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清政府裁撤湘軍卻不裁淮軍?不怕李鴻章擁兵自重,威脅朝廷嗎?

於無聲處34


我對晚清時期的湘軍和淮軍的看法是,湘軍之所以裁軍,最根本的因素還是為了免遭忌諱!

包括李鴻章也是湘軍和清廷上層共同扶持的對象,李鴻章本身就是曾國藩的人,之所以會建立淮軍,也是得到了曾國藩的幫助。

李鴻章的快速發展,則是清廷有意扶持,目的就是分化瓦解曾國藩的勢力,可以說,李鴻章的崛起本身就湘軍和清廷矛盾的緩衝物。

曾國藩為何會裁軍,真的是清廷卸磨殺驢嗎?

曾國藩是晚清漢族地主家庭出身,本身和清廷的統治者利益是一致的,曾國藩又是晚清時期的大儒,四書五經這些儒家經典更是倒背如流,熟練於心。

道光十八年中進士,入翰林,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在中央禮部、兵部、工部、刑部、禮部都輪崗上任過,從這一點來說,曾國藩本身就是清廷有意培養的人才。

是清廷後林則徐時代的第二梯隊官員,即使不爆發太平天國運動,以曾國藩的實力也必然是清廷要員。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席捲半個中國,在八旗和綠營無力對抗的情況下,清政府開始允許地方團練武裝來對抗太平軍,曾國藩正是這個時候,在清廷的支持下於湖南建立地方團練,專職對抗太平軍。

湘軍也好,淮軍也罷,儘管是地主士大夫自己籌款,自己招兵,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清廷的扶持,沒有清廷作為後盾,湘淮軍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但是在鎮壓完太平天國運動後,曾國藩意識到,自己已經有功高震主的嫌疑,他不想落得白起、韓信那樣的下場,為此,在沒有清廷允許的情況下,為表示自己對清廷的忠誠,開始裁軍。

這是曾國藩的明智之舉,也是無奈之舉,更是多此一舉!

曾國藩想要做聖人,這一點是沒毛病的,但是打造湘軍也並非曾國藩一個人的功勞,曾國藩此舉在表自己忠誠的時候,也忘了當時清廷的處境,清軍主力(中央軍)在對抗英法聯軍的時候就損失殆盡,而在1865年的時候,清廷最為仰仗的將領僧格林沁在山東被捻軍打敗,戰死沙場,標誌清軍當時已經沒有可以調動的軍隊。

正在這個時候,曾國藩如果害怕遭忌諱最應該做的不是裁軍,而是改革湘軍,將地方軍改編為中央軍,或者自己徹底交出軍權,但是曾國藩的人生準則是齊天下,自然不會放下手中的權力。

所以,清廷其實是不希望曾國藩裁軍這麼快的,畢竟戰事還未結束,此時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則看準時機,認為戰事為了,裁軍並非明智之舉,上對不起朝廷,下對不住跟隨他打仗的父老鄉親。

森格林沁全軍覆沒後,清廷隨即任命曾國藩北上負責剿滅捻軍,但是這個時候湘軍已經裁撤,曾國藩只能帶淮軍北上,淮軍和湘軍一樣,都是隻認將領不認朝廷,曾國藩指揮不動,剿捻不力。為此,清廷改派李鴻章為欽差大臣,負責剿捻。

僅僅兩年,李鴻章就完成了剿捻軍事行動,1970年接替曾國藩,被任命為直隸總督,此後一直穩坐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為晚清重臣,其淮軍也成為半中央軍,在其後的二十多年中,清廷都是靠這支隊伍在支撐。

可以說,不是朝廷害怕李鴻章威脅,而是害怕失去淮軍的倚重,曾國藩明顯是歷史學得太多,有點敏感了。


史論縱橫


關於這個問題要回答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麼要裁軍;其二,李鴻章為啥可以“一股獨大”。

(1)裁軍並非僅僅針對湘軍,全國各地鄉勇都被裁撤

這正如不許購買外國軍艦和艦炮並非僅僅針對北洋一樣,都是全局性行為。湘軍人多必然裁撤成為主體,全國各地不僅湘淮,包括楚軍、川軍、貴軍等都發生了裁撤。只不過當時,全國最有實力的是湘楚淮,它們也最有影響力,才最被關注。

湘軍,在這裡主要是指曾國藩兄弟掌控的部分湘軍,被裁比重還不是最大的。楚軍比較徹底,六萬多人被裁了四萬多,楚軍統帥左宗棠僅率部三四千人北上陝甘,大部分留在閩浙等地區,其實逐漸被湘軍融入。

(2)曾國藩兄弟也並非自願主動裁撤,有些人說得清廷沒有作用似的

從裁軍意思被清廷主動放出,到曾國藩等人主動裁軍,這是有先後順序的。不是曾國藩兄弟情願要做的事情。

首先,裁軍主要是“非正規軍”轉為“正規軍”的必然行為,剿滅太平軍之前,因為全國性戰亂,湘楚淮各軍軍費大多是自籌,中央財政可插手的餘地不大。但是,剿滅之後,中央必然要控制財政,這是任何政府都要做的事情。因此,之前的“非規制”軍隊自然要轉為“經制軍隊”;

其次,消滅太平軍後,南方太平軍戰區沒有了主要敵人,自然要被裁撤;

再次,清廷出於“扶滿抑漢”、恢復中央權威的考慮,有意裁撤湘楚淮,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兄弟才主動裁撤。

(3)李鴻章及其淮軍為何最終不但沒有實力受到損失反而成為主力

這個主要是因為李鴻章和曾國藩長期作為“京官”,熟悉官場規律又為清廷熟悉。所以,他們兩個並非真正的重點。相較曾國藩,李鴻章更讓清廷放心。

在太平軍被消滅後的裁軍中,曾國藩、曾國荃兄弟被裁了兩萬多人;非曾氏兄弟掌控的湘軍才是真正的重點。李鴻章更是僅受到微創,旋即在剿滅捻軍中又成為主力。曾國藩在平捻中,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作戰頗不賣力,最終致使曾國藩交出帥印,更讓曾國藩不爽的是,連個交接儀式也不搞,很窩囊地交出權力。

清廷不是傻子兒,八旗兵難堪重用,楚軍被拆散了、湘軍因為統帥相對強悍清廷怕被丟失權力因此也進行抑制,那麼,誰來保衛天下?只剩下比較聽話的淮軍了。

其一,淮軍軍紀最差,其戰鬥力並不強,主要依靠洋槍洋炮,而這些都需要買,買就得由清廷掏錢。清廷控制住錢,就控制了淮軍。相反,楚軍則不完全依靠洋槍洋炮,楚軍有一種“倔強的草根精神”,硬仗、大仗,甚至可能去死的仗都敢打,這其實是清廷最怕的。

其二,李鴻章有小聰明,這點被清廷也就是慈禧把握。個人和家族、集團的利益被李鴻章重視,而這些清廷給得了。


坐古談今


清政府裁撤湘軍卻不裁撤淮軍是因為兩害取其輕,也是出於權力制衡的原因。

滅了太平天國後,所謂功高震主,兔死弓藏。曾國藩也知道朝廷要對自己開刀,當然曾國藩如果執意不撤湘軍,朝廷也拿他沒辦法,因為那時的滿清權威已經不比以前啦,影響力大大的下降,滿清還要依靠曾國藩這些漢人幫他們維持局面呢!曾國藩也聰明,他沒有多大的權力慾望和名利之心。曾國藩聰明的耍了一個花招,主動撤銷湘軍,但是卻保留了李鴻章的淮軍。李鴻章的淮軍算不上湘軍的從屬,當然開始是從湘軍脫離出來的,也受過曾國藩的幫助,李鴻章還是曾國藩的學生呢!曾國藩也寫信告訴李鴻章說不會裁撤淮軍,李鴻章是非常感激的。曾國藩的考慮無非就是三個,第一就是太平天國雖然滅了,北方的捻軍沒有滅啊,朝廷需要一支軍隊去鎮壓維護國家穩定。湘軍樹大招風,不可能保留,而淮軍不同,淮軍比湘軍人數少,都是用西式武器裝備比湘軍厲害多了,湘軍暮氣沉沉,不是近代化的軍隊啦,保留淮軍很適合,朝廷也會答應的,畢竟妥協了嘛!第二就是保留淮軍,也是保留著一份恩情,李鴻章是個有能力的人,以後前途無量,當李鴻章位極人臣時,記得當年的恩情照顧一下湘軍的後人也是正常的,官場都是大家照顧嘛,前提你對別人有過恩情啊!第三就是曾國藩希望李鴻章能夠當漢族地主階層的領頭人,當時的清朝格局,就是滿清貴族當權者和漢族地主階層一起分享權力的格局,曾國藩已經讓漢族的地主階層開了一個好頭,往後曾國藩退下來了,總要個能人作為代表吧,而李鴻章則很合適,有李鴻章,漢族的地主階層就保證了權勢,這也是曾國藩的考慮。曾國藩最終撤銷了湘軍,保留了淮軍,同時也撤銷了左宗棠的楚軍,這樣一來,曾國藩既贏得了名聲,也贏得了裡子,雙贏的局面。

對湘軍的主動撤銷,慈禧是很滿意的。當然湘軍是撤銷了,可是湘軍的人都做了地方上的官員,慈禧還是有所忌憚的,而這個時候就凸顯出李鴻章的價值來了。李鴻章崛起時,慈禧也是刻意扶持他的,一來可以制衡曾國藩的湘軍,二來也是權力的考慮,有一支強軍支持自己,慈禧才能在朝中屹立不倒,槍桿子出政權嘛,當時慈禧和議政王恭親王奕欣可是在爭鬥權力呢,有了李鴻章這淮軍,奕欣就不敢動慈禧。而李鴻章也是親近慈禧的,大家一拍兩合,互相結盟起來,慈禧扶持李鴻章步步高昇,李鴻章成為慈禧有力的心腹,大家各取所需嘛!慈禧不但扶持了李鴻章,還扶持了左宗棠的楚軍,左宗堂一直和曾國藩,李鴻章兩人不對付,總是看不起他們,因此扶持左宗棠,讓這三個勢力互相制衡,也是慈禧的高明策略,這樣一來滿清的政權才能穩定啊!再說了,清朝內憂外患的,不靠這些漢人強軍,還能靠那些廢物的八旗兵嗎?生存都成問題了,還搞什麼權力鬥爭啊!有李鴻章的淮軍和左宗棠的楚軍在,滿清至少睡的比較安穩啊,不怕醒來就被人推翻了!

李鴻章的淮軍在歷史上卻有比較重的地位,後來的北洋軍和北洋水師都影響著時代的變化,可以說當時保留淮軍是明智的,也是當時的形勢需要嘛,形勢比人強,沒辦法的事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清政府裁撤湘軍是在1864年攻佔天京後,今人多以為湘軍裁撤主要是因為朝廷的額猜忌和壓制,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當時西北、西南、安徽、山東、閩粵處處用兵。事實上,此後兩年,湘軍依然活躍在大江南北。與其說是朝廷猜忌,不如說是曾氏兄弟主動抽身,更為確切。

曾國藩主動裁撤湘軍,是以一個傳統士大夫的角度,從謀身和謀國兩方面出發作的一個謀劃

湘軍本來不是朝廷正規軍隊,只能稱勇,沒有正常渠道的經費,全靠臨時募集。特別是剛開始時,不得己朝廷募捐和攤派。後來,雖然朝廷也出面組織一些軍餉,但對於湘軍也只能稍解一時之急。整個作戰期間,幾乎沒有哪年是不欠餉的。辦法也想盡了,開釐局、倡捐輸,收鹽稅,拔丁銀,提關稅,結果動用了所有的關係網,還是擺脫不了捉襟見肘的尷尬境地。

曾國藩認為,如今打下南京,大禍根除,於是才有了“裁汰兵員,騰出有用之餉,以供最急之需”之舉。而且戰亂初平,淘汰一些士兵,回家耕種,賣劍買牛,也可以促進農業生產,所以裁撤湘軍本來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曾國藩裁撤湘軍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裁湘留淮”。太平天國雖平,但北方捻軍未靖,需要保留一定的軍力以防剿大江南北。至於留湘,還是留淮,曾國藩認為,如今湘軍暮氣日重,強弩之末,宜多裁,而淮勇氣方強盛,不宜多裁,以後平定捻軍必須要靠淮勇。

曾國藩堅定支持李鴻章,從而給淮軍又一次重要機遇。1864年的大裁軍規模空前,曾國荃部裁去兩萬五千人;左宗棠部裁去最多,六萬多人只留下兩萬餘人。江西、湖南、鎮江等地的駐軍也相繼裁撤,總人數達十萬人。唯獨淮軍七萬之眾,只裁去一萬多人。

曾國藩認為對付捻軍,靠已經打了十幾年仗的湘軍是不行的,還是成軍只有兩年的淮軍銳氣正盛,堪當重任

1865年,對付捻軍的滿蒙騎兵全軍覆滅,統帥僧格林沁被殺,此時清王朝只能用淮軍來平捻,此時淮軍為最盛之時,約有七萬人以上。

但1868年平定捻軍後,淮軍隨即被裁撤一半,只有七十五營三萬餘人,分防直隸、山東、江蘇、湖北。如果局勢就這樣和平下去,淮軍必然會被慢慢地裁掉,但1870年天津教案,戰爭陰雲籠罩京畿,湖北淮軍主力奉命入直,從此長期鎮守京畿門戶。接著又有1875年日本侵臺,淮軍被賦予了海防職責。

當國家長期和平時期,同屬耗資大戶的淮軍就難逃裁撤的命運了

此後長期和平,淮軍沒有多少變化,到中法戰爭時因海防吃緊,增至一百三十二營、六萬餘人,但戰爭結束後又大量裁撤,到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直屬的北洋沿海淮軍只有可憐的五十一營約二萬人,與日軍一個師團差不多,在甲午戰爭中消耗大半。

所以1864年裁湘留淮,不是因為清政府的選擇所,主要是出於曾國藩的策劃。但清政府始終是猜忌所有漢人統兵大員的,所以淮軍終難逃脫逐漸裁撤、削弱的命運。


海軍史研究會員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裁撤湘軍的事情。

在湘軍攻克南京之後,湘軍的兵力就達到了三十萬之眾。這樣一直龐大的軍隊,怎能不讓清政府忌憚?

並且,當時流傳著曾國藩有意去推翻清王朝的事情,就算慈禧等皇族相信曾國藩的為人,可是也不能相信曾國藩的那些部將會不會慫恿曾國藩造反啊。而且,曾國藩的部下(曾國荃等人)還真的問了這個事情,不過幸好曾國藩把持住了,沒有腦子一熱就幹起了造反事業。



在一次慈禧召見曾國藩的時候,慈禧就旁敲側擊的給曾國藩提了醒,說你的家人怎樣了?身體還好吧?你的部將呢?(重點)並且還能夠說出曾國藩部將的姓名,搞的曾國藩冷汗直冒,朝廷盯上自己了。

另外,湘軍的糧餉也是一個問題,要留著這麼龐大的軍隊。總得給他們吃飽吧。可是沒有各省的支持。這一點也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曾國藩乾脆就直接自行解散了湘軍。

而淮軍呢?淮軍剛開始是從湘軍的隊伍裡分化出來的。本來上海被太平天國侵擾,這個時候上海的商紳就過來請曾國藩派兵去清理一下上海的太平軍。可是那個時候曾國藩的湘軍都出去執行任務了,手底下無兵可用,於是李鴻章就毛遂自薦說招一些新兵,去馳援上海,曾國藩同意了,後來淮軍就這樣在李鴻章的帶領下壯大,並且曾國藩還另外派了一些湘軍的部隊進入淮軍歸李鴻章統領。



後來湘軍被裁撤,而淮軍就作為國家屈指可數的軍事力量必須要保留下來。而且捻軍還作亂,列強虎視眈眈,並且最主要的是,國家原來的那些八旗部隊、綠營兵都靠不住了。所以淮軍不得不要保留下來並且作為國家最為主要的國防力量。

還有,李鴻章和曾國藩不同,他能夠博取到慈禧的信任,所以慈禧也有一種扶持淮軍的意思在裡面。


妙齡老翁談歷史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當曾國荃攻破天京後,並大肆燒殺搶劫。甚至掠奪了大量財富佔為己有,並派專人押回老家湖南。

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那些與曾公有過節的官員們,並藉機向慈禧太后彈劾並羅列曾國藩,曾國荃三大罪狀:①朋黨結私而沆瀣一氣並作亂②私吞敵賊鉅額財富③擁私人武裝,日益強大。留有後患。最終是大清之國之殤!

當彈劾聲傳到曾公耳朵裡,他大吃一驚,並覺得事態很嚴重,他將關係到曾氏家族的生死存亡之未來。他斟酌一番並寫信給他的弟弟,措詞相當嚴厲:荃弟,時局已趨穩定,殘敵難成氣候。升官晉職理所應當。可朝廷已有人彈劾你、我。況朝廷忌諱已久,戒心重重於湘軍之獨大。出於曾家家族考慮,你必須解甲歸田,回鄉解散之湘軍。自願削藩為妥,以解心患!急!切切!

曾國荃接到信後,並立馬去北京求見慈禧太后,並當面請求自己解甲回鄉養老,同時解散湘軍。

慈禧太后長嘆一聲:准許!此時,太后心中堵了多年的石頭,總算落地。至於李鴻章的淮軍仍有他的存在價值。何況李鴻章的威望仍在曾公之下,可以說,難以起波瀾!


大奇兄


這個問題倒是很有意思,一些回答者雖然回答的很有道理,但還是有答非所問的錯誤在裡面。

就像一些回答的人所提到的,清朝在60年代,70年代的裁撤湘軍是出於曾國藩的自願。但是,在這一點上,將曾國藩是看的太識時務了。

在太平天國之亂之後,雖然平定了太平天國。但清朝統治者們自然是知道,洪秀全被消滅之後,在消滅洪秀全過程中出力最多,也是軍事實力最強的湘軍,在未來會成為的朝廷的心腹大患。

曾國藩自然是知道這個道理的,所以主動提出來要自己解散自己的部隊。但是話說回來,湘軍並沒有被曾國藩和清朝政府完全解散。再後來,歷史中所謂的清末四大奇案的兩件案子,楊來武與小白菜,刺馬案,其幕後主使者都是湘軍的地方勢力。甚至在甲午戰爭時候,還有一大批的湘軍子弟到遼東戰場上去抵抗日軍。雖然那個統帥吳大澄是個二百五。

也就是說在東南沿海地方,也就是清朝財政的重地,依然有一大批的湘軍官員在掌控著清朝的國家命脈。那批人隨時可能有威脅清朝國運的潛在因素。在那種環境下,親政府扶持的李鴻章所部的淮軍,可以說是借力打力,將淮軍勢力安排到地方去排擠掉湘軍勢力。

在這過程中,李鴻章是逐漸做大。後人熟知的北洋水師,其實是李鴻章淮軍勢力控制東南沿海時候,從東南沿海的賦稅中中“摳”出來的一支艦隊。

但是,李鴻章他們所作所為並不可能完全威脅到朝廷。去除掉湘軍勢力,扶持李鴻章的軍隊,看似是在培植下一個曾國藩的湘軍。然而,在現實中,如果沒有甲午戰爭的失敗,李鴻章的命運未必就能比曾國藩好到哪裡去。

在甲午戰爭十幾年前的一場海戰來說。沒有那場海戰的話,就沒有後來北洋水師的成軍。

這就是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

在那場海戰中,福建水師先將自己麾下的精銳艦隊全部派去與法國人對峙。海戰中,不僅是福建地方建造的艦隊全軍覆沒,福建所屬的馬尾造船廠也遭到了法國軍艦的炮轟。可以說,福建水師自此一戰後,直至清朝滅亡,是一蹶不振。

而當時的李鴻章艦隊,軍艦的數量並不是很多。而且,並沒有像後來那樣的規模龐大。後來北洋水師中的核心“定遠號”和“鎮遠號是”在中法戰爭結束後,才交到李鴻章的手中。

在甲午戰爭前,李鴻章能一直擴充自己的艦隊,而且讓自己的艦隊能達到亞洲的一個不小的規模,其原因就是因為清政府在扶持李鴻章。馬江海戰敗後,福建水師自然不可同日而語,而新來的北洋艦隊無疑就是填補的原來福建艦隊的位置。

雖然這一切看似是清政府無限信任李鴻章的動作。但實際上,清朝統治者這樣做的目的也不過就是讓李鴻章能做好原來福建水師的工作罷了。換句話說,一旦再發生海戰的話,李鴻章自己的艦隊無疑就是眾矢之的。

不管是國內的輿論攻擊,還是在對外的軍隊選擇上。李鴻章想要退戰保船的想法,是完全不可能的。再有,當李鴻章想繼續擴張自己艦隊船隻的時候,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北洋海軍軍費,到了1890年代,更是別指望清朝的戶部能給李鴻章多少錢去養艦隊。

另外,一旦甄別起來,李鴻章的淮軍從始至終就不是國家的正規軍,真正的國家軍隊還是已經腐朽的八旗和綠營。淮軍的待遇和870的待遇自然就不能稱得上是並駕齊驅。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裁撤湘軍的不是清廷,而是曾國藩自己。

1864年徹底剿滅長毛後,曾國藩達到權力頂峰,以他當時的威望權勢,清廷那敢撤他的湘軍!

但曾國藩自己是深諳功高震主的道理,主動把自己的軍隊解散裁撤。

一大部分併入李鴻章的淮軍,用於剿捻;還有一部分給了左宗棠的楚軍,用於徵西。

這完全符合曾國藩的性格和人生追求。

而李鴻章則完全是另一種性格,“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候”,他是有強烈功名追求的。

所以,在曾國藩引退後,李鴻章主動挺身而出,淮軍成為繼湘軍之後,支撐晚清政局的軍事力量。

剿捻之後,以淮軍為班底組建了北洋水師,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用當時西方媒體的觀點來看:就是李鴻章“以一人之力敵一國”的。


風談天下


在曾國藩的湘勇於1864年攻下天京後,以慈禧主政的清庭就要求曾國藩載撤湘勇。從法理上來說清庭這一要求無疑是正當的。因為曾國藩的湘勇、左宗棠的楚軍、李鴻章的淮軍都屬於臨時徵召的應急部隊,而非國家經制之師(國家正規軍)。

如湘、楚、淮這種臨時徵召的應急部隊,餉由地方自籌、將由統帥任命(只是報部備案)、兵由將領徵召。這樣的部隊如長期存在顯然對中樞來說就是軍權旁落。

當時,最大的湘、楚、淮三支非經制之師,只有湘勇陸軍在曾國藩主持下奉命裁撤了。這當然有其當時的客觀原因。

首先是太平軍餘部仍然達二十餘萬,而左宗棠的楚軍正在對太平軍餘部作戰。而李鴻章淮軍部則轉入了對捻作戰中。所以清庭雖然也有意撤掉楚淮兩軍,但戰場需要此議也只能押後。而曾國藩湘勇水軍兩萬人,又出於外患嚴重,經督撫中樞合議均認為應以此為基礎打造中國近代化海軍加強海防才是最好的選擇。

後來因為清庭自1860年8月僧格林沁所部三萬騎兵全軍覆沒於八裡橋之役,失去了手中直屬的最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而各地督撫手中軍權因實際情況下坐大,其中以李鴻章淮軍實力最強。後來通過籌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把最大的一支海軍也把控到手中,至此李鴻章軍權達到鼎盛成為了實際上的軍閥。

而後來編練新軍的袁世凱又是李鴻章門生,所以清未是處於以李鴻章為首的實質上的軍閥割據狀態了。


史可見證


這個問題是辯證看待的,在清政府眼中,李鴻章和曾國藩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區別。但問題是,湘軍作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時間,到淮軍作為扛把子存在的那段時間,這期間,清政府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時候的清朝,已經變更加羸弱了。

而且從事實上去看,李鴻章的實際力量,要遠比曾國藩更加強大。

如果在太平天國起義期間,清政府沒有曾國藩,還有僧格林沁等人,如果沒有僧格林沁,還會有別的人,別的武裝力量。但是到了李鴻章時期,漢族實權派就已經開始以李鴻章為頭腦,滿族的實權派能力大打折扣,多數都是王爺羔子。

如果沒有李鴻章,首先清政府自己壓制不了國內的實權派,其次,如果發生起義,自己也無力鎮壓了。就如同義和團起義,最初這個組織的目的與其他的農民起義目的沒有不同,都想賺點錢,但是因為地方武裝的壓制和引導,最終轉變成了扶清滅洋。如果沒有這些地方武裝,義和團肯定是會打北京的。

所以曾國藩裁軍,不會影響清政府統治,而且有利於穩定;李鴻章裁軍,清政府已經沒有能力這麼去要求了,而且如果沒有淮軍,自身可能也保不住了。

我們可以看到,到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時期,列強要求籤署不平等條約的時候,點名讓李鴻章去簽訂。這當然不是因為李鴻章的書法優秀,而是因為列強深知,清政府已經不能完全代表這個國家了,他們需要李鴻章承認這些條約,才等於中國承認這些條約。

很簡單的例子,八國聯軍入侵時,義和團和清軍將天津的八國聯軍包圍,李鴻章拒絕支援,最終導致日本的援軍抵達,後期俄國的大軍也抵達了,改變了戰局。如果李鴻章沒有抗旨,當時的情況完全可以在日俄援軍抵達之前消滅天津的八國聯軍。慈禧讓李鴻章進京勤王,李鴻章說“粵不奉詔”,不僅李鴻章不再聽從清政府,南方的漢人地方武裝與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東南聯保》協議。

在這樣的情況和背景下,裁撤淮軍根本是不現實的。

也就是說,清末歷史無冤案,晚清政府無能,整個國家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局面。不過並不意味著,所有的一切決定都是清政府專斷,每個人和組織都有相應的歷史責任,各自承擔好就可以了,不必翻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