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農人莫小道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我是農村中學的一名普遍中學教師,從教19年。對於我校的人員進出深有感受。每年來的來走的走,但流動的比例很小。我校學生1600左右,在編在崗教師80+,每年教師進出一般四五個。


為什麼不願在農村當老師?可以分成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不願在農村?二是為什麼不願當老師?可否?接下來,我主要說一說第一個:為什麼不願在農村(當老師)?

一:農村條件苦。農村交通差(現在好多了),進個城買個衣服路上得好好幾個小時,生活不便利。教育設施差(現在比以前好多了),學校硬件軟件和城市沒得比。

二:農村醫療差。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一旦生病,就近吧醫術水平低;去城市大醫院吧遠不說最怕時間來不及。

三:農村待遇少。初入職的中小學教師,月工資兩千多點,自己生存+戀愛+婚姻+贍養老人+買車+買房等等十足壓力山大。

四:發展前景小。教師職業本身限定了上升空間,熬好幾年了才個二級,想晉一級又得熬若干年。

五:上升空間窄。入職農村教育,要麼慢慢熬,熬教齡+熬成績+熬資歷。要麼千方百計轉行跳槽,要麼託關係找門子往城裡往城邊上擠。


但是,中國14億人口,據估計教師3000萬+,刨除高校的城市的,真正紮根農村一線的老師再怎麼也有1000萬+吧。

正是這上千萬位紮根農村教師撐起了中國農村教育,請為他們點贊祝福吧。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想知道更多資訊,請戳【關注】【評論】【轉發】


醉z清q風f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在農村讀小學中學,在鎮上讀高中,考上師專畢業後分配到出生地,在鄉里唯一的中學裡當了8年語文老師。後來撤鄉並鎮,教育區劃調整,把我們鄉中學整體併入鎮中學,在城鄉結合部的鎮中待了5年,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被選調到縣城的學校裡,至今已是10餘年了。

說實話,在三所不同類型的學校裡都待過,要說硬件條件當然是縣城的最好,工資待遇、獎金也最好,職稱名額也更多,還有更好的機會。

九十年代的農村中學工資還是財政包乾,由鄉里發,經常拖欠,最長的時候6個月沒發,還是我帶著全校教師(除了校領導)去找鄉長“座談”才先要來了3個月,剩下的3個月是之後逐步解決的。那時候,上班只有一條土路,晴天還行,可以步行或騎車,逢下雨就苦不堪言,路上全是泥濘陷坑,不得已就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裡住,危房,還漏水,每到陰雨天就大盆小盆放了一地接水。食堂的飯菜又差,不說沒錢了,就是有錢你也買不到好吃的。一塊錢的菜,五角錢的飯,米通常是陳化米,一股黴味兒,菜裡沒有一滴油,還常有石子、青蟲啥的。

但就是這樣的條件,我最快樂的還是在農村中學的那8個年頭。因為,那時候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升學壓力,沒有現在這麼緊張的師生關係、家校關係,也沒有現在這種明爭暗鬥的同事關係,大家真正是同甘共苦,互相幫襯,和衷共濟的。那時候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是尊敬老師的;老師們評職稱也是先盡著年齡大的,同等條件的乾脆抽籤決定出線名額;學校裡沒有一個學生是要補課的,也沒有任何一個老師課後輔導是收費的。

日子雖然苦點兒,但大家心氣兒都順,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不大。不像現在,這麼焦灼。

實際上現在的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已經到位,校舍煥然一新,工資待遇比鎮上的還要好,交通也便利,並不是如題中所說很多人不願意。他們生活在鎮上或是縣城裡,上班公交或拼車都很方便,有鄉村補貼,各項待遇由縣財政統一發放,其實並不比上面差,只不過留守兒童較多,教起來有點費勁。


劍客談教育


又是一年正月正,走親訪友拜年忙:

那一年正月,暖冬剛過,氣溫雖降了幾度,但並不冷。我和女友去他家拜年。吃中飯時,來了另外一個男青年,她父親介紹說在縣裡哪個鄉當副鄉長,口氣中滿是羨慕。

那男孩禮節性問了問我,她介紹道,和她在一個學校教語文,省師範大學本科畢業。

大家拉了會家常,便開飯了。一桌人,都爭著勸副鄉長酒,我也跟著別人勸了兩杯。

過了年,她跟我說,他弟弟也大了,要批塊地建房,那位副鄉長正管這塊。

一聽,我便明白了,便同意分手。


一夜風雨愁白頭,旭日東昇又重來:

正在這時,縣委辦公開招考,我正好合適,便報了名參考。

程序走完後,我便留在縣委辦幫領導寫材料。這樣過了二年,升到了副科。

她已經有個女孩了。

又過了兩年,領導高升去了市裡。我下鄉任人大主席。第二年換屆時當選為鄉長。

副鄉長換了個鄉,還是副鄉長。

莫道世人眼水淺,世情看透緣如此:

儘管這麼些年,從上到下都在狼抓教育,對教育投入持續增加。學校硬環境的確有了長足進步,但軟環境似乎稍弱一些。

每個行業,要想留住人,方法多種多樣。但無外乎就是事業和待遇。

先說事業,農村學校學生數量少,基礎差。在城裡學校周學位不足而限制學生時,村裡學校在想方設法儘可能多收,儘可能留住學生。

這樣在同樣工作強度下,教城裡學生易出成績,教農村學生出成績。

一評職稱,農村老師便處於下風。

再說待遇,年輕老師工資都差不多。但農村教學條件相比城裡,還是差不少,

業餘生活更是單調。在這種環境裡呆久了,渾身都疼。

就連讓家長們痛恨之補課,在農村由於學生少,不要說收費,就是免費都沒幾個人。

況且給農村學生補課比給城裡學生補課更操心。就拿語文來說,一個詞組,要先用地方話,甚至是地方土話說一遍,再說普通話,低年級小學生,才聽得懂。

在這種情況下,若非有特別激勵措施,誰又願意在農村當老師呢。

正是五千年薪火相傳,數十載唇齒相依;到頭來,點點滴滴,這世態,怎一愁字了!


以上是我個人之觀點,希望對朋友能有秘幫助。若有疑問,歡迎到我作品主頁(海峰鄉村題材原創作品)評論處留言、探討。


朋友:看完了,順手關注;是積善之舉,必有福祐!



問題: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回答這個問題前,請允許我先發幾句牢騷:從我工作的縣城來看,我不知道在農村裡當老師有什麼不好,與同年入職的鄉鎮公務員來比,農村特崗教師月工資上來就是3000多元(不算補貼),而鄉鎮公務員呢,入職的第一年還是試用期工資,加起來最多也就2600元。


再說工作環境,農村村級公辦學校,一個學校撐死了20,30個學生,特崗老師教起來沒一點壓力,還有寒暑假;而基層公務員呢,因為脫貧攻堅,沒有節假日,成天都是無休止的加班整材料,幹工作沒有一點幸福感,特崗老師還能找個代課老師每月給人家1000元,讓人家替他上課,基本上就不用上班。


如果這些教師整天一心想著從農村回城市,他們的教育質量怎麼會好,如果再教我們農民的孩子的話,很有可能會誤人子弟,可能對這些不願意在農村當老師的人來說,教書只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感情與根都在城市。

如果這些老師真的不願意留在農村當老師,請讓他們回去吧!


微生農墨


我們們這同是小學教師對比,鄉鎮老師每年比縣市老師路費等補助福利多大約7或8千元,鄉鎮的多。普通議論,上級到縣市級學校要求嚴,也常去檢查,相對來說縣市的老師在教育學生和別的方面比鄉鎮的老師辛苦,當然鄉鎮也有水平高的老師,也有願在鄉鎮教學的,聽說壓力相對小些,工作輕鬆些。在鄉鎮的缺點是什麼呢?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不願在農村教,因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鎮的生活設施,周邊環境都遠不及縣市或大城市,無論眼界或精神層面都不及,今夏天,我和我對象去鄉鎮一個小學安窗簾(為孩子們夏天不曬),一進學校首先我被那些又高又粗又直的大樹吸引了,枝葉茂綠,很美,但幾個小時後小腿上就被蚊子咬出幾個小包,對我(一個非老師的人)來說再美的景我也呆不住,這比我孩子讀書的學校差遠了(我孩子在我們小縣市目前評價為最好的學校讀書),當然這樣的環境極少極少,我自認為我們這裡經濟還是不錯的,加上政府也重視教育,學生的學習環境都普遍不錯。老師不願下鄉去農村還是那個理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更現代,受過真正高等教育的老師基本都忍受不了鄉鎮的單調,這是精神層面的,人快樂與否也就是心情和精神方面


用戶3827542672649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最主要是條件差,待遇差,工資低,發展空間有限,老師也需要錢,需要更好的生活,也需要晉升。

農村學校給人一種很落後的感覺,從農村出來的老師很少願意回農村,而從城鎮出來的老師更加不願意去農村吃苦。

<strong>

記得我們讀小學的時候,全校的老師只有兩個辦公室,吃住都在家裡,那些老師基本都是學校所在村裡的人,因為離家近,上下課後就可回家,吃住都在家裡,反正從小到大都在村裡,已經習慣了,而且農村小學對學歷要求相對較低,大專也行,只要有教師資格證,考試也容易通過。

很多人在城市呆習慣了,自然想在城市裡生活,城市裡不管是購物、逛街、買菜、醫療都比農村好,農村買些東西,就要跑到集市上去,很不方便。


真要想別人來農村當老師,就必須提高老師的待遇,還有福利,說得不好聽,出來打工都是為了錢,沒錢的工作,或者工作環境不好的地方誰會去?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每日新況”】


每日新況


農村各方面條件差,回城裡的家也不方面,主要是很難調到城市去了,有可能一輩就在哪了工資又少,換了誰都一樣的。我們隔壁鎮有個鄉村小學離鎮中心小學就兩里路而且路還很走,但年輕老師就是不去哪裡都往中心小學跑,我問那一個老師這麼沒一個女老師,那老師說全是我們這些老頭子在這沒人來,我都退休了校長打幾次電話叫我來頂替,實在是沒老師來。學校哪些電腦都不會用浪費了,只有校長才會用。


今年結婚


這事說起來話長了。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為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原則上規定大中專師範院校畢業生回戶籍所在地工作,即城市回城市,農村回農村。有利的一面是教師都回到父母身邊,城市分房優惠,農村蓋房方便,熟悉當地風土人情,懂得鄉音方言、人情世故,激發了不少有志青年立志鄉村、紮根農村教育、報效家鄉父老鄉親的滿腔熱情。一批又一批的大學生、中師生從農村出來,又回到農村,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終生從事鄉村教育事業。當然,也有不少人想脫離農村,只是苦於沒有熟人,又無錢打理社會關係,不得已留下來。

毋庸諱言,在此期間,不少有門路的人,通過走後門、託關係留在了城市。還有些人,在農村從教的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的改了行,走上了領導崗位,脫離了農村,也難怪很多鄉鎮幹部都是中小學教師出身。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教師工資切塊發放,導致了各地工資差距懸殊較大。許多鄉鎮工資拖欠,有的至今無力償還,極大地挫傷了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同一個班級畢業的同學,城市同學工資高、福利好,地位高,不同地區、不同鄉鎮的老師工資千差萬別,日常生活難以維繼,養家餬口成了問題,有的地方還出現過教師罷課事件,部分教師辭職下海,還出現過公辦學校教師大量流入私立學校之潮。

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師工資鄉收縣管,統一發放,穩定了教師隊伍,改變了了農村教育局面,提高了教師積極性。

隨著教師老齡化的日益加劇和城市化的到來,大批新分教師在城市買了房子成家立業,成了名副其實的走讀教師,早來晚走,管理他們成為學校一大問題,畢竟年輕人不願意向老一輩教師那樣,心甘情願過農村生活。

另外,受教師職業自身的侷限,教師女性化問題愈加突出,她們在農村很難找到終生伴侶,更不願在農村生活。

城市燈紅酒綠,交通發達,條件優越,尤其是教育資源豐富優質,利於下一代培養,年輕教師當然不願意終生在農村從教了。


汶水小子


首先我們要知道一點,教師也是一分職業,也是要考慮收入的,都涉及到養家餬口的問題,同樣是當老師為啥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而是選擇在城市或者縣城,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點因素:

城鄉收入差距大

農村的小學雖然是也都是正兒八經編制學校,但是師資力量確實大不如城市的,不用去問,想想都知道城市教師的工資肯定比農村的高很多,最起碼在城市中老師的發展空間要比農村的大很多,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點沒錯,換作是誰擺面前的兩種選擇,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去城市而不是農村!



收入低不說在農村的生活很多方面,都沒有城市便利,沒有規劃的農村,哪有什麼集中供暖,物業打掃衛生的,農村普遍存在髒亂差的情況,確實有很多外來的教師很難適應!



農村基礎設施薄弱

雖然說一樣是教書育人,農村的各種基礎教育設備要比城市的差很多,比如講課時城市裡都有多媒體教學,這樣既生動又形象,而農村呢,還不是黑板粉筆一本書,剩下就是老師的描述了,這樣的教學很枯燥無味!

農村人愛說閒話

農村人愛說閒話,這已經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了,在農村尤其是女性要是穿的衣服顏色豔了點,自己在畫妝打扮一番,雖然說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這在很多農村人眼裡就是不正經的形象,妖豔的表現,光是冷言熱諷就夠你受的了!

總之,我認為農村的基礎設施太差,能夠給予教師的補助也是有限的,再加上本身農村當老師工資又少,如果家是附近的倒還好些,若是外地分配的,自己在異鄉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這樣一想誰願意到農村當老師找罪受呢!為啥能去城市當老師,不留在城市非要去農村呢,這也是人之常情!


草根小閆


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在農村裡當老師?

老師教書育人,釋疑解惑,是個高尚的職業;但現在,在農村,許多人不願意當老師;這個問題的出現,有著深刻的原因。

以前,在鄉村當老師,是很受人尊重的事;一個原因是工作輕鬆,有穩定的工作,二,農民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農門,讀書是很重要的途徑,這離不開老師的教誨。所以,那時候的老師,受人尊敬,內心也充滿了自豪感;能夠成為一名教師,是全家的榮耀。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高度流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這種狀況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普通農民即便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也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並且收入很高;他們的生活水平,遠遠高於老師,心裡對老師這種職業就沒有那樣的尊重。而老師,這個在農民看來很輕鬆的職業,壓力其實是很大的;他們的收入,遠遠低於在外打工的農民,由一項被農民羨慕的職業,到現在心理不平衡,便有了想逃離農村教學崗位的想法。在這種心理驅使下,有些人對工作抱著敷衍的態度,有些人把精力放在搞外快上面,這更讓農民反感。

收入低,不被農民尊重是許多老師想離開農村的原因;然而,現在社會的發展,對勞動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沒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很難在社會上立足。而鄉村的低水平教育,讓這種現象陷入了惡循環之中。

什麼時候讓老師安心鄉村教育,農民的專業知識,思維習慣上了一個層次,農村的現狀才能得到改變;鄉村老師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