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日軍的三八槍打得遠但更靈活輕便:八路軍自制八一式馬步槍簡史

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人在物資極其匱乏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然而武器彈藥靠繳獲這樣的做法風險太高、效益太低,而且繳獲的武器口徑駁雜,後勤難度極大,不適合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所以高層決定要自己生產武器彈藥。


沒日軍的三八槍打得遠但更靈活輕便:八路軍自制八一式馬步槍簡史


▲八一式馬步槍

陝甘寧邊區機器廠槍械修造部負責人劉貴福,在《論持久戰》的啟發下,研製成了我軍第一支自制步槍。其起初並沒有命名就被拿去參加1939年的陝甘寧邊區工業展覽會,也被叫做無名式馬步槍。在1940年又改進了此槍的設計,於八月一日呈交給高層因此又被稱為八一式馬步槍。而試射了該槍的彭德懷司令對此槍的性能讚不絕口。同年的九月就將設計圖發放給各兵工廠進行生產,在1938年到1945年總共生產了八一式馬步槍和新六五步槍7918支,佔到了總生產量的81%。(有資料表示八一式馬步槍總共生產了8700支)


沒日軍的三八槍打得遠但更靈活輕便:八路軍自制八一式馬步槍簡史



八一式馬步槍並沒有什麼自己獨特的設計,主要的設計都基於現有武器設計的成熟之處,完完全全就是為了贏得戰爭而設計出的武器。其中最明顯的設計思路就在於八一式馬步槍輕便靈活不追求過高的有效射程,是為了給八路軍這種高機動性,交戰距離近靈活敏捷的部隊裝備而設計,所以為了增加有效射程而加重槍管加長槍身很不符合實際需要。劉貴福自己也是武器技師,八一式步槍的設計來自於當時中國戰場上最為常見的日本三八式步槍,國民黨手中的漢陽造88式步槍,現有的無名式馬步槍。比如八一式馬步槍採用了最常見的螺旋後拉槍機,最早採用的是漢陽造的毛瑟雙排彈倉(口徑為7.92x57mm),但是後來由於彈藥供給問題就改為了裝填6.5mm三八式步槍彈的彈倉。


沒日軍的三八槍打得遠但更靈活輕便:八路軍自制八一式馬步槍簡史


▲典型的螺旋後拉槍機

八一式馬步槍的刺刀,和當時傳統的匕首型刺刀不同,採用了稜刺設計,稜刺硬度大、加工簡單、對材料、加工要求都比較低,而八一式馬步槍槍身輕便,長短適中,為了和三八式抗衡又將刺刀長度加長,不需要時將刺刀反貼在槍身。而需要時也不需要收槍,刺刀鎖定的方式相比較原來進行了改進,護手下面加了鎖釦,用於刺刀摺疊時鎖住刀尖,而刺刀座上的鎖釦只用於刺刀展開時將其鎖定。實戰時只需要左手按壓護手下方的鎖釦便可以迅速甩出刺刀,節省時間而且符合實際需要。


沒日軍的三八槍打得遠但更靈活輕便:八路軍自制八一式馬步槍簡史



值得一提的是鋼材是戰爭中的重要資源,而我國當時鋼材產量低,無法滿足需要,而且還有來自敵人的狂轟亂炸,那麼八一式馬步槍的原材料是怎麼來的呢?既然無法鍊鋼那麼就只能收集現有的鋼材來製作,八一式馬步槍的鋼材絕大多數來自於日軍控制區域的鐵軌,也就是說八一式馬步槍的鋼材用的完全是軌道鋼。《中國近代兵器工業檔案史料(四)》中提到八一式馬步槍的鋼材來源於平漢線,正太線,同蒲線,白晉線等軌道,而槍托使用的山區常見的核桃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