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千花伴花鸟市场风光不再

文/图杨品盛、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说起2002年南昌千花伴购物公园(以下简称“千花伴”)的开业,大头笼具店的老板还清楚地记得,虽然有的店铺售价已被炒至每平米12000元,但仍是一铺难求。他也还记得2012年时,其所经营的笼具店门庭若市、供不应求的火爆场景。

只是他未曾料到,千花伴这么快就“风光”不再……地处南昌市中心黄金地段的千花伴市场,如今日渐萧条,多个店铺空关闲置。这与开业之初的火爆景象相比,差距太大。

千花伴市场已开业17年

位于南昌市二七北路与福州路的黄金交汇处的南昌千花伴购物公园,总占地面积29亩,总建筑面积2.19万平方米,约有300个左右的标准店面。自2002年开始营业的千花伴,是南昌市首家出售产权的以家庭园艺为主的专业市场,也是全省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以零售为主打的休闲产品专业市场。

记者了解到,千花伴市场开盘时大部分商铺对外出售,业主拥有长期(50年)产权。作为南昌最大的休闲类花鸟市场,千花伴在开业之初商铺供不应求,生意火爆。成立之初,千花伴市场内花鸟虫鱼、古玩字画、奇木异石、珍禽宠物、精品礼品、旧货商品调剂,琳琅满目。临街商铺售价最高的达到了1.26万元/平方米,市场内圈盆花店铺售价也7000元每平方米以上。

南昌千花伴物业有限公司物业经理殷宗财介绍,千花伴整体建筑呈完整的圆形,上下共三层分为鲜花区、宠物区和水族行三个区域,分为内街、外街、连廊;目前店面和摊位合计约有200余家经营户。

“现在来市场购物的多是有园艺需要的中青年,特别是女性居多;这样一来,市场购物环境的好坏影响巨大。”江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袁业松介绍,千花伴市场大数据分析显示,来千花伴的顾客当中,18-25岁的消费人群最多,占总人数的24.9%;26-32岁,50岁以下的人群占比达到了80.9%,这表明目前青壮年顾客群体是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与此相比,时间较为宽裕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反而来市场购物人数较少。

市场经营日渐萧条繁荣不再

千花伴一楼南侧是宠物类店铺,北侧是鲜花类,二楼是水族行。4月3日,记者从南门进来后发现大部分宠物店都被时下流行的猫狗占据,且很多都在兼营兽医、宠物美容、宠物寄养等副业。少数卖小宠物的店铺日子也不好过,偶尔有人路过却往往无人问津。

符德伟是飞达宠物店的老板,卖些鹦鹉、仓鼠、松鼠、刺猬等小宠物,五六平米的小店面,一个月租金400多。“即使这样,我每个月赚的钱也仅够维持生活。现在网购这么方便,实体店的生意都不好做。鸟类基本卖不动,虽然不少年轻人喜欢仓鼠、兔子这些小动物,但很多人不知道这里,他们宁可选择网购。”符德伟无奈地说。

鲜花店的状况稍好一点,但仅限于批发商,因为他们还能揽到一些鲜花租赁的活。一楼花之语鲜花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他们店一直做的是鲜花零售,2015年前后店里每个月的营业额还在万元以上,现在最起码得打个“对折”。水族行的情况也不太乐观,二楼的甫元水族行是千花伴最大的水族行,拥有3间店面,但店员表示老板经常不在店里,一上午几乎没有顾客,只能一边喝茶一边玩手机。

说起在千花伴的经营状况,可丽爱水族行的欧阳老板也摇头叹息道:“2013年到2015年的生意最好,有时候一个月能卖三四万。我这里做的是高端水族生意,水族箱价格从三千到一万多的都有,店面就十平左右,月租金一千多,刨去成本还有一万多的收入呢!现在生意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周末人比较多,但看的多买的少,只能靠卖些零零散散的小物件维持店租。”

市场脏乱差让市民掩鼻

3日,记者在千花伴南门入口处发现,其中连排宠物店的左右过道非常狭窄,光线昏暗,地面上满是黄褐色的污水,散发出一股难言的臭味。再往前走,一家卖鸽子饲料的店门前还养着四五只鸡,店里看不到人。

“你们这里多久打扫一次卫生?”面对记者的问询,该店店主熊女士说:“每周至少用水冲洗地面两次,这几天因为下雨还没冲过,地上看起来比平时脏。有气味的主要是仓鼠和兔子,其实猫狗比小宠物的气味更大,但我们是做小本生意的,不搞这么多赚不到钱啊!”

“在过道里养鸡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至少会要求店主关到笼子里养。”物业经理殷宗财表示,千花伴的卫生环境整体上很好,物业每天都会监督各个店铺搞好卫生,掉落的泥土、剪下的枝叶、动物粪便等等都会及时清扫。“但是话说回来,商户赚不到钱,我们收的物业管理费也会相应降低。现在生意难做,千花伴的物业费已经降低到2元/平方米,”殷经理摊了摊手说,“没办法,工资确实太低了。”

“这里条件太差了,让人很难一家家逛下去。”市民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每次来市场挑选花卉植物都会尽力戴着口罩,除了其中因豢养宠物店铺集中令气味难闻外,市场内部的泥土和尘灰也让人难以忍受。

“电梯早就停了,一般人不会再上二楼来。”记者发现,主营观赏鱼类的市场二楼已有数家店铺呈关门状态。为方便顾客购物,市场原本有两部扶手电梯供人乘坐。一名店主告诉记者,电梯停运至少已经有五六年时间,直接影响了顾客分流。他们虽向市场物业反映多次,但至今没能解决。

“产权式商铺”让市场转型陷入困境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千花伴市场外,特别是周末花摊特别多,无人管理,占道现象严重,而且不时有主动扰客叫卖的情况发生。而且市场内乱搭乱建、乱占公共道路的现象比较严重,店面常常将外面的过道围住十几平米空间搭棚,还有些内部摊位,摊子摆得过大,影响通行。

“市场品种单一,环境脏乱差是影响千花伴市场销售的主要原因。”袁业松说,以观赏性花卉为例,按照千花伴“综合性园艺”的市场定位,虽然其中园艺种类较贤士湖花鸟市场和京东花鸟大市场更为齐全,但如“钮扣蕨”等稀缺园艺品种、创意盆栽、热带植物等园艺品种较少,无法满足顾客需求。袁业松认为,千花伴存在的市场规模偏小、商品品类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市场环境欠佳等诸多经营问题,制约着其发展壮大。

“没办法,我们不是业主,很多时候想管也管不了。”千花伴物业经营方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千花伴市场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运作,但是其经营面临实际困难,原因是千花伴内约八成以上的店面产权已出售,管理难以规范。 据千花伴物业介绍,物业公司曾设想了分块“超市化”经营或打造花园中心的改革方向,但战略管理因产权问题无法落到实处。有顾客对以上问题多次投诉反馈,只能“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