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何祚欢

爱聊天的老头

用嘴聊了半世,笔聊了700万字

但还是嘴占上风

许多人不晓得我还出过一摞书

其实这无所谓,咱们接着聊,聊武汉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说“大武汉”的“大”,自然是为了证实它“大”。

本来么,武汉既不是直辖市,又不是如今的“北上广”(连带还可以加个“深”),能大到哪里去?

偏偏它的市区面积就是仅次于上海的“老二”。于是我们就要追追这个“老二”的来历。这一“追”,就晓得它的“大”是一天天“长”出来的。

这个“大”字,首先是加在武汉的三分之一——汉口头上的,从清朝中期开始,汉口就是个大商埠了,从南到北,登梯似的排着五条街,最短的长八里,最长的十一里,而且其中有两条全是商铺。这在当时的中国怎不是独一份儿?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到了民国,由于商业的进一步繁荣,汉口五大商圈形成。这骨子里的原因是西风东渐,把一些“洋板眼”带到了本来就大的“大汉口”。1861年就开始出现的“洋船”,接着是外国轮船公司和中国轮船公司以三大家拖带一百多家和洋公司争水上生意。还有京汉铁路通车,粤汉铁路部分通车。四大棉纺厂的诞生、银行进入汉口,汉口成为“四大金融中心”的“二哥”等等,汉口不但地盘扩大,更有了国际大都会所具备的要素和气魄。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汉口就是“天下四聚”之一,“四大名镇”之首,特别值得提的是,它是“四大名镇”中唯一以商取胜的城镇,原具备外向型的特色。所以到了门户开放时,它追赶西方工业革命浪潮的脚步就比别的城镇快了许多。

汉口以财货通天下,天下人便有了“货到了汉口活”的民谚。这种面对天下客的生存方式,造就了汉口兼容天下的城市个性。与其他大商埠,大城市相比,武汉人不排外已成为天下客商的口碑。

于是,武汉文化便有了鲜明的广览博收、博采众长的特色。

交流频繁的汉口,在五方杂处的日月里逐步催生了一种有别于武昌、汉阳的“汉腔”。它以省府武昌话为基调,揉入周边各县个别声韵,并在不各不觉中吸收了许多外省的词语,加以“汉”化,如“茭白”、“推板”来自江苏,“牙牙乌”来自广东等等,再从汉口人嘴里出来,那就像土生土长的一样。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在艺术欣赏上,武汉人的口味之杂,也反映了他们的广览博收。本地或外地的艺术,甚至外国的艺术,只要瞧得出好来,他们就一概地喜欢。它不仅仅是物资交流的商埠,更是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会。全国各地商人说,“货到汉口活”。各地的戏班也说,“汉口是个养活人的戏码头”。武汉人不仅容纳各地的艺术,而且在国门打开后,以同样的热情喜欢卓别林、玛丽莲·梦露;全国解放后,如痴如醉地欣赏苏军红旗歌舞团、保加利亚歌舞。直到今天,新建的琴台大剧院,就从来没少过中外交响乐团的身影。而欣赏它们的武汉市民,表现出的热情和礼貌,更集中地显出都会的力量,它可以培养欣赏艺术的行家里手。

“大武汉”的“大”|名人专栏

我们在这块土地出生,我们在这里长大,我们没有理由不为它骄傲。我们不仅要对各地的人说:货到汉口活。我们还要对着汉水、长江说:

武汉,我爱你!

文 | 何祚欢

图片 | 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