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几个暴露年龄的留法概念看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从这几个暴露年龄的留法概念看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好久没有写科普类的文章了,其实倒不是汤叔变懒了,而是我一直有一个习惯,就是写过的主题不是很愿意重复写,发过的东西除非有特殊的必要性也不太愿意重复发,所以可以写的内容和主题就越来越少。

不过前不久,汤叔间接“接触”到了两三位活跃在地方上的留法顾问从业人员,听说他们仍然在拿诸如“500学时证明”、“三证”、“CELA面试”等曾经留法圈众人皆知的概念来给现在的学生做咨询,也确实是有些错愕!毕竟这些概念,真的已经过时很久了......

所以今天,汤叔就准备从这几个过时的留法概念说起,给大家简单讲讲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从这几个暴露年龄的留法概念看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500学时证明

知道这个概念的,感觉应该都是很早接触法国留学的那拨人,无论事顾问还是学生,岁数应该都不会太年轻了!汤叔刚接触法国留学咨询这个行业的时候,签证还是需要提供这个材料的,那是在2002年吧……不过没几年,这个材料就被取消了。

一方面,现在的法国驻华使馆和法国高等教育署更看重学生的法语水平,而并不那么在意学生到底学了多久。这其实有一定道理,毕竟学习时间长短并不完全能决定水平,有些同学学了几年法语可能确实不一定比另外一些只强化了几个月的人水平高。这要看课程的质量、老师的水平和学生自己的学习状态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要求这么一个证明,未必有实际意义!

不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取消了这个证明,再加上线上教育的兴起,导致有些“假名师”(有些,不是全部,至于是哪些,其实也不用汤叔明说了)钻空子大肆推广以机经为主导的培训课程,带坏了整体的培训风气;而一些不求上进、一心求捷径的“假学生”推波助澜,不仅自己使用,还帮忙推广,导致现在申请法语授课的学生在签证时的法语平均水平远不如十几年前,虽然成绩看上去高了不少。

毕竟以前需要证明的时候,使馆一眼就知道这个学生出自哪家机构,如果多位学生水平不济,那么这个机构的学生拒签率就会很高,那么就很少有机构愿意冒这个险了。当然,现在即使再要恢复这个证明也没什么意义了,毕竟现在想开个假证明也不难,而且有些学生自己在法盟报班但并不认真学习,还是会私下去买机经作弊,提供证明也是尴尬…..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如何能够更客观的评价学生的法语水平,如何遏制法国留学或者法语考试的不正之风,需要法国高等教育署认真思考!

多说一句,虽然500学时证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平心而论,如果想达到一个基本的能应付签证的A2+水平,也真的需要至少500学时以上的认真强化学习才有可能(个别天才除外)!

从这几个暴露年龄的留法概念看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CELA面试

听到过这个概念的人,应该也是很资深的留法人士了!因为这个名词也早就没人提及了,有些人即使听到过这个名词,也早就不知道它的含义了。其实,严格来说,当时正确的概念并不是CELA面试,而是ELA面试才对。

CELA,是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的法文缩写,而这个语言与学术评估中心,应该说就是现在的法国高等教育署的前身,或者说,如今法国高等教育署所做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就是当年CELA的工作职能。ELA面试,就是语言与学术评估,其实就是现在大家经常听到或提及的面签。从这个名字,我们也不难看出,当时的面签考察的主要内容就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术能力两大部分。

如今,已经没什么人提到语言与学术评估了,现在的概念叫做预签证面试,而与之相匹配的是预签证程序,就是大家申请长期留学或3-6个月语言学习时在《Etudes En France》系统里操作的那个流程。当然,和当时相比,现在的预签证程序更为多样和合理,除了最常规的程序之外,还增加了DAP和HorsDAP这样的直入专业的申请程序。

而现在的预签证面试,除了语言水平和学术能力之外,还会非常重视学生的留学动机的条理性和可信度、留学计划的合理性和衔接度、学生的基本性格是否适应国外生活等,也更加全面和立体了。


从这几个暴露年龄的留法概念看法国留学政策的发展


三证

所谓三证,就是在2016年之前法国留学如果想申请公立大学,最常见的三样签证材料的简称:语言录取证明、专业预录取证明和住房证明。前两项是面签环节需要的,而后者是递签环节考察的。

严格来说,三证也不算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毕竟,根据政策解读,如今取消的是:如果学生需要先就读语言强化课程,之后目标进入国家文凭课程(尤其是所有公立大学都属于该范畴,当然还包括工程师学院的工程师文凭、高商的GE大学校文凭、艺术设计学院的DNSEP文凭等)的专业阶段学习,那么不再需要提供专业预录取;但如果在读完语言课程之后的目标并非国家文凭(比如先申请某些私立院校项目的),则还是需要提供的。

官方为何取消公立大学的专业预录取这个材料?个人的分析是:法国的公立大学其实只有权利发放当前学年的录取,并没有资格提前发放所谓的“预录取”,所以在三证年代,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个专业预录取的作用就是应付签证,而一旦出了国,这个证明就变成了废纸一张,基本对你语言学习结束后进专业没有任何保障。

而这个预录取,并不是所有法国公立大学都会发放,比如一些比较牛或者比较清高的学校,就不发;算来算去,其实在当年只有那么几所大学是发放预录取的常客,这些学校都是自己有语言中心,且语言中心非常喜欢接收中国学生的,比如里昂二大、蒙彼利埃三大、原格勒诺布尔三大、原克莱蒙费朗二大等等,而这几所学校在当年业基本都不怎么接受学生直接申请,他们负责发放预录取的人都与某些境外中介挂钩(是否有利益牵扯我不敢说,但至少法国人是懒惰的,有个第三方“好心”帮忙预审材料,而且能带来大批生源,何乐不为?),这些境外中介就形成了这个领域的垄断,而国内的学生或中介基本都是要从这些第三方手中获得所谓的预录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留法的必要支出,因为这些第三方会收取所谓的申请费以及强制的境外服务费(性价比极低)。

如今,公立大学预录取已经被官方取消了两三年了,有一些大学已经明确取消了这个东西,但也还有一些大学会通过境外第三方发放,而且也还有中介(尤其是一些大中介,比如去年汤叔曾经曝光的某家)会跟学生宣传这个,甚至还有的人会告诉学生,有这个专业预录取会更容易获得签证……说白了,其中原因无非就是三点:

1、中介员工太懒,联邦学生直接申请个语言学校都不愿意操作,而把工作量转嫁给第三方,自己躺着挣钱;2、中介员工素质太差,语言能力不行,业务能力低下,所以自己申请不了,只能委托第三方;3、因为通过第三方申请,学生要交纳莫须有的申请费,大约2000-3000人民币,还会强制缴纳一个5000-10000甚至更多的境外服务费,这笔钱是有反佣金的,而且有时候是私下返给员工本人,所谓为了追逐更高利益而牺牲学生利益也不罕见。

其实,现在这些境外第三方的日子不如以前好过了,他们除了倚仗这些大中介继续送学生之外,或者里推一些高价的预科(动辄八九千欧元的那种,不点名了,很容易查到),或者靠住房证明这个东西来维持他们的境外服务的需求。毕竟越来越多的学生都了解了已经不新的新政,不那么好忽悠了,某些不学无术的大中介也没那么容易招到好骗的学生了。

汤叔不得不说,这个住房证明其实也很鸡肋,因为这个材料在目前的留法大环境里其实并不合理。试想一下,谁愿意或者说谁敢在还没出国的情况下就通过网上的信息或者图片确定自己未来在法国要生活的住处?何况还要先预交费用和签订合同!如果到时候发现房子与想象不符呢?如果不签真正的住房,那么就只有几种选择了:1、在某宝买一份住房证明,虽然不算贵,但要冒一定风险(毕竟有些,如果你去查证明上写的住址,会发现根本就不存在或不是民用房…..),而且也只能用于签证,出国后还是没房住;2、不得不交纳高昂境外服务费,忍受性价比极低的境外服务(收8000人民币,然后花100-200欧元转包给当地中国留学生去做接待的事情很常见),只为了找一份相对真实的住房证明,且在到法国之后确保自己有个地儿住,虽然很可能住几天就需要搬家(因为有些住房或者有些房东真的是……)……所以,如果在未来某一天,住房证明这个材料被取消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当然了,如果法国政府真的在上涨非欧盟学生公立大学注册费的同时更好地解决了大家的接待和住宿问题,也很功德无量,只是汤叔不敢太期待……

其实,除了这几个概念,大家在咨询的时候可能还会听到很多别的概念,那么就留着汤叔慢慢给大家解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