也存在地区差异性。

因此,对于首次根除不彻底的患者,我们需要根据当地的耐药情况,尽量不选用耐药性比较高的药物,如前面提到的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如果需要选用,尽量做药敏);如果首次治疗失败的抗生素也不建议再次选用,建议更换成敏感性比较高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等。当然,如果条件允许,可行幽门螺杆菌的药敏培养,进行个体化用药方案的治疗。同时监督好病人,提高病人用药的依从性,疗程建议14天足疗程。


因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出现的耐药性,地区和人群分布有差异,建议治疗失败的患者,还是到正规医院,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根据个人体质和耐药性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联合,进行足疗程的治疗为宜。


医患家


四联和三联疗法是临床上唯一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

虽然,四联疗法可以有效的使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但是有些患者在使用三联和四联方案后,依然发现幽门螺杆菌仍然存在。

下面,小克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1.服药治疗期间,没有改正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抽烟,饮酒,这些因素都是可以造成胃粘膜屏障功能薄弱的,当胃粘膜屏障和抵抗功能减弱,自然,幽门螺杆菌就反复感染了。

2.服药期间,没有做到正确的服药时间,虽说三联和四联方案的疗程时间在10-14天,但是小克建议各位还是以14天为准,不要过早的停药,也不要随意的更换药物。



3.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都知道抗生素是有耐药性的,而四联疗法中就包含有两种抗生素,所以医生在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应该选择耐药性较小的抗生素,目前小克推荐的有奥硝唑、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等,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性都普遍较高,不建议使用。


4.抗幽门螺杆菌后的后续治疗,不要以为四联药物用完后就完了,后面还有根据个体情况的抑酸治疗,就是要服用奥美拉唑等抑酸药物来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于溃疡面的侵蚀。

5.四联药物使用不准确,真正的四联药物应该是由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胃粘膜保护剂,两种抗生素构成,三联药物主要是由两种抗生素,一种胃粘膜保护剂构成。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小克大夫


原则上第一次清除幽门螺杆菌非常重要,因为第一次清除失败后,因四联抗生素对人体的耐药及副作用使得后续清除成功的几率大大降低。

1、身体情况还算好的人群可另选四联药物中的抗生素+抑菌益生菌卫乐舒。

与医生沟通分析上次失败的原因,选择耐药率低的抗生素,卫乐舒益生菌服用3个疗程以修复损伤的胃粘膜,并减少四联药物造成的身体副作用。

2、如果身体对抗生素损伤严重,可以暂停使用抗生素,直接服用卫乐舒益生菌4个疗程修复胃粘膜细胞并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此方法对老人和孩子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较为有效。

但是生活习惯和饮食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生冷辛辣刺激食物不要吃。

2、戒烟戒酒,烟酒会直接刺激胃粘膜损伤。

3、注意个人卫生。

4、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用餐,以避免交叉感染。

5、分餐,避免传染给家人。

6、餐具消毒。


军医生350


我们先来看一下四联疗法为什么会不彻底,原因多是:

1、自我身体免疫力差,胃黏膜破坏得不到修复

2、滥用药物引起药物作用在幽门螺杆菌治疗上耐药,而失败

3、药物治疗时清除明显,但停药后复发,多因胃部微生态环境差,胃黏膜损伤严重这个环境很适合幽门螺杆菌的繁殖再生。

了解了上诉情况我们便会清楚的知道,当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后续治疗并不建议再次使用抗生素,而是建议采用微生态疗法,每日口服4克卫乐舒益生菌可一边修复胃黏膜,改善胃环境,一边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防止复发。

在生活上需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生冷刺激食物,戒烟戒酒,早睡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


胃肠不分家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胃部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也与幽门螺杆菌有很大关系,所以大多数有胃病的患者或者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医师都会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出幽门螺杆菌也会建议进行根除治疗。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推荐的是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铋钾(如枸橼酸铋钾)+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但是一些患者在四联疗法进行根除的时候,不能根除掉,按疗程使用药物后,过一段时间检查仍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对选择的两种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的原因。

如果根除失败可以采取再次根除治疗。首先可以对使用的抗生素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如果确实耐药,就不要用已经耐药的抗菌药物,可选择左氧氟沙星、替硝唑、呋喃唑酮等,另外药物剂量可进行调整,比如阿莫西林每天小剂量多次给药,能够增强抗菌效果。

其次质子泵抑制剂可换用药物相互作用少的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疗程上如果之前采取的序贯疗法是10天,可延长至14天。枸橼酸铋钾能够减少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所以可适当增加剂量或者增加用药次数。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无名药师


临床上不存在所谓治疗彻底不彻底的问题,要么根除,要么治疗失败,治疗失败首先要找一下原因,是不遵从医嘱擅自停药减药,还是忘记服药,或者是医生的给要不正确,要么药物不够,要么疗程不够,要么就是方案错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治疗之后再感染,也就是根除成功,但是复查之前又重复感染,形成根除失败的假象。

幽门螺旋杆菌现在治疗的标准方案就是四联14天疗法,一种制酸剂、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抗生素建议选用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次选四环素和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过敏可用头孢代替,三选克拉霉素,不建议选用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因为耐药很高。但是在优先的抗生素没办法选择的情况下,甲硝唑用加倍剂量,也能达到不错的根除率。


七通乱码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目前临床上首选的还是四联疗法,但一直以来,李药师都建议确有临床适应症的朋友,确实需要根除治疗的朋友再去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如果根除治疗不成功的情况,应当如何做,几天内就再来和大家简单探讨一下。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不存在扯不彻底的问题,只有成功或者失败,如何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清除是否成功,主要是通过停药后复查。

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通常在彻底停药后(包括根除疗程完成后继续服用PPI,PPI停药,才算彻底停药),超过1个月后,复查幽门螺旋杆菌,通常推荐呼气检查法或粪便抗原检查法。胃镜检查法一般不推荐用于根除治疗后的复查,一是侵入式检查法病人通常耐受性不高,二是胃镜检查法取样活检,根除治疗后,出现假阴性的几率较大。

如果根除治疗彻底停药后,通过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检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阴性,则为根除治疗成功,如果仍然呈阳性,则证明根除治疗失败。

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根除治疗失败,是否需要第二次根除治疗?这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在现实中,因为根除治疗失败,反复服用药物进行根除治疗,进行多次根除治疗的情况也是有的,这么做往往得不偿失,幽门螺旋杆菌根除不一定成功,但身体的免疫力会降低,体内细菌的耐药性大大升高,肠道菌群也因为长期服用抗生素而遭到破坏,真的不值得。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初治的患者,如果身体的消化道问题,确实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经过医生充分评估二次根治的必要性,确实仍然需要根治的,可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二次根除治疗,在第二次根除治疗用药方案中,抗生素的选择尤为重要,一是尽量避免重复用药,选择与第一次用药抗菌谱不同的抗生素类药物,二是尽量选择幽门螺旋杆菌耐药率低的药物,如呋喃唑酮,四环素等。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二次根除治疗,仍然失败的情况。一般指南指出,2次根除失败后,对于是否要继续进行根除治疗,应当进行严格的评估。李药师个人建议,如果两次根除治疗都失败,如非必须,应当终止继续进行根除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对人体的风险,多次应用抗生素引起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性的增强,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对于消化道的疾病问题,对症用药,中医调理,饮食调理等多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的时候成功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生活上不注意饮食卫生,不注意清洁卫生,幽门螺旋杆菌发生二次感染的几率也很多。因此,对于消化道疾病的处理,要综合评估,合理用药加上生活调理,才能获得最大的健康获益。


李药师谈健康


1*第一种情况可能是2种抗生素耐药了,现在耐药很普遍了。

2*第二种可能是疗程不足2周。

3*第三种可能是又被感染了,如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共餐。

4*本来的治疗方案不合理,要四联2周疗程。


胃兜Dr消化先生


很多人发现自己治疗了一段时间的幽门螺杆菌,一去检查发现指标还是那么高,还有一部分治疗之后再去检查发现指标竟然高了,这些都是治疗已经产生耐药,下次治疗就需要更换药物或是要补充一段时间的舒克幽益生菌,过一段时间再进行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治疗没有成功,不彻底我们应该这么做

大家一定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第一次正规治疗,这是非常关键,认真的对待第一次的正规治疗成功率可达90%。不然,在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再次治疗的成功率就会大大下降。第一次和第二次两次治疗失败,称为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所以消化科目前建议在第一次治疗的时候就应该加入至少一种对抗益生菌,目前消化科应用的是舒克幽益生菌。

在首次正规治疗失败,医生就会建议患者需要补充对抗益生菌舒克幽,并做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这次还是失败,要及时“踩刹车”,暂时就不要再进行第三次治疗了。就需要找到失败原因后,再考虑是否下一步的治疗行为,一般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患者在吃药的时候,没有按照医嘱按时按量的吃药

2、在服药的过程中没有搭配对抗益生菌舒克幽

3、服药的过程中生活没有节制,抽烟喝酒劳累熬夜等

4、身体还有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也在服用其他药物

5、药量不够

6、过敏体质

以上的6种都有可能造成根除效果到不到预期。



婷姐说健康


我是用了四联疗法仍不好。苦恼中。且胃连续两年分别切除5个息肉。正不知如何办?请名医或高人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