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名貧困戶就地轉化成護林員 吉安市打通林業生態扶貧通道

中國吉安網訊(劉水萍、張英能)清明期間,火險等級攀升,遂川縣草林鎮楠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黃連華在村裡巡山護林,預防森林火災。他抹著臉上的汗水說:“生態護林員是一份新鮮而又需要幹勁的工作,既保護了森林資源,又能掙1萬餘元,脫貧肯定沒問題,再不擔心以後返貧了。”經過考核、續聘和補充選聘、培訓後,上崗的護林員已成為全市森林火災預防和公益林管護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真正實現了“一人護林、全家脫貧、平安清明”。

“組織實施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生態護林員,把森林資源管護和生態脫貧攻堅有機結合,既保護好了森林,又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市林業局負責人說。近年來,全市林業部門從貧困戶中選聘2912人就地轉化成護林員,其中生態護林員2541人,公益林護林員371人,生態護林員按每年人均1萬元的工資標準,發放管護費2541萬元;發放公益林護林員管護補助費用80.15萬元,讓貧困人口在參與管護中就業脫貧、穩定脫貧。

我市是全國南方地區重要的商品林主產區,林地面積2634萬畝,森林覆蓋率67%以上。如何讓老百姓在綠水青山中有所得有所獲,打通脫貧致富的生態通道?我市除了選聘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生態護林員,還通過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讓廣大貧困人口獲得收益。

我市生態公益林補償面積594.6萬畝,建立健全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按照公益林資金補償辦法,去年發放補償資金1.27億元,其中涉及到貧困戶生態公益林補償面積21.35萬畝,補償資金362.22萬元,享受公益林補償的林農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642戶,進一步加快了貧困群眾增收脫貧進程,確保了“只能增綠、不能減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