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在前幾期十三叔講了欽靈地區(欽州靈山等地)的開村祖屋為何是“富”字?這期我們看看廣西各地各民族的村落選址,構成是怎麼樣的。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小山村


選址
廣西各民族村落的選址因地形、氣候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而不盡相同,但依山傍水,背風向陽卻是共同的特點。大多數村落建在地勢較高、乾燥向陽的地方,村後靠近大山或山林,寨前視野開闊,靠近田地、河流。民諺“高山瑤,矮山苗,漢族住平地,壯、侗住山槽(峒場)”, 基本上反映了廣西各民族的居住分佈和村落選址情況。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壯族村落多選在地勢較高,背靠青山,面臨溪河的地方。以向陽為佳,坐西向東,或坐北朝南。習俗認為,東方是太陽昇起的地方,象徵生活蒸蒸日上;向南風和日暖,人畜興旺。
漢族村落多選擇在地勢平坦開闊,背風向陽,交通便利的地方。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龍勝壯族村落


瑤族古代依山險而居。近現代除部分瑤族(平地瑤)村落選在丘陵、河谷地帶外,大部分瑤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區的瑤族則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區。村落的選向依山勢而定,不一定要坐北朝南或坐西向東,只要是靠近水源和耕種區域,易找建築材料,野獸出沒較少的向陽處,便可建寨
  苗族村落大多建在山坡、山坳以及半山腰較開闊的地方。龍勝的苗族村落則大多建在山麓、河邊或田壩旁。南丹、隆林等地的苗寨則多建在山腰或山頂。
   毛南族村寨大多選在平地,以山峰為依託,村前一般有片開闊地。京族村落大多選在海島和海岸邊。仡佬族村寨大多選在l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區。侗、水、仫佬、彝等族的村落一 般選在依山傍水,光照充足,村旁樹木參天,寨邊溪水長流之處。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苗族村落


成員構成
歷史上,各民族多聚族而居。秦漢之後,隨著各民族的遷徙、通婚,逐漸打破“全峒純一姓”的狀況,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使聚族而居的村落結構至今仍未徹底改變。
  

壯族村落至今多為同姓聚族而居,遠離城鎮的村寨,這種情況更為顯著,較大的村寨也有幾個姓氏的家族共同居住的。一般說來,城鎮附近的壯族村落相距不很遠,村與村之間的 距離,近者二三里,遠者三五里。邊遠山鄉和交通閉塞的山區,兩村之間相距約八至十里。 村落大小不等,大村幾百戶,小村十來戶。人們習慣於從山腳開始,一棟靠一棟地往山坡上建造幹欄,形成梯形幹欄群;或將若干個幹欄排為兩行,中間留一條通道,兩端有圍牆和院門,形成一個長方形的院落。在村落邊緣,如有那麼幾家離得稍遠一些,或者散居他處山邊, 一般是從別處遷來的外族或外姓人。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苗族村落


漢族一般由若干個姓氏的家族雜居在一個村落中,但桂南等地則多同姓住一村。小村數十戶,中等村落上百戶,大村寨數百上千戶。
   瑤族村落比較小,分佈比較零散,村與村的距離,近者相距二三里,遠的相距三五十里。 只有富川、恭城等地的瑤族(平地瑤)和金秀的瑤族(茶山瑤、花藍瑤、坳瑤)村落比較大,住戶較為集中,數十戶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組成一個村寨。其餘大部分瑤族(盤瑤和布努瑤)的村 落一般只住十多戶有血緣關係的同姓家族或親戚,最多二三十戶;大部分村落比較分散,有的人家住在山腰,有的人家住在坳頂,有的則住在坳下。每戶之間大都相距半里到一里,有時一個村落分佈在數個山頭或場,每個山頭或場只住一二戶。民諺稱“講話聽得見,見面走半天”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苗族大多聚族而居,幾家或幾十家一個村寨,大的村寨一二百戶。村寨的房屋緊密相鄰, 三五十棟或一二百棟緊挨在一起。隆林等地的苗族一般與壯、彝、仡佬族雜居,每寨七八戶、 十幾戶不等,三四十戶的大寨較為少見。
 侗族聚族而居,單家獨戶居住的情況極少。大寨三五百戶,小寨也有十五六戶
仫佬族有血緣關係的同族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只是在一些較大的村寨,才與別的民 族或別的姓氏雜居。羅城下里一帶的仫佬族,同姓不同祖宗的人同住在一村時,分段居住。 大村百來戶,小寨二三十戶,村與村之間的距離多在五六里之內。
  毛南族多同族、同姓聚居在一起,很少和外族、外姓雜居。山區村落比較分散,三五戶為一村者頗多;平地村落多為十多戶至數十戶,大的百餘戶。平地村寨相距較近,二三里內 有一村落;山區村寨相距約十里到數十里之遙。寨內房屋零星分散,各房族自成一棟,互不相連。


  回族多聚族而居。在城鎮,多集中於幾條街道居住;在農村,則多自成村落聚居。
 京族大多聚族而居。村落多位於茂盛的樹林之中,這些茂盛的樹林可阻擋、減弱從海面吹來的熱帶風暴,所以嚴禁砍伐。村落中的房屋零星分散,沒有整齊的排列。每家四周留有 開闊的空地,周圍種植一些劍麻、仙人掌之類植物,既可作為籬笆,又能點綴美化村落。
 水族大多聚族而居,同一村寨的人大都有血緣關係。村落大多較為集中,少的幾十戶, 多的百餘戶。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村中設施
壯族村落習慣用石頭壘一道圍牆,牆外種荊棘,不少村落附近還生長著高大蔥蘢的榕樹、 龍眼樹和大竹。建國前,村頭巷口都建有門樓,門內設柵欄,有的還築有炮樓,聳立於村中 或寨側,以保護村寨的安寧。村前寨口,靠近溪水之處,設有水碓、水碾或水榨房,供村人 加工糧油。建國後,社會治安良好,生產有了發展,門樓、炮樓逐步拆除,機械粉碎機代替 了昔日的水碓、水碾與水油榨。
   東蘭等地的壯族還在寨中較平坦的地方建一座涼亭,供寨上的人休息、乘涼、議事。村中兒童也常於月明星稀之夜在這裡做遊戲、唱歌、猜謎語,或聽老人講故事。
   村中的巷道多用鵝卵石或石板鋪平,巨族大姓在寨內建有祠堂。村頭寨尾一般建有廟宇。 廟內神臺有泥塑神像。“文化大革命”中,祠堂、廟宇基本夷為平地,或改作他用。近年來, 有些村寨又籌資重建祠堂廟宇。
   50年代中以前,多數壯族鄉村不建廁所,人們到村外偏僻處拉屎,有拉屎“打游擊”戲稱。

合作化後,大多已修建了廁所。
   漢族村落周圍林木蔥鬱,多種植榕樹、桉樹、龍眼樹等。相當部分的村落過去建有圍牆、 門樓和炮樓,村邊十字路口或大樹底下,多設置社廟。村中設祠堂。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瑤族村落大都竹木青翠,風景秀麗。建國前,居住在石山區的部分瑤族為防盜匪打劫, 在出入村寨的坳口上建有石頭砌的山牆。住在平地的瑤族也於村口及村的四周修建層層閘門 和圍牆,用以防衛匪盜。村旁一般保留有一片古老的樹林,俗稱“神林”,林中設社壇。村 寨習慣破竹為槽,架設水梘,將水引到家中飲用。一般是幾家人共用一條主水梘,各家再引 一條分水梘入屋,讓水直接流入水缸或木桶。水梘百數十米,甚至上千米,盤山過坳,飛越 幾個山坡。河池地區居住在大石山區的瑤族,由於缺乏水源,過去習慣在村中低窪處挖一泥 塘,用以儲積雨水供食用。建國後,國家撥專款在這些地區修渠引水,或修建水櫃儲存雨水, 供人畜飲用。


  苗族的村落旁常保留著幾株或幾十株參天大樹,俗稱“水口林”。過去,還在村寨四周 種荊棘為籬,高五六尺,縱橫交錯,人畜均難通過;在進村的路口建一小木樓作寨門,晚上 由守寨人或最後收工者關閉寨門。建國後,寨門多已倒塌,但荊棘籬笆仍然保留。寨中一般 有公共場所,並建有戲臺,平時供人們休息和兒童做遊戲,節日時供人們聚會娛樂。三江等 地的苗寨,村寨中還挖有水井,井上建有亭閣,既可保持水源清潔,又可供人乘涼。
  侗族村與村之間的主幹道多為石板路,用石板或大鵝卵石鋪成。斜坡築有石階, 平地鑲鋪石板,雨天不滑,晴天無塵。建國後,由於修築公路和機耕道,鄉間石板路大多廢 棄。過去,在交通要道的山坳上,多建有茶亭(又稱涼亭),內設長條木凳,供來往行人乘涼 休息。熱心的侗族婦女還常把一雙雙草鞋掛在茶亭內的柱子上,免費供行人穿著。茶亭過去 有專人管理,夏日免費供給行人茶水,冬天採樵生火,讓行人歇腳取暖。大的茶亭還建有公 房,供管亭人居住,來往行人亦可少量留宿。設置於三岔路口的茶亭立有路碑,指明各條道 路的去向。建國後,公路通入侗鄉,來往旅客多改乘汽車或自行車,鄉間古道幾無行人,茶 亭雖仍存在,但已無人住守。

  侗族村落多為綠樹環抱,古木參天。村民將這些古樹視為保佑村寨平安、興旺的標誌。 過去村寨多用籬笆圍住,進出寨子都要推開兩扇關閉的“把門”。寨內鼓樓高聳,四周佈滿 魚塘。有的還把糧倉建於塘上,既可防火,又可防鼠。鼓樓是侗族一村一寨或一族姓的標誌, 是議事和文化娛樂的中心。如全村同一姓,就共建一座鼓樓於村寨中心;若是數姓雜居,則 各姓所聚居的中心分別建鼓樓。鼓樓是寶塔式的亭閣,分上下兩個部分。下半部為四方形的 殿式建築;上半部是重簷斗拱,一般呈四面流水或六面流水,也有呈八面流水的。由下而上 依次縮小,呈寶塔狀,層數多為奇數,三五層至十五層不等,高於全村所有房屋。著名的三江馬胖鼓樓,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西、欽州靈山各地各民族的村落是怎麼樣的?有你們村嗎?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橋。橋樑大都建在村前寨後的交通要道,有石拱橋、石板橋、 竹筏橋等。其中長廊式“風雨橋”最為著名。整個建築為石礅木身結構。橋礅以青石加工後 壘砌而成,不用鋼筋水泥;橋身以木頭鑿榫穿枋銜接而成,不用一顆鐵釘,橋面並排數根木 頭為底,上鋪木板。橋頂豎柱立架,蓋以青瓦,形成能避風雨的長廊通道。橋上有亭臺樓閣, 有欄杆坐凳;橋內各頂梁與排枋上,雕刻或繪有各種圖案及飛禽走獸等裝飾。“風雨橋”既 是通行的要道,擋風避雨的場所,又是休息娛樂的好去處。建築規模視河流的寬窄而有大有 小,結構有簡有繁,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的三江程陽橋。
   侗族有唱歌、演戲之俗,故近百戶人家的村寨除修建鼓樓外,還建戲臺。戲臺形似鼓樓, 一般為二層,每層高約二米。第二層為舞臺。臺前建有巖坪,以青石板鋪成,為觀看演出之 場地,也是人們茶餘飯後休息乘涼之處。 配黑白圖片:龍勝寶贈地區沿河搭架晾禾把。(蔣士貴攝)
   侗族一般不飲用河水,每個村寨旁和茶亭附近都有泉眼,村民常用大石板將泉眼圍成水 池,俗稱“石井”。井上蓋一塊大石板,用以遮住雨水和隨風飄落的樹葉、雜草,保持泉水 清潔。較大的石井還修建井亭,亭柱上掛著一排竹筒做的竹杯或竹瓢,供人取水飲用。亭內 有木板長凳,可供小憩。


   侗族家家戶戶都選定通風向陽、光照充足、靠近村寨的地方起牌搭架,專作晾曬禾把, 或黃粟、子用,俗稱“禾晾”。禾晾高約四米,每排由兩根杉木柱與兩塊穿枋構成,中間橫 穿一二十根活動圓木,可取下可安上,供晾曬東西。 建國前,每個侗寨都建有先母壇。壇旁種有冬青、萬年青等,壇屋外砌一小巖坪,供人們進行祭祀活動。建國後,隨著先母崇拜 的逐漸消失,先母壇亦逐漸廢棄。
   仫佬族的村寨過去築有圍牆和閘門,以防盜匪。就是村中巷道,也有重重閘門。一些富 裕戶還在屋內修建二層高的炮樓。建國後,國泰民安,這些圍牆、閘門和炮樓逐漸拆除。村 中巷道,大多是用石板鋪就,晴雨都便於行走。
   建國前,毛南族村寨無論大小,在進村的道口旁常有用三塊料石砌成的小亭,上蓋石板 或瓦,內置一塊形狀奇特的石頭,稱李大將軍廟。在村寨前的大樹下,還立社王以保五穀豐 收和人丁興旺。在村、峒的交界處,或水井邊、橋頭、山坳等行人過道處,常用石頭或木頭 刻寫鄉規民約,習俗稱“隆款”。 在回族聚居的街道與村落,一般建有清真寺。

  京族村寨中建有“哈亭” 。 “哈亭”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廟和祠堂。 “哈亭”以優質木料建成.牢固美觀。“哈亭”正堂兩旁用木板和料石築有臺階,到“唱哈” 時,供村人入座聽“哈”。
網友們,你們家是怎麼樣的村落?歡迎留言
文自:嶺南十三叔
參考:各地地方誌

更多詳情,鏈接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