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幾個暴露年齡的留法概念看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從這幾個暴露年齡的留法概念看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好久沒有寫科普類的文章了,其實倒不是湯叔變懶了,而是我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寫過的主題不是很願意重複寫,發過的東西除非有特殊的必要性也不太願意重複發,所以可以寫的內容和主題就越來越少。

不過前不久,湯叔間接“接觸”到了兩三位活躍在地方上的留法顧問從業人員,聽說他們仍然在拿諸如“500學時證明”、“三證”、“CELA面試”等曾經留法圈眾人皆知的概念來給現在的學生做諮詢,也確實是有些錯愕!畢竟這些概念,真的已經過時很久了......

所以今天,湯叔就準備從這幾個過時的留法概念說起,給大家簡單講講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從這幾個暴露年齡的留法概念看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500學時證明

知道這個概念的,感覺應該都是很早接觸法國留學的那撥人,無論事顧問還是學生,歲數應該都不會太年輕了!湯叔剛接觸法國留學諮詢這個行業的時候,簽證還是需要提供這個材料的,那是在2002年吧……不過沒幾年,這個材料就被取消了。

一方面,現在的法國駐華使館和法國高等教育署更看重學生的法語水平,而並不那麼在意學生到底學了多久。這其實有一定道理,畢竟學習時間長短並不完全能決定水平,有些同學學了幾年法語可能確實不一定比另外一些只強化了幾個月的人水平高。這要看課程的質量、老師的水平和學生自己的學習狀態等多方面因素。所以,要求這麼一個證明,未必有實際意義!

不過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取消了這個證明,再加上線上教育的興起,導致有些“假名師”(有些,不是全部,至於是哪些,其實也不用湯叔明說了)鑽空子大肆推廣以機經為主導的培訓課程,帶壞了整體的培訓風氣;而一些不求上進、一心求捷徑的“假學生”推波助瀾,不僅自己使用,還幫忙推廣,導致現在申請法語授課的學生在簽證時的法語平均水平遠不如十幾年前,雖然成績看上去高了不少。

畢竟以前需要證明的時候,使館一眼就知道這個學生出自哪家機構,如果多位學生水平不濟,那麼這個機構的學生拒籤率就會很高,那麼就很少有機構願意冒這個險了。當然,現在即使再要恢復這個證明也沒什麼意義了,畢竟現在想開個假證明也不難,而且有些學生自己在法盟報班但並不認真學習,還是會私下去買機經作弊,提供證明也是尷尬…..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如何能夠更客觀的評價學生的法語水平,如何遏制法國留學或者法語考試的不正之風,需要法國高等教育署認真思考!

多說一句,雖然500學時證明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平心而論,如果想達到一個基本的能應付簽證的A2+水平,也真的需要至少500學時以上的認真強化學習才有可能(個別天才除外)!

從這幾個暴露年齡的留法概念看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CELA面試

聽到過這個概念的人,應該也是很資深的留法人士了!因為這個名詞也早就沒人提及了,有些人即使聽到過這個名詞,也早就不知道它的含義了。其實,嚴格來說,當時正確的概念並不是CELA面試,而是ELA面試才對。

CELA,是語言與學術評估中心的法文縮寫,而這個語言與學術評估中心,應該說就是現在的法國高等教育署的前身,或者說,如今法國高等教育署所做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就是當年CELA的工作職能。ELA面試,就是語言與學術評估,其實就是現在大家經常聽到或提及的面籤。從這個名字,我們也不難看出,當時的面籤考察的主要內容就是學生的語言水平和學術能力兩大部分。

如今,已經沒什麼人提到語言與學術評估了,現在的概念叫做預簽證面試,而與之相匹配的是預簽證程序,就是大家申請長期留學或3-6個月語言學習時在《Etudes En France》系統裡操作的那個流程。當然,和當時相比,現在的預簽證程序更為多樣和合理,除了最常規的程序之外,還增加了DAP和HorsDAP這樣的直入專業的申請程序。

而現在的預簽證面試,除了語言水平和學術能力之外,還會非常重視學生的留學動機的條理性和可信度、留學計劃的合理性和銜接度、學生的基本性格是否適應國外生活等,也更加全面和立體了。


從這幾個暴露年齡的留法概念看法國留學政策的發展


三證

所謂三證,就是在2016年之前法國留學如果想申請公立大學,最常見的三樣簽證材料的簡稱:語言錄取證明、專業預錄取證明和住房證明。前兩項是面籤環節需要的,而後者是遞籤環節考察的。

嚴格來說,三證也不算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畢竟,根據政策解讀,如今取消的是:如果學生需要先就讀語言強化課程,之後目標進入國家文憑課程(尤其是所有公立大學都屬於該範疇,當然還包括工程師學院的工程師文憑、高商的GE大學校文憑、藝術設計學院的DNSEP文憑等)的專業階段學習,那麼不再需要提供專業預錄取;但如果在讀完語言課程之後的目標並非國家文憑(比如先申請某些私立院校項目的),則還是需要提供的。

官方為何取消公立大學的專業預錄取這個材料?個人的分析是:法國的公立大學其實只有權利發放當前學年的錄取,並沒有資格提前發放所謂的“預錄取”,所以在三證年代,大家其實都知道,這個專業預錄取的作用就是應付簽證,而一旦出了國,這個證明就變成了廢紙一張,基本對你語言學習結束後進專業沒有任何保障。

而這個預錄取,並不是所有法國公立大學都會發放,比如一些比較牛或者比較清高的學校,就不發;算來算去,其實在當年只有那麼幾所大學是發放預錄取的常客,這些學校都是自己有語言中心,且語言中心非常喜歡接收中國學生的,比如里昂二大、蒙彼利埃三大、原格勒諾布爾三大、原克萊蒙費朗二大等等,而這幾所學校在當年業基本都不怎麼接受學生直接申請,他們負責發放預錄取的人都與某些境外中介掛鉤(是否有利益牽扯我不敢說,但至少法國人是懶惰的,有個第三方“好心”幫忙預審材料,而且能帶來大批生源,何樂不為?),這些境外中介就形成了這個領域的壟斷,而國內的學生或中介基本都是要從這些第三方手中獲得所謂的預錄取,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留法的必要支出,因為這些第三方會收取所謂的申請費以及強制的境外服務費(性價比極低)。

如今,公立大學預錄取已經被官方取消了兩三年了,有一些大學已經明確取消了這個東西,但也還有一些大學會通過境外第三方發放,而且也還有中介(尤其是一些大中介,比如去年湯叔曾經曝光的某家)會跟學生宣傳這個,甚至還有的人會告訴學生,有這個專業預錄取會更容易獲得簽證……說白了,其中原因無非就是三點:

1、中介員工太懶,聯邦學生直接申請個語言學校都不願意操作,而把工作量轉嫁給第三方,自己躺著掙錢;2、中介員工素質太差,語言能力不行,業務能力低下,所以自己申請不了,只能委託第三方;3、因為通過第三方申請,學生要交納莫須有的申請費,大約2000-3000人民幣,還會強制繳納一個5000-10000甚至更多的境外服務費,這筆錢是有反佣金的,而且有時候是私下返給員工本人,所謂為了追逐更高利益而犧牲學生利益也不罕見。

其實,現在這些境外第三方的日子不如以前好過了,他們除了倚仗這些大中介繼續送學生之外,或者裡推一些高價的預科(動輒八九千歐元的那種,不點名了,很容易查到),或者靠住房證明這個東西來維持他們的境外服務的需求。畢竟越來越多的學生都瞭解了已經不新的新政,不那麼好忽悠了,某些不學無術的大中介也沒那麼容易招到好騙的學生了。

湯叔不得不說,這個住房證明其實也很雞肋,因為這個材料在目前的留法大環境裡其實並不合理。試想一下,誰願意或者說誰敢在還沒出國的情況下就通過網上的信息或者圖片確定自己未來在法國要生活的住處?何況還要先預交費用和簽訂合同!如果到時候發現房子與想象不符呢?如果不籤真正的住房,那麼就只有幾種選擇了:1、在某寶買一份住房證明,雖然不算貴,但要冒一定風險(畢竟有些,如果你去查證明上寫的住址,會發現根本就不存在或不是民用房…..),而且也只能用於簽證,出國後還是沒房住;2、不得不交納高昂境外服務費,忍受性價比極低的境外服務(收8000人民幣,然後花100-200歐元轉包給當地中國留學生去做接待的事情很常見),只為了找一份相對真實的住房證明,且在到法國之後確保自己有個地兒住,雖然很可能住幾天就需要搬家(因為有些住房或者有些房東真的是……)……所以,如果在未來某一天,住房證明這個材料被取消了,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當然了,如果法國政府真的在上漲非歐盟學生公立大學註冊費的同時更好地解決了大家的接待和住宿問題,也很功德無量,只是湯叔不敢太期待……

其實,除了這幾個概念,大家在諮詢的時候可能還會聽到很多別的概念,那麼就留著湯叔慢慢給大家解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