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小干探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呢?有道理吗?

其实这句农村老俗语是从我们农村生活经验得出来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这不代表是所有的事实。

哥走侄不亲

意思是说,哥哥不幸去世了。家中留下了孩子,叔叔帮忙照顾。叔叔不管怎样照顾侄子,侄子始终是不亲近自己的。有些侄子可能是心里面有一道坎自己过不去吧。


姐去门槛断

意思是说,家里已经嫁出去的姐姐不幸出世了。姐夫就变得很少甚至都不去拜访老丈人了。来往少,时间越长双方的亲情就越淡。最后双方也就变成了路人。这门曾经的亲事所带出来的亲情也就断开了。

兄死叔就嫂

意思是说,哥哥不幸去世,家中留下老婆和孩子。而家里又十分困难。这时候嫂嫂和叔叔又愿意在一起过日子。叔叔和嫂嫂最后就成了两夫妻。


“哥去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些事情都有在农村发生。我看新闻也看多了。这些事情发生的多了,人们自然就说出了一些俗语流传了下来。


三农天地


先说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哥哥过世之后,侄子与叔叔之间就没有了亲情关系;姐姐一旦过世,外甥就不会再登舅舅的门槛;如果兄长死了,弟弟就会娶了嫂子。


接下来再说说这句俗语究竟对不对。

依照我的体会,这句俗语非常片面,不完全正确。





就说说我们家自己的事情吧!

我两个姑姑、一个叔叔都过世多年了。前几天我回家上坟我父亲还给我说呢!我大表哥(大姑的儿子)去上坟买了诸多礼品不说,还硬给我父亲了500元钱!我一个表妹(我二姑的一个姑娘)路过我们老家门口特意下车看看我父亲在不在老家,结果我父亲在,于是硬塞给了我父亲1000元钱。就凭这件事情,就否定了“姐去门槛断”这一条。



我叔叔有两个儿子。我们虽然是堂兄弟,但我们感觉与亲兄弟没太大的区别。在城里虽然住的比较远,但隔一段会互相打电话询问彼此的情况,有时候也聚一聚。另外,逢年过节我会给我婶婶买礼品;我两个堂弟也会给我父亲买礼品。总之,还是很亲的。就凭我家里的情况就否定了“哥走侄不亲”。


至于“兄死叔就嫂”在社会上的确存在,我们村就有一个弟弟死了、哥哥未婚,哥哥娶了弟媳的。不过,这种现象也不是太常见。

当然,人是复杂的动物,一个人一个样子,一个人一种心思。别说侄子与叔(伯)、外甥与舅舅之间的关系了。就是亲弟兄姊妹之间闹矛盾的也非常多,甚至会大打出手,老死不相往来呢!我们村就有好几个弟兄之间互不搭腔的,还有几个弟兄之间互相斗殴的。



所以说,这句俗语非常片面,是一种“失败的总结”,不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这句俗语仅仅是对个别现象的描述,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现象,是非常片面的,应该说不足为信。


老胡说三农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在我们的农村关于家庭、亲戚关系之间的俗语老话是颇为丰富的,其实很多是在过去的特定环境之下,所产生的一些老话,在当时的年代是具有很深的含义的,只不过有一些老话搁到现在,已然有很大的改变,现在的家庭人口和过去已然大不一样,家庭人口的减少、亲戚之间的关系自然就感觉弥足珍稀,有些亲情是很难割舍的,虽然也有在某一个人过世之后,出现“断亲”的现象,只不过现在也是很少数的事情了。



哥走侄不亲:这句话说的是哥哥去世之后,侄子对于自己的伯母关系就会慢慢淡薄,其实这句老话也是反映过去的一些实例,在过去劳动力的天下,都是依靠庄稼地里刨食养家糊口,而男性自然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人去世之后,留下的妻子和侄子之间的感情那是自然没有原来那么融洽,有的还会出现改嫁的现象,改嫁之后自然更是和侄子一点关系也不会在有,也有的会在家中守到老,因为没有改嫁,家里的一切房产、地产以及一切名下的事物,还是属于自己的,侄子是无权干涉的,这样那样的利益牵扯,关系很难真正的和原来一样,也有丈夫去世之后,小叔子、侄子依然会全心全意帮衬的,这些现象其实非常普遍,现在的农村这类事情更是屡见不鲜,不论是哥哥还是弟弟,都会在对方离世之后,担当起两个家庭的重担,道理其实很简单,在我们的农村,最怕的就是别人笑话,自己的亲哥哥或者亲弟弟不在了,家里的孤儿寡母自己不去管,哪让谁去照顾呢?别人会戳脊梁骨的,这句老话现在已然不适用,除非是嫂子改嫁。


姐去门槛断: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亲是指的自己的本家同姓之人,而戚则是指的出嫁闺女和一些外姓亲戚,在所有亲戚之中,最亲的莫过于姑舅亲了,天上的雷公、地上的舅公,娘亲舅大是我们农村最亲近的关系了,这句老话说的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姑舅亲是不会在姐姐或者妹妹离世之后就断亲的,老表之间的感情还可以在延续1-2代是毫无压力的,按照农村的说法是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了了,如果自己的姑姑不在了,确实会少了很多的走动,但姑舅亲的下一代亲情是不会断的。

兄死叔就嫂:这个更是过去的一种老话,也是过去非常多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哥哥不幸离世之后,而自己的兄弟还未成家,在征得嫂嫂的同意之后,小叔子就可以娶嫂子为妻,嫂子还是自家人,这种现象在过去还真的经常听到,也是等于把这种关系又给续上,嫂子也就不用在改嫁,还是可以继续留下来一起生活。


打春的萝卜、立秋的瓜、死了媳妇的老丈人家,这也是被称为三大最没味的事情,很多时候一个人确实能够改变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会随着人的不在,感情、亲情就会慢慢的变得淡薄,这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对于这些老话俗语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西门观点:哥哥去世了,侄子也不那么亲了,姐姐去世了,女婿与岳父母之间来往就少了,哥哥去世小叔子可能会娶了嫂子。人走茶凉,有一定道理。

先说第一句:哥走侄不亲。

哥哥如果去世了,嫂子与小叔子以及侄子之间也就没有原来那么亲了。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哥哥与弟弟以及弟弟的孩子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而嫂子与小叔子以及小叔子的孩子之间没有血缘关系,所以,哥哥在世,之所以亲,是因为哥哥的面子,如果哥哥去世了,血缘断了,自然也没有那么亲了,如果嫂子改嫁,关系更加淡薄。至于二代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之间,有老人在和没老人在,关系也自然有变化。

再说第二句:姐去门槛断。

姐姐在世时,女婿与岳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比较近,至少春节会与妻子一起会妻子娘家看望岳父岳母,还能帮岳父母干这干那,但如果姐姐去世,女婿基本上就不在登岳父母的门了,如果再娶了妻子,去的就新岳父母的家了。

姐姐去世了,姐夫与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之间以及他们的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逐渐淡了,来往也就少了。其实,还是有没有血缘关系的问题。

最后说第三句:兄死叔就嫂。

哥哥死了,嫂子不愿改嫁,就嫁给小叔子。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还是有。而且,很多时候,嫂子在小叔子眼里本来就是偶像,现在,哥哥去世了,小叔子看到嫂子孤儿寡母很是可怜,所以,就娶了嫂子。

这三句农村俗语,有一定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亲戚之间关系的疏密,除了血缘关系外,更多是之间的厉害关系,利益关系,是否经常走动的关系。相互之间有利害关系,经常走动,关系就近一些,反之,关系就远一些。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门白甫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这是一句有关亲戚关系的一句俗语。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它是由亲和戚两个词组成的,亲是指族内,戚是指族外。像大伯伯母、叔叔婶子、姑姑、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嫂子弟媳这都是亲,伯母婶子嫂子弟媳,这虽无血缘关系的,但嫁进了家门,这都算亲。像舅舅舅母,姑父姨夫,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姐夫外甥等这都属于戚。


那么这句话说的有道理吗?咱们一句一句的分析分析。

一 哥走侄不亲

这句话说的是“亲”关系,应该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弟弟来说的,哥哥过世了,侄子也和叔叔疏远了,不想以前那么亲了。另一层意思是对哥哥的遗孀嫂子来说的,丈夫去世了,小叔子和侄子也来往少,从而导致亲戚关系也渐渐变得陌生了。

这在以前或者更早的封建社会里应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那时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的行为受到好多限制。男人是一家之主,有什么事都是男人之间商量决定,很少有妇女参与。自然兄弟之间来往就多,显得格外亲切。哥哥去世了,作为小叔子和嫂子相处,应该避嫌,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就是一家人也不例外。作为晚辈的侄子也自然和伯母来往少了。

作为失去丈夫的伯母来说,丈夫去世后,自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大事小情都要自己拿主意,有些事情找小叔子或者侄子不如找去找娘家的兄弟或娘家侄子方便,这也影响孩子们。好像是和叔叔疏远了。更有甚者,嫂子带着侄子嫁人走了,形同陌路,也就谈不上亲了。

二 姐去门槛断

这句话说的是“戚”中的事。是说姐姐去世了,也很少去姐姐家走亲戚了。还有一句话是“姑舅亲,辈辈亲”,这不矛盾吗?不矛盾,姑舅亲说的是姑姑和侄子,舅舅和外甥的关系,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这就话是指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的。

姐去门槛断,也有用短字的,这里用短比用断更确切。不是断绝来往,而是联系少了。姐姐在世时,弟弟经常去看望姐姐,当然姐夫也是欢迎的。可姐姐毕竟是血亲。姐姐去世后,自然就去的少了,因为那里没了亲人了。外甥不也是血亲吗?是,这一点不差,可过去的礼教是晚辈看长辈,哪有长辈去看晚辈的。维系小舅子与姐夫关系的纽带是姐姐,纽带没了联系自然少了,门槛不也就断了嘛。



三 兄死弟就嫂

这一句是说婚姻关系的,哥哥去世了,如果小叔子还没成家,嫂子也同意,可以和嫂子结婚,这就是兄死弟就嫂。也有姐夫再续小姨子的。这叫亲上加亲,也就是通常说的续亲。

在过去人们对于后爹后妈是有偏见的,常有一句话“后娘打孩子,暗里使劲”也常有后爹后娘孽待儿童的事件发生。所以后爹后妈给人的印象不好。

哥哥去世了,嫂子有意再嫁,有可能带在孩子嫁到外村了,按照过去的礼数,自己的侄子要改姓,随后爹的姓,这样不仅哥哥这支绝了后,断了血脉,而且,侄子有了后爹,难免会受到孽待,就是虽然妈是亲的,有时为了不生气,也不会为孩子出头,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着看不见。如果小叔子娶了嫂子,就不会这样,都是一家人,又有血缘关系。

还有姐夫续弦小姨子的,这种情况更多。散人小学一老师就是这种情况,老师去了姐姐,还有了一个孩子,姐姐暴病而去,就续弦了小姨子。一家和和美美的,挺好。


散人常说一句话亲戚就要走动,不走动就不是亲戚了。亲戚包括朋友关系的远近是需要维护的,一是要真诚相待,二是要靠走动。为什么说“远亲不如近邻”。那是因为邻居每天都要见面,你来我往频繁,大事小情互相帮助多。亲戚不走动,常年不来往,那还是什么亲戚。你说我说的对吗?

解读民俗谚语 传承耕读文明 关注枣庐散人 分享古人智慧


枣庐散人


我本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所以对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都有实例见证,先说"哥走侄不亲″中的"走″是"死”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哥不幸去世,又没留下男孩,对嫂嫂来说,将来侄子是指望不上了,也就是侄不亲。姐去门槛断,是指出嫁的姐姐如果不幸去世,姑爷就不再簦岳父家门了,即是断亲了。兄死叔就嫂的意思是,如果哥不幸去世,撇下有子女,嫂子又不愿改嫁,这时没有结婚的弟弟(小叔子,已到婚令)为了照顾哥哥撇下的子女,经得嫂子的同意,就与嫂子结婚。这些我都听说过和见过。很正常的,同时人们都能认可和接受,并不是什么伤风败俗,见不得人的事。


三笑一好


“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这句话说了三层意思,但每层意思指的都是过去农村婚姻上的事。

中国过去是农耕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小农经济靠的人力的劳作,只有家族人丁兴旺以及亲戚间的帮衬,才能生生不息,家族兴旺。因而过去的农村人,非常重视家族内的团结和亲戚间的往来。如果一旦出现人灾,对一个家族的兴旺的打击是非常重的。

“哥走侄不亲”。如果一家有兄弟几个,哥哥不幸早早去世,留下嫂子和侄子,这时的嫂子尚年轻,一般都会再嫁,再嫁时大都也会将侄子带走,人都走了,到了别人家里,这自然与原来的叔叔们难以再亲。即便是嫂子不再嫁,寡妇门前是非多,当叔叔也会忌讳往哥哥家里走,长久以往,叔侄也就不亲了。

“姐去门槛断”。姐姐出嫁了,有了一门好亲戚,但如果姐姐早早地就去世了,没留下一儿半女,或即便是有孩子,但孩子尚小还不懂事,姐夫再娶后,有了新人,原来的娘家人就不好去了,家里有什么事,姐夫也不会来帮忙了,也不来踏门槛了,亲戚就断了。

“兄死叔就嫂”。这在旧事的社会是常有的事,前面说了,过去是农耕社会,非常重视家族香火的延续,而且过去兄弟多,旧时的农村娶个媳妇不易。如果哥哥早早去世,留下嫂子和侄子,嫁给别人,会把家族的产业带去一部分,流水肥了他人田,再加上说个媳妇不容易,为了家族的兴旺,有的家庭就采取了嫂嫁叔的办法,这样即丢失不了家产,当弟弟的也娶到了媳妇,嫂子也有了依靠。

“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哥死叔就嫂”。这与过去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状况有关,也是旧时社会某些现象的真实写照。

人们都说婚姻因以爱为基础,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许多人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春日之虎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农村亲戚之间关系的俗语,大多都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也许在当时显得非常有道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东西都已经发生巨大改变,所以在当时看上去非常有道理的俗语,可能到现在来说并不是那么在理,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了。

而本题目中的俗语“各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其实就是典型的例子,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一、哥走侄不亲。这句话其实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说如果哥哥去世之后,哥哥留下来的子女可能就会和叔叔之间变得越来越疏远。这句话真真切切的反应了在古代那种时代,家家户户都是比较穷的,而男人又是一家之主,一旦一家之主不在了,那么嫂子和侄子就和小叔子关系缺少了连接,可能以后走动会越来越少。如果嫂子带着侄子改嫁的话,那么以后的往来就更加的少了。

不过在很多家庭,一般如果是哥哥走后,小叔子会代替哥哥承担起重担,如果嫂子没有改嫁,一般都会特别照顾,而且也会承担起抚养侄子长大成人的责任。所以并没有俗语说的那么不近人情,毕竟叔侄之间有血缘关系,可能嫂子会改嫁,但是叔侄的关系是不会变的。

二、姐去门槛断。农村俗话说“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在古代,姑姑和舅舅都是非常亲的人,舅舅的辈分可以与爷爷相提并论。姐去门槛断的意思是说,如果姑舅的姐姐或者妹妹去世之后,外甥就和自己断了亲,这其实过于夸张。虽然可能平时走动不会那么多,但是关系还是不可能断的。

三、兄死叔就嫂。这句话其实反映的并不是普遍现象,可能是个别现象而已。也就是如果哥哥因为疾病或者外出打仗离世,而家中还有未娶妻的弟弟,那么为了自己的弟弟能娶妻,而妻子又不至于改嫁出走,通常会在征得妻子和弟弟的同意之后,让弟弟娶自己的妻子以后继续一起过日子。这其实有点伦理关系错乱,但是以前生活条件艰苦,男的娶媳妇也不容易,再加上如果哥哥嫂子有后代,嫂子以后也不好改嫁,所以弟弟和自己的妻子成家,两者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少三番


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从字面上来看它是一句关于家庭、亲戚之间关系的俗语,而且这些俗语在以前旧社会那时候因为环境的限制,久而久之老百姓们就有了这些俗语,在我们这个现代社会里有些俗语实用性并不是很高,但在他们旧社会那个年代这确实还是有一定的含义,比如这句“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到底是什么意思?看它还有没有道理。


“哥走侄不亲”意思是说,如果家里的哥哥去世了,那伯母跟侄子之间的亲情就会慢慢变淡,就不会像以前大伯在家那样亲了,其实这也有点道理,在以前的社会里,重活基本上都是靠男人去做,如果家里突然失去一个顶梁柱了,留下妻儿哪些,如果还年轻的妇女肯定会想着改嫁,但也有一些会在家里守到老,如果伯母改嫁之后跟侄子根本就没有关系,或者留在家里守到老又不一样了,因为她是嫁过来的人,只是丈夫去世了,上一辈人留下来的家产一样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就因为这样伯母与侄子之间会有多少矛盾,时间越久越不亲,谁都不甘示弱。


“姐去门槛断”这个也很好理解已经有自己家庭了的姐姐,像现在的女孩子都会经常回娘家看看,找自己的弟弟哥哥们增加一些亲情,但是如果哪天姐姐去世了,以后姐姐那边的亲人会越来越少回舅舅家看望了,跟上边的意思差不多,姐姐去世了他的老公还有再婚的选择,自然就顾不上以前那个丈母娘了。

“兄死叔就嫂”意思是说哥哥去世了,而这个时候家里的弟弟又还没娶,在以前的农村因为家里条件差,能娶上一个媳妇就很不错了,如果那么不幸哥哥去世了,父母就会把嫂子嫁给小叔子,让他们从新组建一个家庭,这样一来嫂子跟小叔子的婚姻就有着落了,而且一样还是为家里传宗接代。



以上几句俗语也有多少道理,大伯去世了自然侄子跟伯母之间的亲情会越来越淡。姐姐去世了自然姐夫他们以后回丈母娘家的次数会一年比一年少。最后一个哥哥去世,弟弟又还没娶,那嫂子肯定是小叔子的啦,我们村上都有这样的事。

大家对农村俗语“哥走侄不亲,姐去门槛断,兄死叔就嫂”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这句俗语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呢,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吧!看更多农村事,请关注(鲜果农阿军)

鲜果农阿军


“哥走侄不亲,姐去断门槛,兄死叔就嫂”。道理是有的,但不是普遍现象,更不是规定。这都是三姑六婆闲的没事,总结着玩儿出来的话儿。

人世间年纪不大,因各种原因提前走的有些个,自然就出现此类情况。

都是屁民平等之间,亲不亲,断不断根据以往的勤疏远近,各自经济情况、还有具体共事中和谐时间长短而定,啥样的都有。

“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千古箴言仍然适用。不只是富足,官贵在云天也是有远亲的呢!有远亲的富、贵之主没了,无论是哥、姐,总会疏远一些。即便很重情分,很念前情,还得看富贵一方看不看的起,愿不愿接待。再别说,原本富贵贫穷间之亲密程度。狠复杂的唻!

一般情况下,明事理的人不会唠这种磕,有嘛意思啊!除非赶到某些具体事件上,看不顺眼了,借用一下。平常,是闲滴慌或者吃的太饱了,才念叨这个呢。

“兄死叔就嫂”,就是另一种情况了。富贵人家,此种事不多。现代不准多妻,除非小叔未娶,原来就有很深的情感,因情而致才可能。

平民百姓,除因情所致,就是女方不愿意出一家进一家前程难测,小叔子又没娶,省心省事,就简而行了,当然是好事。

世事繁杂,各呈其态,婚姻之事,人皆爱摆。

就连老朽,不请自来,闲滴难受,看官莫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