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去年iG戰隊在韓國贏下英雄聯盟S8世界賽冠軍當天,王思聰吃熱狗的照片在網絡瘋傳,甚至在微博熱搜榜單上超過IG奪冠的消息。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網上還有衍生表情包

而就在昨晚,在杭州舉行的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賽半決賽,IG戰隊老闆王思聰因吃玉米被粉絲拍到,再次登上熱搜。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圖自@新浪科技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emmm……不知這次又會誕生什麼表情包……

不過最新款情侶頭像可以get了!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昨日,王思聰來到杭州LGD電競館,跟450名電競迷們一起,觀看2019LPL(英雄聯盟職業聯賽)春季賽季後賽半決賽。結果王思聰的IG戰隊以3:1戰勝TOP戰隊,闖入決賽。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王思聰現場觀看比賽

“IG這次的結局不一樣”、“今天不給你上熱搜”……現場,觀眾們舉著各種充滿創意的牌子,時不時跟著比賽局勢吶喊鼓掌。

這是一個年輕人的世界,臺上的電競選手們是他們的偶像……在這裡,電競是他們共同的熱愛;在這裡,沒有來自外界的質疑。

20來歲的小夥子,把打遊戲當做一份工作,算不算不務正業呢?

“以往要籤一位選手,確實要花很多功夫來解釋電競、說服選手的家長。”LGD電競俱樂部總經理潘飛說,因為很多人不熟悉電競行業,而且從社會新聞中見到一些極端網癮少年的案例,以致聞網遊色變。

但接下來,這種印象可能要改一改了。國家人社部最近“官宣”了13個新職業,其中“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這兩個新職業就來自電競,其中就包括陪打遊戲。

LGD電競俱樂部,是杭州本土的電競俱樂部,被粉絲們暱稱為“老幹爹”。趁著季後賽,昨日記者去了一趟杭州電競小鎮,看看LGD電競俱樂部的“新職人”是如何工作的。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工作內容就是“打遊戲”

在電競小鎮A座4樓,有一間不起眼的寫字間。走進一個不算大的玻璃門,能見到幾臺運作中的服務器。再往裡走,是一條長廊,兩側是一個個房間,每個門上都貼著一張樸素的A4紙,上面印著“英雄聯盟”、“皇室戰爭”、“王者榮耀”、“守望先鋒”、“CDEC”和“PUBG”等,這是老幹爹7個戰隊平時訓練的地方。最裡面一間是LGD戰隊的“辦公間”。

這個房間60多平方米,沒有特別裝飾,桌上放了一些飲料和零食,電腦是絕對主角。

LGD戰隊剛剛結束2019LPL之旅,隊員們已經進入休假狀態,除了領隊、教練、翻譯,只有一名選手留守。這名選手說,一旦進入休假,大家就分為三派:回家派、旅遊派和留守派,他留守“是想趁休假期間著重訓練單排,提高自己的個人排名”。說起工作內容,他直言:“我們的工作內容就是團隊訓練和打單排,非常簡單。”

如果把“電子競技員”作為一個職業,更像是運動員而非普通上班族。就像籃球運動員會配合賽事進行封閉訓練一樣,在賽事期間,電競選手們也會進行封閉訓練,而且上交手機,不得外出。休假也是跟著賽事走,每次賽事結束,大家相應會得到一個小假期,像這次打完季後賽,就有15天的假期。

平時訓練,從下午1點到晚上11點鐘,是大家的“工作時間”。工作內容就是“打遊戲”,5個人一起進行團隊訓練賽,探索各種戰略戰術。“工作時間”結束後,才是單排訓練時間,一般大家會訓練到次日凌晨3點鐘才下班。

英雄聯盟是一款團隊遊戲,有上單、打野、中單、ADC、輔助5個角色。就像NBA一樣,比賽既考驗每個人的技能,又對團隊默契和戰略戰術有極高要求,同時,選手要在觀眾的注視中完成比賽。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這些都要靠不斷訓練,才能完成進階。“以前玩遊戲,怎麼爽怎麼來,成為職業選手後,策略配合上的考慮更多了。”他告訴記者,任何職業要做到出類拔萃,必然會很苦,“一點都不好玩”。甚至,他們會羨慕網吧裡的遊戲少年那種無拘無束的狀態。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不過他覺得,國家扶正“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兩個職業後,中國的電競將會越來越強:“我們只能算中國的電競一代,未來,肯定會人才輩出,電競得到更多社會認可。”

目前,打比賽是職業選手的主要工作。

和籃球、足球等體育運動員不一樣,電競選手沒有嚴格的飲食限制,他們吃飯會點外賣,下午也要喝奶茶。只是為了保證訓練時長,他們晚上沒有辦法外出擼串或涮火鍋。“因為每天都要熬夜,所以很多人都會吃保健品。”在大家的辦公桌上,既擺著可樂、橙汁,也有維生素E。

為了培養大家的默契,團隊成員往往會同吃同住。

高薪但職業生涯不長

近幾年,在國際賽事的推動下,電子競技發展迅猛,電競已成為巨大的新興產業。據統計,從2014-2016年,電競產業的市場規模分別達到226.3億元、374.6億元和504.6億元;這三年中國粉絲規模也從0.8億人暴增到約1.7億人,2018年更是達到2.8億人。於是,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子競技員職業化水到渠成。

公佈13個新職業時,國家人社部對“電子競技員”和“電子競技運營師”給出了定義——電子競技員,指從事不同類型電子競技項目比賽、陪練、體驗及活動表演的人員;電子競技運營師,則是在電競產業從事組織活動及內容運營的人員。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目前,LGD英雄聯盟的官方微博有97萬粉絲,團隊成員的個人微博粉絲也全部超過10萬。隨著市場崛起,選手的待遇也水漲船高。“電子競技員是非常專業的工作,對職業選手來說,拿年薪,外加比賽和商業活動分紅,是目前的行規。”潘飛說,成為職業選手後,薪水確實不低,不過根據每個選手的成績,薪水也有很大的差異。

“這個行業非常單純,成績就是一切。”英雄聯盟LGD戰隊的選手說,贏了比賽會得到歡呼,輸了也會被罵,只有成績才是硬道理。

王思聰昨在杭為IG戰隊助威 吃玉米被拍再次登上熱搜

職業電競選手的黃金年齡為17歲到25歲,之後就要開始考慮轉型,電子競技運營師就是一個轉型方向。“做電競直播或者教練,都是職業選手退役後的轉型方向。”也有一些年輕人,畢業後就開始做電子競技運營師。

跟電子競技員是專業運動員不同,電子競技運營師的工作更接地氣,跟電商運營、網站運營等等崗位差不多,被細分為媒介、推廣、商務、編輯等各種崗位,很多崗位的薪資跟其他行業沒有明顯差別。“在英雄聯盟中,大家團結友愛,會為了完成同一個目標而一起努力,那種和諧、快樂的相處模式讓我想要進入這個行業。”LGD電競館的運營經理吳迪說,唯一的遺憾是沒時間打遊戲,“日常工作排得非常滿,我已經沒有時間打遊戲了。但觀看的比賽多了,每次看比賽,都是非常開心的事。”

電競崗位空缺很大

電競既是朝氣蓬勃的“朝陽產業”,又是大眾眼中的“洪水猛獸”,作為一項體育運動,電競一直走在“合規化”的路上。

上世紀90年代末,韓國開辦《星際爭霸》聯賽,電子競技開始逐步走入大家的視野。

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設立為我國正式開展的第99個體育項目。

2016年,國家發改委鼓勵舉辦電子競技賽事活動,《“十三五”規劃》將電競列為運動項目的重點之一。同年,中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公佈的《關於做好2017年高等職業學校擬招生專業申報工作的通知》中增補的專業有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

2017年,電子競技被國際奧委會認可為一項運動。

2018年,電子競技作為表演項目,出現在雅加達亞運會現場,在英雄聯盟比賽中,中國隊戰勝韓國隊奪冠。

今年,國家統計局發佈了《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將電子競技和足球、籃球等傳統體育運動共同劃歸到了職業體育競賽表演活動項目。

在智聯招聘、BOSS直聘等招聘網站上搜索“電競+杭州”,跳出來的職位並不多。在BOSS直聘上,多數崗位為“電競視頻編導”、“電競頻道編導”、“電競主播”等崗位,其中影辰文化的“電競主播”崗位給出的月薪區間為4000元到8000元。

2018年到2019年3月份,在杭州人才市場招募13個新職業的企業有100多家,發佈的崗位超過200個,“新職業的市場缺口還是很大的”。電競行業,崗位空缺就達到26萬人,到2020年,人才缺口或將迅速升至50萬人。

潘飛介紹,目前職業選手選拔主要來自於遊戲排行榜,俱樂部會根據排名,挖掘一些“種子選手”。另外,俱樂部有一個“青訓計劃”,專門吸納有志於成為職業選手的年輕人,進行專業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