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为什么说高举高打、四十五度炸才是国足未来?

起风的胖子


题主显然误解了董路的话,真正的意思是,高举高打、四十五度炸是国足现阶段最务实最有效的打法,而非未来。

董路有发言权吗?

先说董路,甲A时期是北京国安俱乐部的跟队记者,在跟随国安南征北战多年报道国安新闻之外也深受足球的熏陶,现在在足球解说领域可谓是独树一帜,与搭档李欣的解说被称为足球相声。

而自己在青训上有了很大成功,其带领的足球小将在国内已经到了大杀四方,独孤求败的程度,近日足球小将已经起航西班牙参加Iscar杯,这个比赛每年都会云集各国如皇马、巴萨、米兰这样大牌俱乐部的青少队参赛。能受邀参加这等比赛,可见董路带领的足球小将是不可小觑的,所以在足球领域董路是有一定的发言权的,而非纸上谈兵。

董路说的对吗?

可以说是对的,无论是在亚洲杯还是中国杯都已经证实了,以现有国足的球员水平是无法领悟主帅复杂的战术意图也无法将其付诸行动。既然无法打复杂的球,又要将球打好,寻求简单直接的打法是惟一的出路,所谓“高举高打、四十五度炸”就是传中球尽量高飘一些传到对方禁区内,在争抢球时制作混乱,要么直接头球破门,要么争取到第二点制造威胁(其中四十五度炸只是比喻,三十度、六十度、九十度只要有效都可以)。此战术简单有效,更直接,理解起来更容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是弱队取胜或少输球的最佳途径。国足现如今的实力就已经沦落到被泰国、越南这样的球队按在地上摩擦的程度,用这种打法是最有效的。应了董路的名言:踢得丑陋不丢人,输球才丢人。

国足未来呢?

以上阐述了国足的现状导致国足只有用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踢球,才能少输球多赢球。那国足未来呢?董路曾经痛骂过里皮和卡纳瓦罗,虽然有些激进但是在理,因为足协花了大价钱是让教练把现有的烂牌尽可能打好的,并不是来抱怨自己手里没有好牌的。可到头来,我们没有看到国足有任何起色,反而令我们更绝望了,未来的事是足协要做的而非主帅。里皮和卡纳瓦罗显然没有把本职工作做好。而国足的未来就要看足协如何深耕青训带出更多好苗子了,而这点董路无疑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了,凡是看过他带领的足球小将的比赛都知道,这些小球员有鲜明的技术特点,张扬不放纵的个性,难能可贵的他们有创新敢于做自己,相信看到这样的画面,都会认为国足是有希望的。

最后做一个补充,董路的足球哲学也并非是“高举高打、四十五度炸”那么简单,他的哲学是类似于意大利足球那样稳固防守,在保证不失球的情况下,伺机打反击快速直接的将球打到前场,利用短暂的多打少的人数优势给对方制造威胁。


感谢阅读我的问答,关注峰来峰趣,发现更多精彩

峰来峰趣


董大师这么教自己家小孩无可厚非,国足什么的就算了。

国足的未来用这么一张图就行了:当初高洪波带国家队时的巅峰之作,应该没有之一。

这个进球的价值本身并不大,反正已经是2-0了,反击再偷一个也不影响大局。

而进球意义极其巨大,首先就是场上这些人也是老的老,小的小,但总体看来还是25岁以下的球员占主打,尤其是当时的张琳芃,邓卓翔,郜林,于海这一帮人。

因为当时能用的球员实力有限,所以经常是后场囤一堆人,然后指望着积极拼抢有机会反击,这一球实际上就是放倒韩国进攻球员才有的机会,而反击中又不是那种卡马乔式的乱传中,而是几个还有点脚下能力的配合,其实也就是曲波和邓卓翔快速运动中两次配合,外加上小邓个人表演。

高速奔跑中的过人动作,要比纯粹阵地战危险很多,尤其是小邓这样变向极快的伙计。

这才是国足出路,人员弱就要抱团防守,进攻差就是积极反击,脚法糙更要追求稳妥,这几样高洪波早就带出来了,无奈后人不延续正确思路,非得请大湿啊。

结果现在大湿更多了。。。。希望全没了。


足球新闻翻译官


董路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其实国足如果真的这么打,效果说不定还不错。不过这只是适合某一特定时期内的专属打法,如果说这是国足未来长久应该坚持的打法,那就有点过分了。

董路是著名足球解说员,他现在也是一名青训教练,他办的“足球小将”现在挺火的,经常约战国外豪门球队的青年梯队,吸引了很多球迷关注。

董路平时喜欢把“45度炸”挂在嘴边。所谓的“45度炸”就是进攻到前场时以45度(也不一定非得是45度,0度30度90度都行)向禁区内传高空球,直接让前锋抢点射门的打法。

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结束的欧联杯1/4决赛中,切尔西打入的进球就是一次经典的“45度炸”,如下图:

这种打法简单粗暴,虽然进攻效率可能不高,但很容易执行和实现,尤其是在进攻苦苦无法打开局面的时候,直接到了前场就用“45度炸”,说不定就能蒙进一个。

和“45度炸”相对应的打法就是传控配合的打法,这种打法更有技术含量,要求通过不停的传球配合来撕破对手的后防线,获得射门良机。但是这种打法有一个缺陷就是太复杂,理解和操作起来都很困难,有时候整场比赛也没有撕破对手防线。

董路多次说过,“45度炸”才是解决国足进攻难的良策。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国足队员基本功较差、天赋不高,如果让他们打传控,失误会很多,效率会很低。我们经常可以在国足的比赛中看到,国足在对方禁区外围一顿操作猛如虎,可就是干打雷不下雨,连射门的机会都没有。

按照董路的建议,国足在进攻中就不应该打太复杂的战术,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基本功太差执行不起来,另一方面是他们战术素养不高,根本不理解太复杂的战术。有时候越复杂的战术让国足执行起来效果越不好。

所以,国足就应该化繁为简,到了前场,前锋就往前冲,边卫就向对方禁区里“45度炸”,说不定还能收到奇效。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做法。

就目前的这支中国男足来说,这种打法可能还真的挺适合的。因为国足队员技术不行、头脑不行,唯一勉强还行的可能就是身体了,我们可以弄几个高大强壮的前锋站在对方禁区内等着“炸”就行了。

尤其是我们经常在比赛中看到,“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这个时候如果再磨磨蹭蹭的传控配合,真的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倒不如直接“45度炸”,或许会创造奇迹。

其实坚持“45度炸”的打法并不丢人,很多世界强队如英格兰都在用,只要能获得好成绩,谁管你用什么办法。

如果董路当上国足教练,他肯定会让国足队员深刻领悟并贯彻“45度炸”的打法,其实我对于这种打法的效果倒挺感兴趣的。


绿茵如风


不太确定董路是不是说过这话,但他确实说过里皮时期的国足应该打防守反击。

董路其实在中国足球圈是个挺争议的人物,从解说来看他有自己的特点,更多还是轻松幽默一些,比不了詹俊的风格,也和张路的专业有差距,但董路从甲A做足球编辑开始到现在的足球小将绝对可以证明了他是爱足球这项运动的,更多不认可的人是看不惯他输出的价值观。所谓没有君子不养艺人,各有各的路数,各有各的特点,借用他常说的一句话,大差不差,投其所好而已。

假设董路如果真的说过高举高打的话,以及所谓45°炸才是国足的出路,我想着多少还是有待商榷的观点。

首先,中国人踢球这么多年过去了,花过的钱走过的弯路都已经很多了,但依旧没能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或者准确说是自己的定位,瞎折腾的都是时间。我自己7岁开始踢球,后来一直踢到职业梯队,十几年前在广东清远和广西梧州都参加过中国足球青年训练基地的集训,那还是闫世铎时期,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足球最顶尖的足球人才。

就我自己直观的感受来说,中国地域广阔,可以说适合生存任何类型的足球风格。就先拿身体对抗这个条件,像当时的北方俱乐部鲁能、泰达、秦皇岛足校以及到大连一些球队都以身材高大、身体素质为特点,那后卫就不会低于180以下的个子,超过190的也大有人在,非常健壮,特点就是非常凶猛,脚下活不算粗,但也谈不上细致,比赛会主动找身体对抗的那种。

印象最深刻的是延吉的球队,可能还有很多朝鲜族的球员,他们真的是跑不死的那种,全场飞奔,应该是所有球队中体力最好的,踢球方式也很愣,球商不算高,可就是非常拼搏,不放弃任何一次得到球权的机会,和他们比赛真的会被拖垮。

不过随之地理位置的南下,到江苏舜天、上海之后,球风慢慢变得细腻了很多,当然也是很多北方的球员,中原的也多,但明显在技术上更有追求,会讲究一些小的技巧,临场比赛也能展现出来,毕竟一个高速停球就能看出大概。算是在身体素质也技术上的综合。

那再往下最有特点的就是广东日之泉、宏远了,那绝对是中国足球技术流的地方。看过一次日之泉和北方球队的比赛,就不说是哪个队了,体力好是吧,根本就让你动不到球的踢法。而且听口音应该也有潮汕人,他们非常善于动脑筋踢球,传接配合细腻,善于走地面,个人技术也很扎实,典型的南派代表。北方是粗狂,那他们就是细致,不过这就要建立在场地好的情况下,之后遇到广东阴雨天,结果草地变菜地之后,就天天看着老阿婆背着沙子填坑。所以,那就是北方球队的天下了,高空球各种炸啊,那广东小个子球员根本顶不住,力量上确实单薄。

其实说那么多,只是想把一些经历告诉大家,在中国任何足球风格都能得到很好的存在,就像我们经济水平一样,你可以在中国有媲美纽约、东京、伦敦的北上广,但是也能看到津巴布韦、肯尼亚这种连吃饭都是问题的非洲贫苦地方,没什么好奇怪的。

如果中国真的要确定风格的话,既可以像董路说的高空轰炸,我们完全挑出类似北欧那类型的球员,脚下技术不用太细腻,一两个核心足以,剩下的就拼身体力量,拼速度,也可以有法国、西班牙、荷兰、葡萄牙的技术需求,南方的一些球员也能做到,当然,我这里说的只是风格上,而并不是真的能直接对抗。

最最最关键的是,我们没人来规划这个事,迷茫了几十年到现在什么都丢了。以前郝海东时期,确实国足是以北方球员为主,到上海也就停了,申思算是国足里技术细腻的球员了。那高起高打没问题啊,杨晨、郝海东的速度、马明宇又是典型的四川球员风格,风格硬朗又带有一定的控球能力,脚头硬,能有一脚远射,看起来踢的简单,但是只要在这个维度上超过你的对手就行。德国队以前的技术也不见得好,可就是拼身体的话能碾压你。可是慢慢地,我们连高起高打都没了。

就说日本,很早之前就确定了以技术为主,为什么?个子都不高,难道还能要把标准定在180以上吗?那日本就没得足球人才了,所以只能避重就轻呗,发挥自己特点,放眼亚洲,日本的技术绝对顶级,只是在世界杯一旦遇到像比利时那种,身体、技术都比你优秀的人就狠不起来了。

所以,真就不是没人才,也真的不是踢不出所谓的传控配合也好,还是防守反击也行,只是一切都没有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要往哪去,只知道片面的要成绩,那自然会违背足球发展的客观规律,到头来就是吃亏。凭什么别人认认真真做青训几十年才能爬到世界之巅,而你就那么聪明那么幸运,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话。

不过,现在足协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抓青训吧,人才多一点上来,打造几个球星,纹身什么的就算了,好歹让年轻家长能看到孩子踢球也是出路的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有偶像,可以去球场踢球,这就是好的开始。


大脸看球


国足踢日韩,甚至西亚卡塔尔等,老董的说法没有问题,我们球员身体有优势,技术咱比不了,所以只要边路传中质量好,让大宝,骚郜,肖智武磊等人去冲顶,绝对简单有效,就是这样问题是边后卫太稀缺了,要能跑能上能下,有速度传中有质量,目前李学鹏还行,在有吗?张五对抗可以传中就不说了,

还记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前的十强赛的国家队吗?边后卫吴成英,孙继海,能上能下能传中;中后卫范志毅,李玮峰,张恩华,杜威,有身体能对抗头球出色;前卫马明宇,李小鹏,申思,李明,祁红,李铁,佳一,小肇,有控球的有大面积扫荡的,前锋有谢辉,杨晨,郝海东,曲波有速度有头球,特别是谢辉杨晨那是德甲能进球的哦

所以2002那一波确实特点鲜明,米卢队伍捏合比较好,发挥出正常水平和自己的特点就出线了,再看看近几年的国家队,对比一下,高低明显了,

再说了简单直接能进球就好,边路,45度高球轰炸怎么就就不行了,只有规则容许,能赢求怎么就不行?再看看国家队的球员学西班牙等技术流的穿切配合要行云流水能吗,得有脚下控球技术在高速跑动中,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跑能配合,咱有这样的球员吗?再加上假球黑哨外行胡折腾,中国足球能好吗?


长袖善舞30


如果说找一堆小孩组个青训队然后被恒大青训暴打就有资格指点国足的话,大概我能搞五个董路。

董路这个说法,其根据是在二十世纪末和二十一世纪最初几年国足还在吃公粮的时候,被称为“头球队”的国足采用的经典打法。

在这里我不得不吐槽一句,喜欢考古是我们民族的优点,那也是民族的缺陷。我们不能一遇到搞不定的时候就去追随前辈,追随先人。

董路梦中的那支国足强不强?我只能说在梦里很强。哪怕是把那支国足穿越回来跟现在的国足踢,也不是现在国足的对手。

为何这样讲?因为足球是在演进的。二十年前的足球和现在的足球,可以说本质上已经不是一个运动了。

首先对抗程度不是一个档次,其次攻防转换不是一个档次,再者进攻与防守本身也从单纯的技术比拼演进到了基于空间和位置的立体联动。

现在的国足能在当今的强度下踢上70分钟有组织有战术的攻防,即便他们技术粗糙。但董路那支“梦之队”能高强度对抗半个小时吗?别忘了当年的国足下半场就是各种跑不动体力不支巨容易被黑色三分钟绝杀。这还是二十世纪末对抗程度低攻防转换慢的阵地式足球。

董路不外乎还停留在可以用身高欺负东南亚球队的梦里。殊不知别人早已彻底改变。比如菲律宾已通过归化球员彻底变成了欧洲式球队,泰国已成了靠脚下功夫吃饭的球队,攻防转换快得一比。你现在还拿头球轰炸他们?怕是半场都过不了。


战忽都护府长史


高举高打,看看过来的这二十年,不是一直在高举高打吗?如果年轻球员还这么练,在过两个二十年成绩也不会提高,高举高打,只是门前攻击手段的一种特殊打法,前提条件事前锋高大头球技术好,传球技术精湛,否则那就是在搞笑。什么是足球理念?比赛核心又是什么?有人说比分,只是说对一半,足球比赛的内涵就是掌握球权,不管场上如何变化,必须始终要做到球在本方脚下,利用球场宽度和防守球员之间的空隙,由后场向前场推进,在推进中避实就虚,根本目的就是必须保证球在本方脚下,等到对方禁区附近,利用各种破门技巧完成破门任务。这个过程的顺利完成,其核心就是球权的掌控。要做到靠的就技术和团队作战,如果随意出脚把球权交出去,那样就是失败。所以足球比赛争夺的就是控制权,一切围绕着这个中心来完成最后的一击。那么国足不管用地面还是高空推进,能控制住球权就是正确的,想成为强队,就必须地面和空中相结合全面的技术能力。


骆文春1


高举高打应该说也是一种进攻战术,中国足球队目前的基本功稍显不够熟练,短传配合进攻往往容易失误,我方失误,对方一反击,我方的阵脚一下就容易被打穿,真的,董路的高举高打战术,中国队目前用起来比短传配合进攻要有效得多,前场进攻不必投入太多的队员,有两个高点抢头球,四个前卫跟进抢点射门,四个后卫全责防守,非特续情况,不必参与进攻,这样的进攻体糸,即使前场进攻失败,我方转攻为守时,后防我方早巳严阵以待。这种高举高打的战术,对足球基础较差的球队效果是非常好的,叫做乱中取胜。八十年代,柳州市女子足球比赛时,我采用的就是这种战术,我带的是柳州市电扇厂女子足球队,队员大部份是初中刚毕业的校队队员,我们一路过关斩将,最后碰上柳州市牙膏厂队,该队不少队员在市业余体校训练,基本技朮比我队好得多,她们釆用的进攻方式:配合进攻,我方用高举高打回击,场面上我们始终占优,气士更胜她们一筹,最后比分定格在3:1,我方拿到冠军,今天董路讲中国足球当下用高举高打的战术,我举以上的例子,就是想证明董路的提法是正确的。


梁有东460


懂路董得屁什么高举高打,笨的跟狗熊是的,还高举高打瞎逼说在中国行不通。懂路连球混子都算不上,就知道一天到晚的瞎列列没有一点真东西。有他懂路中国足球永远进不了世界杯除非懂路死才有希望。


可心


如果董路这么说,那就叫胡扯。试问:就中国球员的体格,别说欧美非,就是亚洲伊、韩、乌兹别克、西亚群狼,中国球员扛得住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