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南靖或许闻名于土楼,而土楼被称为“神话般的山间建筑”是无疑的。无独有偶,在金山镇有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民居,四合院结构的青砖黑瓦,它虽相貌平平,但也丝毫不逊色,它就是后眷楼。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后眷楼

说其相貌平平也不然,它的建筑构造十分复杂。以前后眷楼就像是小朋友捉迷藏的迷宫,长大后却成了农村人集体的回忆。咯吱咯吱响的木板阁楼,每走一步都觉得在探险。大杂院似的生活方式,九门十八厅,或许这在当时只有地主才能够享有的待遇。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后眷楼内景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归家的味道总是愈煮愈烈。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农家晒笋干

时光总是在悄悄的流逝,在这不经意间这座古民居已经少许人居住。年轻人在外,中年人住着自建房,留下的是老年人。或许留在这个院子的不仅仅只有过去的美好,更多的应该是他们对这座古民居的守候。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洗手台

雨水顺着屋檐滴下,滴穿了百年时光,诉说着百年的沧桑,檐下的石板满目创伤,被刻上了不灭的痕迹。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二楼楼道

楼内十分安静,仿佛时间在这一秒钟凝固,岁月静好带上一份闲适淡雅,去追寻世间美好之物。

走在二楼的走廊上木板咯吱响,楼内相通的走廊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整个院落。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一个时代的象征

逛着逛着我们遇到了六郎阿伯,便与他闲聊起来。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正在泡茶的卢叔

阿伯告诉我们,在以前的“大杂院”生活里,邻居之间总会在半夜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到天亮。也许这才是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没有虚伪,只有最心底的话。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农家厨房(灶台、铁锅、八卦桌等是不可缺少的)

而后大家都渐渐的搬离后眷楼,六郎阿伯却回到了院内,开起了农家小院,里面有奇石屋和农家KTV。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工作中的卢叔

卢叔很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奇石屋,也让我们体验了一番农家KTV,KTV虽然简陋但又不失味道。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斗笠、蓑衣、犁具

许多人对于“蓑衣”表示只在张志和的《渔歌子》中见过,“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现实中确实如此,我们见过各款式的雨伞、见过五颜六色的雨衣,劳动雨衣却变得越来越稀罕。即使风雨再大农民有这大斗笠,大蓑衣也就可以安然的干农活。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簸箕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鸡笼

院里库存了很多已经消失在人们视野里的农耕用具,简单的农家小院犹如农村博物馆,让我们这没下过地的晚辈开了眼界。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楼外小巷

楼内的气魄雄伟,而楼外的小巷却如此清幽,巷内的水泥地面上布满了青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是如何演变。

邂逅南靖土楼,感受别样的后眷楼

▲后眷楼

如果有兴趣,你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打开后眷楼?

快快留言告诉我们吧!

搭乘小贴士:

  1. 【龙山镇】站下车后搭乘9路公交到末站转乘摩的。
  2. 下【南靖】动车站后搭乘【漳州——下洋】专线,后眷村口下车步行500米即可到达。


(图片来源:韶岩先生,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转发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