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春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是個團圓的大日子,但是正月的日子除了熱鬧喜慶之外,還被很多農民朋友賦予了另外一重含義,那就是“看天佔歲”。也就是說在農村,老一輩都是根據正月的天氣來判斷一整年的收成好不好。

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這個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這裡面的每個數字代表了初一到初八的其中一天,比如初一代表的是雞日、初二是犬日、初三是豬日,以此類推,最後一天,也就是初八是穀日。正月的這些天氣對於莊稼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預示著今年的收成。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如是這幾天是晴天,那麼就預示著今年的收成會非常好,家家戶戶都會五穀豐登;若是這幾天是陰天,那麼今年可能會出現饑荒。雖然說天氣的反應也像蝴蝶效應一樣,但是僅僅通過某幾天氣候的好壞,來判斷一整年的收成,這在現在看來不僅是迷信,而且還很兒戲。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我們不可否認,老祖宗們有著很深的智慧,但是“看天佔歲”這個習俗顯然有點草率。可能老祖宗們在總結初一到初八的天氣情況的時候,確實碰到過好幾次巧合的情況,比如在他們的記錄中,確實存在著某年初一到初八天氣晴,這一年五穀豐登,某一年初一到初八天氣陰,這一年出現了饑荒。但這只是其中的特例,並不具有普遍性。

但是在現在天氣預測如此實時和精準的情況下,這些“看天佔歲”的習俗顯然已經過時了,我們不能再守著舊的習俗不放,更應該做的是相信科學。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天氣固然對莊稼的收成影響很大,但對於現代的農民來說,天氣是可預測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對天氣的準確預判,提前準備好各種防護措施。再者說,每天的氣候其實也只有兩個選項,不是晴天就是陰雨天,而且按照科學的角度出發,將一年收成的好壞寄託在幾天的時間裡,也是說不過去的。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當然

“歲佔”這個習俗除了用來預測天氣之外,在一些地方還演變為一些忌諱,比如在初一到初八相對應六畜之日時,人們不會吃相對應的牲畜,比如初一不吃雞肉,初二不吃狗肉等等。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地方已經沒有這些忌口了,每到春節,基本上家家戶戶桌上都擺滿各種美食,人們也不介意今天能不能吃雞、能不能吃豬肉了,因為大家更享受的是親朋好友一起吃飯的快樂。

傳統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老祖宗說的是啥?

儘管我們都知道“看天佔歲”是一種封建迷信的行為,但是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是有很多人深信不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