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隋唐五代是中国绘画成熟后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高古富贵,设色浓艳,体现了盛世豪情。

山水画发展迅猛,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齐头并进。花乌画正式走入绘画领域,并在唐末五代成为独立的画科。隋唐五代的名家有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周防、张萱、徐熙、黄筌、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顾闳中等。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展子虔,隋代绘画大师,他有“唐画之祖”的美誉。

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展子虔(约545-618年),渤海(今山东阳信)人,曾经历北齐、北周两代而入隋。与东晋、南朝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名家并列,被称为“唐画之祖”。他是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画家,擅画山水、台阁、车马、人物、道释等,画笔精妙。写山水远近,有咫尺千里之势。展子虔是一个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大师,出生时正值东魏末期,恰逢东西两魏“玉壁之战”。在乱世中,展子虔自幼颠沛流离,然而他过人的艺术天赋,让他走上了学习绘画的道路。他历经东魏、北齐、北周、隋朝,几次三番的政权更替,到了隋朝因才华出众,被隋朝皇帝请入宫中,封为朝散大夫。随后展子虔凭借过人的学识和一心为民的优秀品格,又晋升为帐内都督,一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与当时另一画家董伯仁齐名,人称“董展”。


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展子虔《游春图》

传为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被视为中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也是中国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画。其真品由于年久而早已失传,现在我们看到的《游春图》为唐人摹本。图中山水树石与白云相间,杂以楼阁、院落、桥梁、舟楫,并绘以踏春赏玩的人物车马加以点缀,生动地展现了春风荡漾、水波粼粼、杏桃绽开、绿草如茵的春景。该作品描绘细致,色彩鲜亮,整幅画以山水为主,人马为辅,人马虽细小如豆,但描绘得一丝不苟,形态逼真。怎么看都是一幅春天的场景,浸透着一股阳光般的暖意。水的这边两个闲人在走马,水的那边两个人在看水,湖中三位婀娜多姿的女子,乘船闲话中,正在渡河。画面中,有一座溪上的小桥,山中还有古刹。

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展子虔《游春图》局部

画上有宋徽宗赵信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字。经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捐献,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张伯驹先生为抢救这一稀世珍品,当年曾卖掉自己的家宅,其情形经过可谓感人。

唐画之祖展子虔一幅《游春图》开启后世青绿山水之源

《授经图》是展子虔作的一幅人物画,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两幅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除了这两幅画,展子虔流于后世的多为壁画,散落在洛阳天女寺、云花寺、长安灵宝寺、宗圣寺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