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01

情景一

前几天有位妈妈给我私信留言,问我家里的孩子偷钱了怎么办?原来是上二年级的女儿,在自己钱包里拿了10块钱,居然没跟自己说。她认为这就是小偷行为。经过爸爸侧面了解,孩子拿钱去买了尺子和橡皮,剩下的钱买给自己和好朋友买了冰激凌。妈妈觉得特别生气。我就问她孩子有没有零花钱,她说没有,就是怕孩子乱花钱才没给。可是有什么需要可以跟她说,她一定会买的啊。为什么孩子还要偷偷去拿呢?妈妈想不明白。

情景二

就在昨天去接儿子放学时,在学校门口看到了这样一幕。有个男孩想买个小模型,5块钱。刚准备拿钱买,妈妈不同意,说这种东西都是塑料的,质量不好。小男孩就说零花钱是他自己的,他就想买这个。可是妈妈就是不同意,还威胁说,如果买了这个,以后每周的零花钱就没了。小男孩还是放下了,又拿起两包卡片,一共两块钱,就问妈妈那买这个可不可以。妈妈又说这有什么好玩的,就这么几张小纸片都是骗小孩的,你都二年级了,太幼稚了,不买。忽然,小男孩生气了,把钱摔在了地上,掉着眼泪说,零花钱还给你,我什么都不能买,要零花钱有什么用。然后就走了。

很多妈妈在孩子上小学以后,都遇到了关于零花钱的问题。我们总是觉得,孩子还是小孩子,即使上小学了仍然是小孩子。他一定管理不好钱,他一定会乱花钱,他的需求和决定是不好的,他不能管理好自己。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的认识。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会这样的逻辑,怕他乱花钱所以不能给他钱,怕他乱花钱所以即使给了钱也要事事管着,帮他做决定。我们这样的回避问题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吗?可这样做真的好吗?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02

不给孩子零花钱或者处处干涉孩子使用零花钱,造成的这4个方面的问题,远不是省下那点零花钱能弥补回来的。

1、我们剥夺了孩子学会花钱,学会管理钱的机会,错失了培养财商的良机。

这个道理很简单,人的很多技能都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掌握的,从做的不好到做好,是一定会经历的过程。如果我们因为他会出错,他刚开始做不好,就不让他去做,不给他学习的机会,他又怎么能做的好。

我们不会因为孩子学习走路会摔跤就不让他去走路,我们不会因为自己晕车就不去坐车,我们不会因为工作中会出错就不去工作。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学习走路就一定会摔跤,摔着摔着就会走了;我们知道不能避免坐车,但坐着坐着也就没那么晕了;我们知道工作中难免犯错,可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更好的方法,我们的能力不断的提升。

孩子的零花钱同样是这个道理,我们总是喊着要培养孩子的财商,我们也都明白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钱,如何面对它,如何管理它,如何支配它,都是我们的孩子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可我们却因为担心乱花钱,而不给他学习成长的机会,那他一定学不会,越长大问题越多。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2、我们管的越紧,孩子的对抗就会越激烈,结果就是要么花掉更多的钱,要么伤害亲子关系。都是得不偿失

我们觉得不需要买,孩子觉得需要买。怎么办?如果不买,孩子会觉得妈妈拥有权力,所以就得听她的。如果自己不想,就必须反抗,来争取权力,才有可能自己做出。他的方式就是和你对抗,你说什么他都要反对,这个时候他在意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听谁的。他就会想各种方式,各种不良的行为,你讨厌的行为来对抗。当他毫无权利可言的时候,他也就没有了界限。

在儿子学校门口,我好几次见过孩子为了买东西,哭闹,生气发脾气,摔东西,不肯走,甚至不写作业威胁。

如果买了,孩子就会觉得原来妈妈是可以改变主意的,只要有方法,妈妈就会听自己的。这些不良行为就会继续延续下去,甚至变本加厉。孩子的不良行为会养成坏习惯,而且越来越多,难以改变。因为它的背后是孩子坚定不移的目标。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3、在我的钱和别人的钱这件事情上,给孩子造成错觉,传递错误的认识

我们不给孩子钱,或者给了孩子钱依然控制孩子,孩子就不会有我的钱,别人的钱这样的概念,更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区别。就比如经常有父母说年幼的孩子会去拿家里的钱,爸妈很生气,觉得孩子这是小偷行为。可孩子心里根本不是这么想的,他觉得这是家里的钱。只要是家里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用啊。妈妈可以决定她的零花钱怎么花,那妈妈的钱她也可以决定怎么花。

拿个五块十块是小事,可就是从这些小事开始,从拿家里的钱开始,从无意识的时候开始,慢慢的会养坏成习惯,慢慢的会培养出错误的金钱观。等他越来越大的时候,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更需要钱的时候,他会做出更多错误的选择,做出错误的行为。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4、我们不给孩子钱,那孩子花的就是我们的钱。当他花别人钱的时候,很难培养出责任感,很难学会精打细算,也不会去珍惜。

当我们把权利给孩子的时候,也就把责任给了他。当我们把权利都握在自己手里时,也就把责任都扛在了自己身上。孩子没有自己的钱,就会找我们花钱,花的都是我们的钱,所以他不会去考虑这个东西我是否真的需要,他只考虑自己想要。

你希望他想一想赚钱不易,不要乱花钱并不容易。你用嘴巴告诉他,他还会嫌烦。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坏习惯。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03

既然不给孩子孩子零花钱不好,给了再去控制也不好。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给呢?采用“责任型授权”的方式,跟孩子达成一致,让他自我管理。这是管理学大师史蒂芬.柯维提出的高效能授权的秘诀。给孩子零花钱其实就是在授权。

这样的方式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进步的更快。用在零花钱的管理上效果也会更好。说白了,就是把花钱的自由和承担结果的责任同时给孩子,责权利对等会让他更有责任感,更主动的去学习如何管理的多更好。

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去做授权管理

要给孩子零花钱,同时告诉他零花钱意味着什么,他有什么权利,有什么自由,有什么责任。

我们要告诉孩子,零花钱就是他的钱,他的钱就是他自己可以做主,自己可以决定如何使用的钱。我们不会拿他的钱。除此之外就是爸爸妈妈的钱,就是别人的钱,他也不能去拿,如果要用必须经过同意。

我们要告诉孩子,给他零花钱意味除了正常的衣食住行,学校的正常费用,其它我们觉得要买的东西之外,他自己想买什么可以自己做决定,但也得自己付钱。每周的钱花完就没了,我们不会再给,当然省下的也是自己的。

把这些清楚的告诉孩子,让他心里有个意识,也是给彼此设立一个界限。有助于后面减少矛盾和更好的执行。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当你觉得孩子没有正确使用零花钱时,请忍住,不要去干预。

失败的经历和体验也是成功之母,也是成长之母。孩子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的道理,总结道的经验,比我们告诉他的要有用百倍。而且失败的经历,会让他主动的去反思,主动的去改善,在这个过车给中国他会体会到更多成长的喜悦,更多的价值感,更多的自信。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儿子的故事。去年刚上小学时,我们每周给的20块零花钱,基本攒不下,基本每周光。我们并没有去管他。本来就是给他的。等到过圣诞节的时候,上兴趣班的机构组织了一个派对。有个环节是小朋友互送礼物,老师也会给大家准备礼物。每个小朋友得先准备一个30块钱左右的礼物。结果他很想参加派对,可是没有钱准备礼物。

他就找我借钱,我说不借,你自己不是有钱嘛。就故意问他,你不是自己每周都有零花钱嘛,我看你也没怎么花,应该省了不少啊,怎么会没钱呢?这个时候他有点不好意思了,跟我说他也没想到会有圣诞节这个事儿,前面的钱基本都花没了。我又说,哎呀,真可惜,参加不了了。要是你之前每周都能留下来一点就好了。这个时候他也认识到了,自己之前那种花钱方式的问题。

后来我没借给他,但是我想玩他的纸粘土。我愿意为这这件事付30块钱,但是他得把他的粘土和模具一起卖给我,还得教会我怎么做,我要是学不会也不付钱。虽然他舍不得但还是答应了。结果我总是没时间学,想学的时候他正在玩,但只要我喊他他就得来教。最后他赚到了钱,参加了派对。

后来,在零花钱这事儿上,明显的有计划了,而且会考虑长远,考虑更有意义的事儿。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如果孩子自己的零花钱用完了,又想买别的东西,来胡搅蛮缠,请坚定的拒绝。

按照我们一开始说的那样去做。如果在一件事情上,我们一旦突破了自己的底线,就意味着没有底线,孩子就会不断的来挑战,用各种坏行为,就会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我们的界限就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想要给孩子培养好习惯,我们想要教会孩子做出好的行为,就会很难

给孩子合适的零花钱。参考孩子的年龄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周边的环境。不要给太多,也不能给太少。

太少等于没给,他没法支配,没法节省,没法去锻炼能力。太多也容易培养出坏习惯。

建议刚上小学的孩子,可以给10-20块。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就有了零花钱,或者在管理钱这块已经有了好习惯或一定的能力,就可以给20块钱。如果孩子之前没有过,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可以从10块钱开始。根据孩子的表现可以适当追加,这也会让孩子明白,她如果能够使用好自己的权利,她就会得到更多的权利。

小学生的零花钱怎么给?责任型授权才是父母的正确姿势,超值!

把花钱的自由给孩子,把承担后果的责任给孩子,你付出的那点零花钱,一定会让你获得超高的回报率,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培养财商只是其中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