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其实从19世纪末期,美国就已超越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石油,美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日本野心很大,他们实施南方作战的终极目标就是荷属东印度,因为那里有他们垂诞三尺、梦寐以求的石油。

在战斗时期日本每年对于石油的需求量是480万吨,而日本只有800万吨石油的储量,所以日本要是能够占领荷属东印度就能解决石油的问题。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当时日本燃油的80%依赖于最大的潜在敌人美国,高级燃油如航空汽油,依赖程度超过了90%。日本为了自给自足,去夺取荷属东印度的石油,又势必导致与美国发动战争,所以日本举棋不定。

石油等战略物资更是依赖美国。据美国国务院估计,当时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军需物资有54%依赖从美国的进口。而美国在1939年突然终止《美日商约》则使日本感到美国对日本的安全的威胁。而东南亚许多地方拥有丰富的能源。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当时日本每年大约需要500万吨石油,但自给率不足10%,而荷属东印度年产石油高达800万吨。

因此,占领东南亚地区可以有效保障日本对外军事战略所需要的能源。一位美国学者也指出:"日本想利用英国在欧洲的失败控制它在东南亚的殖民地,这是一个拥有惊人资源的地区,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将中国的漫长战争进行到满意的结局。"

最终日军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得罪美国多去荷属东印度的石油,所以导致抗日战争提前结束,中国免了许多无妄之灾。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1,形势的逼迫.

在武汉会战后,由于西方的经济封锁,日本的战争储备即将枯竭.日奔将面临前线补给不继,国内军工业停产的窘境.所以日本迫切的需要东南亚丰富的资源,为本国工业输血,否则将要从中果灰溜溜的撤军.

2,谈判破裂.

开战前日美举行了门茭谈判,日本希望利用三国同盟以及在太平洋的军事优势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华和东南亚的利益,停止对日本的经济封锁.但美国人并不买帐.

3,军事优势.

美国的工业和经济比日本强,这是肯定的.但军事实力日本相比,则没有明显的优势.在战前美国在太平洋只部署了包括9艘战列舰,3艘航母在内的115艘战舰。而日本海军却拥有包括10艘战列舰10艘航母在内的245艘战舰,并且战前日本海军的吨位已经达到美国的80%以上,歼灭了太平洋舰队之后,美国海军将远落后于日本海军。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所以日苯敢跟美国开战,不要受现代的影响,二战前的美国还不是霸主,当时他在日本人眼里只不过是空有财力而没有实战经验的少爷而已..

日本的计划就是开战初期全歼美国和英国在太平洋的战列舰和航母,趁着自己掌握着绝对制海权的时机吞并东南亚和中过,或取道印度与德国汇合,或北上夺取西伯利呀,或东进夏威夷控制太平洋...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并不是发疯了,还是被逼无奈


纵使美国的工业再发达,一艘航母的建造时间也需要一年半至两年。利用这个时间,迅速解决掉陆地的麻烦,全力发展海军和空军,依靠太平洋上岛屿的防空力量和预警体系,配合海军将美国海军阻挡在国门之外,并且利用先进的战术和偷袭寻找机会一次一次的歼灭来犯之敌。

战争不是全靠实力说话的,还要依靠战术,实战经验,指挥,时机和运气.比如中途岛海战.如果因为工业比不上就没得打,那现在全地球干脆直接并入美国大一统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