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策就想顛覆中國城市格局?天真!

在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國的城鎮化率已經高達58.95%,大概,也就是美國1950年左右的水平吧。

可見,發展中國家的頭銜咱們是名副其實,推進城鎮化的發展工作也是任重而道遠。

近幾年,從2014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到2016的《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再到去年《關於督察〈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落實情況的通知》,國家是不停頒佈重磅文件,想盡一切辦法推著廣大人民往城裡走。

前幾日,發改委更是來了個大招,鄭重宣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下稱“《任務》”),裡面白紙黑字宋體5號加粗寫著: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一個政策就想顛覆中國城市格局?天真!


其中,與全面放開戶籍的有關描述更是引發一陣熱議。

不少自媒體又雙叒叕一次感到“非常震驚”:大城市要開閘啦,一線城市戶口更好落啦,零門檻落戶時代要來啦。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一.糧草未動,兵馬先行

《任務》中寫到: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開放寬落戶條件,並全面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

依據住建部《2017城鄉建設統計年鑑》,城區人口在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有10個,分別是西安、瀋陽、哈爾濱、昆明、鄭州、杭州、濟南、青島、大連、長春;

這些城市基本都是最近搶人十分火熱的新一線和二線城市,關於戶口的放開,對它們而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自從西安在2年前打響搶人第一槍,全國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便一觸即發,別說全面放寬落戶條件了,很多城市甚至幾乎取消了落戶條件。


一個政策就想顛覆中國城市格局?天真!


“互聯網一線”城市杭州,於本月初全面升級人才政策,大專以上即可零門檻落戶。

而在上月,石家莊更是開啟零門檻模式,只需憑藉身份證和戶口本即可落戶。

再往前,濟南、青島、昆明、鄭州等城市一直在不斷放寬入戶門檻,均在這兩年中持續更新入戶政策。

可以說,它們已經提前完成了2019的《任務》,並且也著實通過戶籍這個手段來吸引來不少人才。

根據地方統計局顯示數據,西安2018實現人口新增4.0%,杭州新增3.6%,鄭州新增2.6%,對比之下的北京和上海,則為-0.8%和0.2%。

可是,不容忽視的是,人才來了,投資客們也來了。

戶籍門檻的寬鬆意味著房票獲取的更加容易,在《任務》的推進下,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地產市場勢必會迎來又一波陽春。

除了各大媒體分析的引入人才會刺激購房需求,一些看好這些城市潛力的投資客們,也會通過入戶的方式來獲取一張寶貴的房票。


二.風平浪靜,相安無事

關於一線城市,《任務》是這麼說的:

超大特大城市要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大幅增加落戶規模、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佔主要比例。

中國的超大城市有4個,為上海(2418.33萬人)、北京(1876.6萬人)、深圳(1252.83萬人)和重慶(1121.62萬人);特大城市有5個,即天津、成都、廣州、南京和武漢。

乍一看,一線城市的落戶政策要放鬆了,漂泊族們的希望來了,樓市需求量又要增加了,均價或邁入十萬時代了。

但仔細讀幾遍就會發現,《任務》說得很委婉,除了大幅增加落戶規模能稍微與放鬆放寬聯繫上,關於門檻的降低,《任務》隻字未提。

規模和門檻是兩個概念,城市的確能提供不少的戶籍指標,但能不能獲取到,就是另一碼事了。

很顯然,北上廣深的戶籍人口並不需要大幅增長。


一個政策就想顛覆中國城市格局?天真!


2013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2014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裡都強調過:

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

這幾年的特大城市嚴控人口政策,沒有絲毫要改變的意思。

隨便從“翟天臨不知道”的中國知網上找幾篇論文,經濟學家們已經從各種角度告訴你中國的一線城市已經超過最優人口規模,交通擁擠、住房困難、環境惡化、資源緊張、物價過高等各種問題亟待解決,再盲目的引進人口沒有任何意義。

反而,北上廣深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需要的是具有強大創新能力和科研實力高精尖人才,而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然向周圍城市轉移,普通勞動力甚至高級白領已經不屬於其所需要的人才範疇,故只有嚴格的落戶條件,才能真正篩選出具備享受該城市資源的人才。

說來十分殘酷,但無奈現實就是如此。

記得一年半以前的租售同權嗎?住建部負責人明確表示:租房與買房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然而,政策落地後,所謂的同等並不是平等。

拿公共教育這一塊來說,的確租房和住房都能享受到子女入學的權利。但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一線城市,情況卻是:學位匹配不足的現象隨處可見,公立名校的適合生源數量遠大於招生名額,只好出臺其他條例加以排位。

比如深圳某小學對入學生源施行打分排位制度,有房有戶者分值較高擁有優先權利,租戶子女分值較低只能排在後面。

這其實與租售同權政策出臺之前並沒有太大差異,都是有房者先選學校。

戶口也是一樣,由於一線城市戶口所能享受到的教育、醫療、經濟等資源處於嚴重稀缺狀態,無論政策怎麼寫,想要戶籍鬆動恐怕都很難。

就算未來落戶變得輕而易舉,其也有可能變成下一版的“租售同權”,即戶口人人發一個,然後戶口享受到的福利因人而異。

所以,縱然是全國性的開放戶籍政策,對已經人口飽和的一線城市來說,不會有多大實質性的影響,戶籍制度依然還會是這類城市篩選人才的不二法寶。

現在,相對於北京和上海來說,深圳和廣州的戶口還處於一個相對好落的狀態,但幾年之後,就不好說了。


三.審時度勢,鳳鳴朝陽

關於中型城市,《任務》就一點不含蓄了:

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四個大字,全面取消,清晰明瞭,十分強勢。

Ⅱ型大城市指城區人口在100萬-300萬的城市,包括無錫、蘇州、合肥、廈門、洛陽、長沙、汕頭、東莞、南寧、海口、蘭州等59座城市。為什麼國家會對這些城市作出要求呢?

其實意圖非常明顯,無非還是想繼續推進城鎮化進程。

一線城市的人口趨於飽和,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又已經在不遺餘力地助力城鎮化,剩下能有激勵空間的,只有這些Ⅱ型大城市了。

雖然說,真正吸引人口流入的,是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宜業、宜居和宜商的優越環境,不過通過戶籍政策來激勵外來人口安家,也不失為一方良策。中國的戶籍牽涉到了住房、教育、就業、醫療等一系列社會福利,一紙戶口,不僅讓漂泊在外的人有了歸屬感,還有了自己奮鬥多年的獲得感。

這也許和企業招人才有點像,當薪水已經不能開得更多的時候,只好靠情懷了。

當城市環境無法吸引你的時候,只能靠戶口了。

那麼,這些“情懷”,會讓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Ⅱ型大城市迎來發展嗎?

大鬍子想說,有些城市肯定是充滿機遇的。

因為,大家別忘了,這幾年國家除了在不斷推進城鎮化以外,還在不停強調一個東西,那就是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

本次全面放開落戶的城市中,惠州、東莞處於大灣區都市圈,蘇州、寧波、揚州、無錫處於長三角城市群。在一線核心城市的輻射下,這些城市的0門檻落戶,大概率會留下更多的人才。

拿惠州和東莞來說,目前的人才落戶政策都有大專以上學歷或專業技術職務等限制要求,但全面放開以後,一些不達標的進城務工人員同樣獲得戶籍,可以正式成為一名的惠州人或東莞人,一切純憑自己意願。

2018年,惠州人口較上年增長5.3萬,東莞增長5.0萬,以惠州400萬和東莞800萬的體量來看,增長情況是明顯超過中國3‰的自然增長率的,證明這兩個城市對人才的吸引一直保持在不錯的狀態。人口不達標而無法修建地鐵的困擾,也或將在這幾年得到解決。

大灣區結合零門檻,國家想必已經看準了這些環深城市,力圖讓其成為中國城鎮化的新一批發動機。

筆者有個朋友幾年前從深圳大學碩士畢業,很果斷地選擇了東莞這個城市,沒別的原因,就是深圳房子貴買不起,然後東莞離深圳近方便去玩。


四.

其實,所謂的戶口,本質目的就是“一刀切”,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把對城市沒有貢獻的人排除在外,不予享受城市的各種福利。

但這幾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一些城市的配套資源逐漸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才,戶籍制度也理應敞開大門,慢慢取消各種限制。

以上,國家也希望大家這麼想。

然而,戶口的真相,卻是堅定不移推進都市圈模式發展的一個微妙手段。進城工作,提高生產力,才是國家真正想看到的情景。

另外,做房產投資,我們也不需要去關注發改委發佈的大政策,而是更應關注這些大政策落地之後的樣子,此次的文件只不過是給之前的“無底線放開落戶”安上一個合法的帽子。

對於這樣的炒概念,其中還暗含複雜的城市利益博弈,其執行落地往往太難太難,大可果斷直接忽視,而真正有價值的房子,一定是有人願意去住、願意去租、願意去接手的。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機會,永遠在高能級城市。

不過,我們還是能從戶籍的變化看出一些城市的機遇的。

比如,兵馬先行的新一線和二線搶人城市,房票獲取變得容易,樓市回暖的勢頭悄然而至。

比如,風平浪靜的一線城市,在舉國鬆動戶籍的情況下不動如山,未來這類城市的戶籍只會越來越稀缺。

比如,鳳鳴朝陽的環都市圈尤其環大灣區城市,藉著政策的東風或將實現新一輪的人口吸引和產業發展。

總之,在有限的資源下,即便戶口白送,以中國現有的經濟水平也難以滿足戶民的社會保障,真正意義上的零門檻落戶時代其實離我們還很遠,就像我們的城鎮化水平離發達國家也還很遠。

戶籍放開了,但戶口,真的就只是個戶口而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