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现在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都表现得非常焦虑。

不论是送去各种培优班,还是勒紧裤腰带咬牙购买学区房,还是名校周围陪读的,都令教育这块地方硝烟弥漫。我们的家长常常陷入教育攀比的怪圈,只要是其他孩子学了自己孩子没学的就着急得不得了,深怕自己的小孩掉队了。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但是完全不遵照科学的方法因材施教,对待小孩的教育问题人云亦云,这样真的有效果吗?

教育博士陈美玲给出了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小编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陈美玲的三个孩子都是在斯坦福念的大学。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1.她认为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你看XXX多听话,这次又考了全班第一名”。

但是殊不知这类话语不但不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然后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要让孩子和自己比较,可以说“让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你是否比昨天进步一点”。

2.不要物质奖励孩子

一味的用物质奖励孩子会物化孩子的很多行为。刚开始可能会有些效果,但是长此以往当孩子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奖励而是追求奢侈的物品是反而会得不偿失。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3.不要制定每天的时间表

访谈中陈美玲提到玩的时候也是一种学习。很多国内的家长就会很反对,玩怎么会学习,玩只会耽误学习的时间。

在我看来,在外面疯玩打闹,一味的沉迷于电子游戏确实就只是玩,并不能增长见识,反而会耽误学习。

但是如果他的玩是打球、运动,就既可以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开发不常用的右脑;又可以强身健体。或是踏青远足、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增长的见识。这类的玩既可以放松身心,从平日里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又能增加综合性的知识储备。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4.不要给孩子报课外班

中国的大学是严进松出,外国的大学是松进严出。

一方面,如果课程真的跟不上,影响将来升学,报课外班补课也是无奈之举。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真的在某一方面有特长、有兴趣,报课外班开发兴趣也不是一件坏事。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5.不要替孩子做选择

我们的家长最喜欢给孩子做选择了。最后养出的孩子没有主见,男生成了“妈宝男”,女生养出了“公主病”。

很多时候选择是成长的一个过程,家长是不能代替孩子去成长的。

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任,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责任心,让他正确面对成长道路上的每一道分岔路口。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6.不要反对高中谈恋爱

家长都视早恋为洪水猛兽,结果孩子们越是不让做什么越要做什么。

小编个人也不鼓励或者说是鼓动高中生早恋,但是家长不要一味的对青春期的孩子回避恋爱问题和性教育常识。有些知识确实是需要提前告知孩子如何去做,他们不知道怎么做才会犯错,在高中时期恋爱怀孕导致影响学业甚至影响人生轨迹的事例比比皆是。

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正式这个问题,向学生传导正确的恋爱观。

7.不要打骂孩子

无能的家长才靠打骂来管教孩子,打和骂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你的孩子在教育下一代的时候也采用打骂的方式。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8.不要对孩子撒谎

不要对你的孩子撒谎,除非你能够保证这个谎言永远也不会被拆穿。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要记得,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影响到你的孩子,甚至影响到他今后的为人处世。

9.不要为工作疏忽孩子

很多家长喜欢说“我挣钱还不是为了你”。

以挣钱为理由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会缺少安全感,谁也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教育。

三个儿子考上斯坦福,教育博士陈美玲告诫父母不要做的10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