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日軍傷亡過萬死因是什麼?一切皆與“吃大米”有關?

日本崛起於明治維新,清朝卻敗於洋務運動。清朝雖然在同一時期進行了洋務運動,但由於各種掣肘的存在,導致步履維艱,最終失敗。甲午戰爭便是最好的例子,日本憑藉明治維新後的實力,強勢征服朝鮮半島,並與清朝交戰,當時清朝水師的眾多炮彈竟然以沙子灌注而成,而日軍軍艦卻已具備現代軍艦的雛形。誰勝誰敗,可想而知。雖然此次戰爭以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結束,但日軍的傷亡也是頗為慘重。

甲午戰爭,日軍傷亡過萬死因是什麼?一切皆與“吃大米”有關?

據戰後統計,日軍有1.3萬人死亡,其中有1.2萬人死於疾病。日軍傷亡過萬,竟然不是死在清朝部隊之下,而是敗於疾病。這又是什麼樣的疾病呢?其實就是腳氣病。眾所周知,明治維新後,日本全盤西化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人各個方面,基本上是對西方國家照搬照抄。按理來說,西方的衛生條件應該不差啊,日本學習醫療技術後,應該不會出現病死數萬人的情況。這一切都是因為腳氣病在日軍中的流傳,甚至有日本軍方,將腳氣病與肺結核列為兩大奪命之病。

甲午戰爭,日軍傷亡過萬死因是什麼?一切皆與“吃大米”有關?

而日本人之所以會在軍中傳染腳氣病,其實就是跟日本痴迷於吃大米有關。這又是為何呢?這一切都與明治維新有關,在此之前,由於各方面條件的限制,普通平民只能食用雜糧,而唯有貴族才能食用精米。但在明治維新後卻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精米進入尋常百姓家。在日本人吃上精米以後,便徹底對此愛不釋手,拋棄之前的粗茶淡飯,一直以精米為主。甚至於連日本軍方都認為,食用精米能提升士兵士氣。

甲午戰爭,日軍傷亡過萬死因是什麼?一切皆與“吃大米”有關?

故而,在甲午戰爭時期,日本的軍糧便是以精米為主。而精米卻有一點不好之處,缺乏必要的維生素B1。而長期缺乏維生素B1,最直接的結果便是引發腳氣病。日本士兵便遭了秧,長期使用精米,沒有其他食物來補充維生素,故而在日本士兵之間,腳氣病便徹底傳染開來。

甲午戰爭,日軍傷亡過萬死因是什麼?一切皆與“吃大米”有關?

日本士兵的腳氣病,還與日軍的補給制度有關。如大米是直接發放,而輔食卻是以菜金髮放。故而,那些平民出身的士兵,為了補貼家用,只食用精米,不補充其他食物。這一系列的巧合,導致日軍軍中腳氣病氾濫成災。隨後一直到1922年左右,日本陸軍才徹底改為米麥混合主食,以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B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