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有些人宁愿领着3000元的月薪也不知上进,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教育这回事儿


拿着一点工资还不急不躁的上班,这可是大有人在。在不少地方,我就见过有些人月薪不到2000元干的还很嗨的。我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回答。


理性分析:这个问题涉及三个要素,分别是3000元月薪、个人上进心和某人。

月薪角度:

如上图,月薪、某人和他的奋斗目标组成了我们思考的要素。

1.关于月薪3000

A.月薪3000是什么?

是企业根据某人的能力、岗位和整体绩效输出给出的待遇。换言之,3000元是某人岗位价值与其个人贡献的水准体现。

有多大能力赚多少钱,对企业来讲是最现实的。3000元的月薪对应3000元的贡献。

B.3000元月薪与某人的奋斗目标或者上进心有关系吗?

有也没有。如果某人对于3000元不满足或者对于目前自己的岗位和职业等级不满意,就有上进心,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

C.3000元的其他决定因素

3000元在发达地区是不怎样的收入,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很有可能是不错的收入;试想在贫困地区的小县城里,3000元的收入可能已经很不错了。

3000元是一个没有落地的数字,因为决定个人财富水平的是他的家庭总收入,而不是这3000元,如果他的财富值已经很高,那他对于3000元可就无所谓了。

如上图,3000元不同的财富占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2.关于月薪3000对某人上进心的影响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A.决定某人上进心不只是月薪,月薪3000元对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满足感也不一样。比较满足的不容易上进,不满足的容易上进

B.上进心并不完全取决于3000元的月薪。

上进心角度

上进心是指一个人追求更高目标以便满足自己理想追求与更好生活状态的心理状态。一个人的上进心取决于什么呢?

1.现实的生活水准与利益状况

如果对现有的收入不满会追求上进

2.个人的理想抱负

真正有理想抱负的人一个月100万照样积极上进,没有理想报复的人一个月100块照样没有上进心。所谓的理想抱负在职场角度来说就是你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

3.上进心还和自己的能力有关。

如果个人的知识及技能储备遇到瓶颈或者长期没有施展的环境,自然很难有上进心。

4.上进心还与环境有关

在蜜水长大的孩子衣食无忧,不知道什么是上进心;在困难面前一败涂地的人已经彻底害怕和困难,也不可能有什么上进心。

所以上进心不但依赖于收入的水平和现状而且与某人及其身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某人的角度

其实人才是决定上进心的关键。

1.人的满足感和生活状态

我认识一个人事经理,月薪2500元,上班没有什么上进心。为什么,她自己说,上班就是觉得人多了热闹,在家里很冷清。她老公是公务员,家里有些产业,孩子不用管。剩下的就是打发自己的时光了。

2.人的阅历和成长视野决定了他的上进心

有不少相对传统地区的员工,月薪2000多点,一家人上班,房子是老人帮着买的。挣的钱贷款买个车,没事找朋友喝喝酒、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样的人也没有上进心。他懒得想上进的意义。

3.有些员工是从一些国企基层岗位走过来的,养成了老黄牛的习惯。

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些国企的老黄牛式的员工,尤其是下过岗的员工,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能够有份正常收入,能够安安稳稳的上班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不敢有过多的奢望。

4

.巨婴心态大有人在

长期的依赖心理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满足感,任性的做事态度在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体现。巨婴心态的人如何有什么上进心?

所以,还是人的自身原因,导致了上进心的存在或者不存在。

感性分析:

1.月薪3000,不求上进就两样人,一是不愁吃喝,没后事业心的X二代。混日子。

2.月薪3000不求上进,还有一类就是怎么都托不到墙上去的人,这类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上进心是大部分人都有的心态,毕竟人往高处走。但是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人的上进心不是我们能够靠肉眼简单判断出来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他的对手不也是么有看出他的上进心吗?另一方面,一个职场人的上进心不一定体现在职场上,有可能在工作上松松垮垮,离开工作单位就生龙活虎呢?

社会复杂,人心复杂,有些东西不是靠一丁点迹象可以判断的,你说呢?


回答不当之处见谅


指尖视野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你在一个职位做久了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亲近的动力,就此停滞不前,因为你的生活或者说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已经满足,所以你觉得无需再努力和上进。特别是看到周围的人也已经停滞不前,这种停滞和懒惰不知不觉就会传染给自己,最终消磨了自己的斗志,陷入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

3000元钱在大城市来说是无法支撑一个月的基本开销的,但是如果是在一些小的城市,温饱刚够,也是解决生活的基本问题。但是除此之外在小城市,除了这3000元应该家里已经为他提供好了其他基础设施,比如车房,比如结婚的行头等等,这些人生大事会用的资产,家里通通提供出来,那么3000块完全可以让自己过得很滋润。

我有一个朋友,家庭条件阴虱,并且在家里有一份稳定的公务员工作,除了每天朝九晚五上班之外,他的生活就是在家里跟家人做做饭,时不时组织老同学一起去郊游。生活十分轻松和惬意。

还有一个朋友在北京,因为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在各个方面都非常有危机意识。在互联网自媒体爆发起来的时候,他能跟上风头,现在也是百万存款应该是有的。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的是两种生活状态,我们不能简单评论哪种生活是好的或者是不好的,但是能肯定的是,不管哪一种生活,都是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或者是高低之分。

3000元在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在不同的家庭也发挥着和不同的作用,在每个人的选择面前,只有自己的心态是最核心的因素。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别人无权也干涉不着你的生活。这个和钱的多少没有太大的关系。

点击“关注”,即可订阅【闪电慢时光】!私信回复关键词“时间秘籍”送你一本时间葵花宝典。


闪电慢时光


一个混迹于招聘领域的人说说自己的看法

其实一个人拿多少工资和上进没有关系,重点问题在于不同的人的心态不同。

可能这就是职场温水煮青蛙的结果吧!

因为自我感觉安全,其实不安全。因为觉得大家都一个样子,其实高手是回家努力罢了。

举例,

对待一个难点工作,通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如半夜三更上级发一条工作信息过来,大家都看到了

1,月薪三千的。麻痹的,这么晚还说工作,明天说会死啊!不管它,睡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包括明天

2,月薪八千的。我靠,这么晚还在说工作,难道他的兴趣就是工作。没办法,我说我知道了吧!

3,月薪过万的。咦,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什么情况,我问问。这么晚他还发信息,应该还没有睡觉,我直接问问。

4月薪两万+。啊?出现这样的事情啊!解决了吗?谁解决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未来如何预防。因为制度问题还是?


职业规划师的视角


我引用前阵子窃格瓦拉话来回复3000薪水不上进的同志:

广西南宁的“窃格瓦拉”入狱前接受南京电视台采访:“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做生意又不会,靠偷车才能维持生活这样子,进去感觉就像回家一样,里面的帅哥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在里面的!

志向远大的窃格瓦拉,3000薪水呵呵呵!



浑河边的猫叔


这人啊,很奇怪,总爱去指点别人应该怎样。

工资就一定代表了别人上进与否了吗?

我有朋友现在还在大山里面支教,别人就爱当老师,就想做这行。我们同学都很佩服他的勇气,他也是很有理想抱负的一个人。换做是我们,还真做不到像他那样的精神。当然可能这算个例,只是为了说明不要以金钱去衡量他人的工作,有些岗位注定薪资没那么好,但是别人也是在坚守着自己岗位。

然后,我们又说回来,如果真的是没上进心。这个其实比较少,谁不想拿高薪。但是有的时候,人会有天花板挡着,使不出力,找不到方向,所以内心其实并不想这样。

最后就是确实没得上进心的人,那别人没得就没得啊,说明能生存的下去,难不成一定活成随大众的样子。

做好自己即可,随缘答题,睡觉了



成都白领


这个都是看需求来定的,比如一个男人30岁了未结婚,房子车子都没有,父母也在务农,无零钱来源,3000块对于他来说,不够塞牙缝,不努力能行吗?压力在那,也是环境被逼。

另,一个男人,父母都是有工资且工资不低,有房有车,这样的男人3000块对于他来说就是零花钱,什么都不用愁,有吃有穿有喝,不求上进这就很正常了,过上了小康生活,只求生活安逸舒服,也是一种追求。

求不求上进,这个不能按工资多少来决定,如果在一个生活安逸的家庭,这是没有动力去促使的,富二代,拆二代家庭特别明显。

当今中国正缺少上进心的人,现在00后都是父母的宝贝,哪里舍得让他们出去吃苦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希望这个社会更多正能量的人出现吧!


是个川巴汉子



正义欢笑使者


从提问者提问的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提问者也是被进步论洗脑的一员。觉得上进心,才是好的。进步才是好的。

你有没有想一下,为什么要进步,为什么要有上进心?

为什么要追求成为那鹤立鸡群的那只鹤?

是什么在操控你在操控这个社会?

你都没想过,只是随波逐流,觉得不上进就不好,是异类,跟原来的封建迷信没有任何区别!

一切的根源都是为了生存,而欲望最初是为了满足生存的。比如,身体会产生饥饿、口渴这种感觉,然后会有吃饭、喝水的欲望。原来是为了满足生存的!

但是,任何东西都会分化,欲望也是。分化衍化的欲望不在是满足生存,造成了痛苦。

达尔文说了进化衍化论,然而真正的现在是越是看起来高级的生物,生存条件越恶劣,生存时效越短。比如原始单细胞生物存在了几十亿年,中等动物恐龙存在了1亿多年,而到直立人只有300万年,到我们现代智人,存在了20万年就岌岌可危了。


㐗怪


面子:

小生意,比如开麻辣烫、地铁口摆地摊,很多人看不起。有多人误以为自己的身价=有逼格的写字楼+正装+办公室。其实,在服务业越发中坚力量的当下,在办公室的普通文员往往变相的成为社会底层而自己却不知道。但是他们却愿意继续当鸵鸟,毕竟跨出这一步很难。

风险:

做赚钱的小生意,首先是做小生意,其次是赚钱。没人知道小生意是不是赚钱,而做生意,要自己投入,精力、时间和成本。本身工资少存款少,时间可能也不多,还要去做小生意,不甘心啊,风险大啊。

内心懒:

很多时候可能自己也做过一些梦,自己可能是路边任何一家生意爆棚的小餐馆老板,这个状态真的也不错。但要自己真的从0开始,真的难,自己手可能不懒,但心是懒的。不愿意跨出这一步,钱是掣肘,自己的意志更是阻碍,面子、风险、身体力行,经验谋略,资金规划,客户、成本、供货,全盘考虑太累。

没有职业规划:

所以正确且正常的规划,除了自己职业路线以外,还应该考虑非职业线路规划,比如我在某写字楼上班,除了正常的职业升迁以外,我是否可以在楼下或其他地方开家奶茶店?我是否可以考虑兼职参与某些培训?我是否可以考虑把自己的继续投资到我非常喜欢的一家馄饨店中。这都属于全面职业规划领域。


简历牛


这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应该考虑的问题。职场中类似这种人很多,与其花时间了解他为什么,不如花时间琢磨下怎么规避这种人带来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