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京族人對老人的葬禮既重視有謹慎,在京族人眼中,陰陽兩世是相通的,陰間的親屬和陽世的親屬仍有某種關係。

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葬禮搞辦得體面隆重,彼此則相安無事;如果逝者的葬禮辦的比較寒酸,就會給陽世的親人帶來無窮的禍患。依照當地習俗,50歲以上老人病故,被稱為“正壽”,須按照正常的葬禮辦喪,其過程大致如下:

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其一、報喪:老人斷氣後,孝子要在旁邊守護,待翻閱歷書確定無“重喪”後,才能舉喪舉哀。如果出現“重喪”的情況,要請專門的師傅殺雞待命以“解犯”。然後報知族內眾兄弟,並派人往孃舅家報喪。等舅家來人驗看後(尤其死者為女性)才能入殮,這是遠古母系制舅權意識的殘餘表現。

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其二、入殮:入殮前要用浸著柚子葉的熱水給死者淨身並更衣。洗後的水不能隨便亂倒,要罐裝起來,待出殯後,夜裡拿到野外叢林去掩埋。入棺要選擇時辰,先由法師唸咒,用火把驅趕棺中的鬼邪。然後由孝子孝女們抬屍入棺,在死者嘴裡放兩三枚錢幣和幾粒白米,以安其魂魄。再在死者身上覆蓋一塊紅布,以示陰陽兩絕。若死者的配偶尚健在,還要將原來共用的被單撕下一半蓋在死者身上,表示從此鴛鴦情斷,人鬼分途,最後把棺蓋釘牢。

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其三、做齋:法師立壇唸經超度亡靈,使亡靈得到淨化安樂。法師用本民族語唸誦的經書,大都是譯過來的“佛”、“道”經卷。若是做“大齋”(三天三夜或七天七夜)還要舉行上刀山、過火煉之類的儀式。“做齋”期間,子女們都要披麻帶孝,席地坐臥日夜守靈,不得隨便離開,吃飯不能用筷,不能吃葷腥食物。

京族人的喪葬習俗,的確讓人倍感好奇

最後、殯葬:殯葬的時間和地點均由法師擇定,時間一般選在潮落的時候。出殯時,家屬在法師的導引下,一路上由專人撤紙錢開路先行,意為向野鬼買路通行。墓穴事先已挖好,靈柩抬到墓地後,法師揮動法刀,舉行法事,畢後就掩埋。葬後三天,孝主備三牲和香燭紙錢前往祭墳,給新墳培土,俗稱“復墳”。(圖片源自網絡,如侵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