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主要产区有哪些?有哪些不同?

吴本山人



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点呢?



易武产区就是汤甜水软,回甘很好,水路细软,这是易武产区主要的一个特点。

布朗产区就是苦涩底比较重,霸气,茶气足。



思茅景迈产区的香气比较好,香型为蜜香中带有兰花香,但是涩较重。景东、景谷一线的香气就稍稍的比景迈产区要弱一些,但是涩的刺激性也就稍微弱一些,景东、景谷的蜜香底会更浓一些,带有果香味。


勐库产区有一些不同,以冰岛为代表就不苦不涩,甜度非常高,润度非常好。以小户赛为代表就是茶气重,苦涩相对会比较重一些,香气也和冰岛有所不同。冰岛的香气应该是蜜香中带有花香味儿,花香味儿很浓。小户赛产区花香味儿就没有冰岛这边的浓郁,但香气比冰岛的要高一些。


邦东产区以昔归为代表,昔归茶有一种说法是临沧的老班章,霸气,香气浓郁,香型为蜜香中带有花香,回甘也非常的好,苦底相对来说还是稍稍的有一些重,但是昔归茶的涩底就很轻,化得非常快,和老班章也是有一些相似。邦东还有一个代表就是娜罕,娜罕和昔归的香型有一些相似。但是在韵味方面,娜罕和昔归就是两码事,娜罕苦涩味儿更轻,回甘和昔归茶相比会稍稍的弱一些,但是汤水更柔一些。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特点描述,并且每一个人的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


老徐谈茶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昆明市、楚雄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共11个州(市),75个县辖的行政区。但实际上的主要产区就临沧、普洱及版纳这3个。

1.临沧产区




这个产区包含大家所熟悉的昔归、冰岛、忙肺及大雪山等茶山。

2.普洱(思茅)产区

普洱市原名思茅市,就是因为普洱茶于2007改名普洱市。这个产区包括常见的景迈、景谷、邦威及千家寨等。

3.版纳产区

这个产区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易武、依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六大茶山。

下图详细列表看的更清楚。

部分插图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云起茶文化


在西双版纳境内,澜沧江以东有易武、倚邦、蛮砖、莽枝、革登、攸乐六大古茶山,以西有南糯、勐宋、帕沙、贺开、布朗、巴达、曼糯、小勐宋、景迈九大古茶山。

两山夹江,构成中国最核心的普洱产区。普洱圈内,常把江内统称为勐海,江外统称为易武。世人说,“勐海刚烈,易武柔和”。

闻名中外的大益茶前身即勐海茶厂。

普洱茶山

西双版纳15个大茶山基本形成于明代。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云南。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云南全境归顺明朝。

明朝从建立自灭亡的两百多年间北疆战事不断,为了对付蒙古的侵扰,每年都要用大量的茶来易马备战。因此,明代大批量种植茶树,用于以茶易马。

现存的古茶树,大部分在明代种植。西双版纳境内在民国时期存有10万余亩古茶树,现仅余大概5万亩。

号级茶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道光、咸丰,茶事兴盛。特别是光绪年间,诸多“号级茶”的出现。

乾隆年间有了同庆号,道光年间有了车顺号,同治年间有了福昌号。光绪元年,有了宋云号、元昌号,以及大名赫赫的宋聘号。

“号级茶”,使普洱茶进入了品牌时代。

茶之价格,本应由品质来决定。但是,由于普洱茶的品质大半取决于多年后的发酵生态,当时恰恰最难说得清。普洱茶的价格唯时间知之。

茶商们即使相信自己所创造的口味将随着漫长的陈化过程而日臻完美,但在当时,也难以表述会完美到何等地步。

光绪元年是云南经典茶号的创立之年,光绪末年则是云南所有茶号的浩劫之年。由于匪患和病疫流行,几乎所有茶号都关门闭市。整齐地开门、关门,开关于一个年号的首尾。

说起“号级茶”,香港普洱茶王白水清先生首先推崇当年的四个茶庄: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宋聘号。在品牌上,他认为最高的是“红标宋聘”,口味浓稠而质量稳定。其次他喜欢“向质卿”的高雅、鲜爽,“双狮同庆”的异香、霸气。

红标宋聘

口味难以言表的号级茶存世极为稀少,多的不过几十桶,少的仅有几片,不是有钱就可以喝到。

印级茶

到了1938年,有人试图按照现代实业的规程来筹建茶厂。在1940年,真正把勐海的佛海茶厂建立起来的,即今日大益茶厂的前身。

从欧洲回来的范和钧先生和冯绍裘先生,他们背靠中国茶业公司的优势,开始试行现代制作方式和包装方式。可惜在兵荒马乱之中,厂房被日本侵略军的飞机炸毁,重建又千难万难。

十年后战争结束,政局稳定,一些新兴的茶厂才实现规模化的现代制作。从此,大批由包装纸上所印的字迹颜色而定名的“红印”“绿印”“蓝印”“黄印”等等品牌陆续上市,五彩斑斓地开启了“印级茶”的时代。

云南省已落马的副省长沈培平对“印级茶”排了六名:“大红印”、“甲乙级蓝印”、“红印铁饼”、“无纸红印”、“蓝印铁饼”、“广云贡饼”。

大红印

七子饼茶

从1972年到1994年,是国营三大茶厂的时代: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

当时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756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63、8633等,下关茶厂的外包纸与勐海茶厂的最大区别是在“云南七子茶饼”下面无拼音字母。

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

沈培平对“七子饼”排了九名:“七子小黄印”、“七五七二(青饼)”、“雪印”、“月印”、“八六五三”、“七五八二”、“八五八二”、“七五四二”、“八八青(七五四二)”。

七子饼茶

普洱熟茶

随着海内外的需求越来越大,“号级茶”在今天已是难得一见,“印级茶”也撑不住了,2000年以前的七子饼茶也炒成天价。

普洱茶要增加产量,关键在于缩短发酵时间,促成了以发水渥堆的方法制造出了熟茶。

说白了,生茶是自然发酵,熟茶是人工发酵。从此之后,生、熟两道,并驾齐驱。

沈培平推荐的熟茶有:“紫天”、“八中熟”、“南宝砖”、“文革后期砖”。推荐的“新生代普洱茶”的排名:“易武春尖”、“橙中橙”、“紫大衣”、“九九易昌”。

普洱茶的口感难以捉摸,但据说好茶一上口就能立即感知,而且是一切老茶人的共同感知。

笔者经济实力有限,没有品尝过号级茶、印级茶。只好在家中存些7572、易武正山的生饼,待时光雕琢它们的味道。

关注微信公众号“见识茶会”,更多茶知识与原产地茶叶


见识茶会



通常说云南普洱茶的主要茶区有四个:保山、普洱、临沧、版纳。

保山一带的茶以前加工红茶和绿茶的居多,加工晒青普洱稍稍显涩,不过今近几年有人开始关注这一并不主流的茶区了。


目前云南普洱茶最核心的大茶区有三个: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


版纳茶区

西双版纳的核心茶区又分为勐海茶区和易武茶区。以易武为中心的古六大茶山和以勐海为中心的新六大茶山,是近几年普洱茶名头最响的小茶区,“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肯定了茶人们对这两个茶区的看重和认同。



临沧茶区

临沧茶区主要以三个大雪山为主线:1、以勐库大雪山一带的勐库东、西半山茶(冰岛、小户赛、懂过为代表);2、邦东大雪山一带的邦东、马台茶(昔归为带表);3、永德大雪山一带的永德茶(忙肺为代表)


普洱茶区

普洱茶区的茶较为分散,西南的景迈、中部的困鹿山作为出名,其次,景谷、景东无量山一带的茶也很有特点,另外有两个地方的茶值得关注:镇沅千家寨和邦崴。此外,靠近版纳易武的江城茶也不错。

茶区风格上有:“东柔西刚,南苦北涩”的说法,也有“临沧涩、普洱淡、勐海苦、易武柔”的说法,实际上各茶区茶风格多样,每一个茶区的每一个山头,风格特点也不一样,这一规律不一定适用


普洱茶吧


普洱茶的主产区在云南境内的澜沧江两岸,澜沧江是普洱茶的母亲河。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普洱和临沧地区。西双版纳有古、新六大茶山,大家所熟知的易武在古六大茶山;老班章在勐海县的新六大茶山。普洱地区比较有名的茶产区有景迈山、困鹿山等。临沧地区有冰岛、昔归等。


不如喫茶趣


普洱茶产区主要有:勐海产区,临沧产区,普洱产区。其他产区:保山产区,德宏产区。


扬根茶业



汲志斌


困鹿山茶是皇室贡品远途东南西北都有古战场为关卡看护。至令还能看到。


147963255


云南勐库和勐海,山头口感不同


五好家庭做普洱


主要集中在勐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