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這麼重要的人物,為什麼安重根輕易刺殺成功?

左邊緣868686


1909年10月26日,日本首位韓國總監伊藤博文在哈爾濱火車站被韓國義士安重根擊中三槍而亡。而隨著作為明治憲法之父伊藤博文的被殺,被袁世凱稱為“生無百歲死千秋”的安重根也得以名揚四海,名留青史。那麼在這裡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何伊藤博文這樣日本最重要的人物會讓安重根這麼輕易的就殺害了呢?



只能說伊藤博文的死就是由無數個意外造成的一個必然的結果。1909年在沙俄克拉斯基諾避難的安重根在某一天瀏覽報紙的時候,突然看到“日樞相伊藤公露滿視察”這條消息,而安重根本就對伊藤博文這位侵略朝鮮半島的元兇仇恨已久,看到這個消息後安重根就決定起程前往海參崴查探消息,最終他得到了“伊藤博文將來到中國哈爾濱與俄羅斯財政大臣會談”的準確消息後,安重根就開始了暗殺伊藤博文的計劃。



而本來在準備暗殺計劃的時候,安重根是打算與好友禹德淳直接前往哈爾濱的,然後再做打算。但是當安重根坐上去哈爾濱的火車的時候,在經過綏芬河車站的時候列車員突然說會停留在這裡數小時。就在這個關口,安重根突然記起在這個車站有自己的一個朋友劉敬輯,而當時他也記得去俄羅斯控制的哈爾濱最好找一個懂俄語的跟自己一起去,所以最後劉敬輯就將自己的兒子推薦給劉東夏。



再這之後也正是因為安重根機緣巧合下帶來的劉東廈才大概的預知了伊藤博文來到哈爾濱的時間。在當時劉東廈去街上買東西的時候,恰好被一個沙俄的軍官叫住幫忙拿下他買的東西,而在路上由於劉東廈會俄語,同時又會說話,所以那位沙俄的軍官被哄的很開心。而又那麼巧這位軍官就是負責守衛哈爾濱站的,所以在他的身上,劉東廈得知俄羅斯財政大臣將於10月24日來到哈爾濱,而且也得知伊藤博文也將在近幾日來到哈爾濱與財政大臣會晤。



而後安重根並與其他的兩位同伴登上了去往伊藤博文火車中轉的那個蔡家溝站。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為什麼不去伊藤博文上車的那個寬城子站呢?是的,當初他們也知道在這裡下手最容易,但是無奈沒有足夠的錢買火車票,所以只能選擇蔡家溝站(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安重根才能最終成功刺殺伊藤博文)。但是在這裡歷史又給了安重根一個意外,原本安重根是打算在這裡行刺伊藤博文的,但是在當時安重根突然發現消息有誤,因為在當時伊藤博文的專列來到蔡家溝站的時候,天還沒有亮,所以到那個時候根本就無法辨別到底誰才是伊藤博文。



所以在當時安重根決定自己的兩個同伴留在這裡,他回哈爾濱做預備役,如果這裡沒有機會行刺,他在那裡可以繼續暗殺行為。而就在安重根走後不久,俄國兵就來到蔡家溝站戒嚴,他的那兩個同伴就這樣被困在了之前躲藏的地下室中,直至伊藤博文的專列走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機會走出來。可以說歷史就是這麼意外,如果當時安重根晚走會,他就根本就沒有機會再去行刺伊藤博文了。



回到哈爾濱的安重根就開始準備潛入哈爾濱火車站的。本來按理說安重根是沒有理由那麼的輕易的就潛入火車站的,再不濟他身上那麼明顯的槍是帶不進去的。但是就是這麼意外,由於在當時哈爾濱是俄羅斯控制的,所以安保本就沒有那麼嚴密,再加上當時的日本駐哈爾濱總領事川上俊彥還特意囑咐過俄國軍人在安檢的時候只需要對歐洲人和中國人進行檢查,日本人一概不需要檢查直接放行。就是這樣在當時安重根的外貌跟打扮於日本人無異,所以安重根就得以順利的混入了哈爾濱火車站中的日本歡迎隊伍裡。



此後在伊藤博文的專列到來之後,在與沙俄財政大臣會談完成之後,他本來是不打算下車去會見那些來歡迎的人員的。但是就又是那麼巧合,此時與伊藤博文會談的財政大臣卻邀請他去檢閱俄羅斯的儀仗隊,就這樣伊藤博文走下了火車去見這些歡迎的人員。而就是如此,在伊藤博文快要檢閱完畢回到車廂的時候,安重根找準了機會對伊藤博文的胸口開了三槍,而中槍後不到半小時曾經不可一世的伊藤博文就這樣失血而亡。



所以說伊藤博文的死其實就是一系列的意外而造成的唯一結局。如果當時安重根不是看到那條新聞,如果不是火車站臨時停靠在綏芬河車站讓他想到要找劉東廈這麼一個俄語翻譯,如果不是在蔡家溝站臨時改變計劃,如果不是那位領事要求俄國不要檢查日本人,如果不是財政大臣邀請伊藤博文下火車,恐怕這一切都不會發生。可以說當時的日本領事稍微負責點,哪怕派一個日本人跟隨俄國軍人檢查進入車站的所有人,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但是這最終還是發生了,只能說伊藤博文或許真得該死了。


澳古說歷史


其實,在日本對伊藤博文被刺殺而亡還有另外一個版本存在的,而且這另外一個版本也有著充足證據支持自己的立論,那就是之所以說安重根輕易得手,原因是伊藤博文根本就不是因他刺殺而亡的。


首先,據後來曝光的當時在伊藤博文身邊的同樣中槍的日本貴族院元老室田義文提供的材料顯示,在伊藤博文身上發現的三發致命子彈是法國制卡賓槍子彈,而不是安重根使用的勃朗寧手槍子彈。


其次,射中伊藤博文的子彈根據彈道分析全部是從右上方射來(即建築物上),而當時安重根是以蹲跪姿勢開槍的,彈道應該是由下而上,這與事實不符。 由此,日本一些專家分析,真正的幕後兇手應是俄羅斯。


之所以這樣說,日本專家同樣給出了理由。那就是,首先在當時俄羅斯人眾多的如此混亂的現場,卻沒有一個俄羅斯人哪怕是受一點傷,這種現象極為反常。 其次,根據日本外務省外交資料館的檔案資料顯示,當時在俄羅斯的特務機關影響下曾經有個叫做“韓民會”的組織存在,而安重根就是其中的一員。 第三,安重根所使用的勃朗寧手槍當時主要為俄羅斯陸軍所配置的武器,因此,安重根的武器來自於俄羅斯的可能性極大。 第四,伊藤博文的哈爾濱之行乃為與俄羅斯的秘密會談而去,屬於機密性質,因此,如果沒有人洩露伊藤博文的確切行程,刺殺行動不可能發生併成功。而至於運氣一說,純屬無稽之談。



那麼,問題來了,俄羅斯為什麼要殺伊藤博文呢?依據日本專家的分析,俄羅斯政府認為,在當初伊藤博文主政時期,日本政府表面上雖然在和俄羅斯談“滿韓交換”(即日本承認俄羅斯在滿洲的地位,俄羅斯承認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地位),但這是伊藤博文為了穩住俄羅斯而採取的策略,實際上,日本卻在背地裡和英國結成了同盟關係,這導致了日本最後拒絕承認俄羅斯在朝鮮半島北部的地位,並且在俄羅斯尚未準備成熟的情況下被迫與日本在中國境內發生了“日俄戰爭”,並以戰敗而告終。 俄羅斯認為這一切都是伊藤博文主導的對俄戰略戰術才致使俄羅斯敗北,那麼,伊藤博文上了俄羅斯特務機關的黑名單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不過,如此說來,還有一個問題不可解,查閱當時檢察官的調查書,絲毫沒有提到伊藤博文身上的致死槍傷乃非安重根的勃朗寧手槍射出的子彈所致,也沒有存檔室田義文的安重根並非真正凶手的證言。也就是說,當時的日本裁判所完全按照表面證據匆匆忙忙的宣判了安重根的死刑。


那這裡面又有著什麼貓膩呢? 據日本專家分析,日本政府之所以認可了安重根兇手說並判其死刑,是因為這樣做對日本“國益”有利,因為,日本可以據此暗地裡和俄羅斯談條件以換來俄羅斯對日本在滿洲和朝鮮半島做出讓步以使日本獲得想得到的利益。果如此,伊藤博文沒準兒還有點死不瞑目呢。而安重根之所以能輕易暗殺伊藤博文成功,也就有解了,因為根本就不是安重根殺的伊藤博文。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1909年10月26日,喧囂的哈爾濱火車站人頭攢動,場面熱鬧。俄國人、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大家爭先恐後地向站臺蜂擁而去。警察、保安、憲兵、軍隊,所有負責安保的人員荷槍實彈,神情肅穆,如臨大敵。

因為日本前首相,現任朝鮮統監伊藤博文的專列,已經進站,他將和俄國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會面。

(伊藤博文舊照)

9時30分,滿面春光的伊藤博文在科科夫佐夫的陪同下,正在檢閱俄國的儀仗隊。突然,3聲刺耳的槍聲清晰傳來。喧鬧的人群,在瞬間安靜後,再次炸鍋,人們驚恐萬狀地紛紛四處逃散。伴隨著尖叫聲、吆喝聲、急促的腳步聲,以及間或響起的槍聲。

伊藤博文身中三槍,血濺五尺,轟然倒地。

行刺者鎮定自若地丟掉手槍,俄國衛兵一擁而上,將他撲倒在地。他一面掙扎著從懷裡扯出了一面韓國國旗,一面大喊著“大韓民國萬歲”,而後束手就擒。

此人就是安重根,血管流淌著獨立精神和愛國熱血的韓國義士,就是他親手擊斃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的被刺,在國際上引發轟動。尤其是在被日本侵略的中國國內,引起掀然大波。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盛讚安重根為“亞洲第一義俠”;梁啟超作詩讚道:“黃沙卷地風怒號,黑龍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畢,狂笑一聲山月高。”

那麼,安重根為什麼一定要刺殺伊藤博文呢?

安重根1879年出生於朝鮮海州,家境殷實。從小深受漢文化薰陶,熟讀了中國儒家經典和史學著作,在中國詩詞歌賦的浸淫中長大,立志“以尚武主義,挽回民弱,以扶國危”。

成長中的安重根,目睹了韓國的一步步淪陷,親歷了日本對韓國的逐步蠶食,對日本侵略者強加在韓國人民身上的痛苦,有著切膚之痛,非常痛恨日本人。

(安重根舊照)

1905年,日本強迫大韓民國簽訂《乙巳條約》,將韓國納為日本的屬國。後來,又強行解散大韓民國的軍隊,逼迫高宗皇帝李熙退位,把韓國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安重根為韓國的前途和命運心急如焚,毅然辭別親人,投身到爭取民族自由和國家獨立的鬥爭中去,組織義軍打擊日本軍隊。但終因寡不敵眾,義軍遭遇慘敗,只剩下少數人繼續戰鬥。

後來,安重根又組織了“斷指聯盟”,決心通過暗殺的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安重根將刺殺的目標,首先鎖定在了伊藤博文的身上。

因為伊藤博文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把持日本政壇長達20年。曾4次擔任日本首相,4次出任樞密院院長,是日本駐朝鮮的統監。

伊藤博文是日本人侵略朝鮮的謀劃著和執行者。他提出,只要佔據朝鮮半島,就能以此為跳板,覬覦大清帝國,北出俄國,進而佔領整個亞洲。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的過程,看似輕鬆寫意,手到擒來。其實為了能成功狙殺,他可沒少下功夫。

(安重根劇照)

安重根先是對刺殺地點做了精心選擇。

他首先排除了在韓國和日本兩地行刺伊藤博文的可能。因為這兩個地方,是伊藤博文防範最為嚴密,安保力量最強的地方。

後來,機會突然出現了,伊藤博文要從日本啟程前往哈爾濱,和俄國財務大臣協商有關遠東地區的利益分配問題。

安重根計劃在伊藤博文安保薄弱的途中下手。

伊藤博文中途唯一停靠的站點,是長春火車站。他要在這裡換乘俄方提供的專列,前往哈爾濱。

因此,長春火車站便成為了安重根的首選行刺地點。

但安重根在實地考察了長春火車站後,放棄了這個想法。因為一來伊藤博文到達此站的時間是晚上,很難辨認伊藤博文本人。二來他發現長春火車站憲兵人數很多,很難近距離靠近伊藤博文。

於是,安重根將狙殺地點改在了哈爾濱火車站。

(安重根義士紀念館)

1909年10月26日早上,安重根將自己化妝成了日本人的樣子,頭戴一頂鴨舌帽,穿上西裝,粘上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為了增加子彈的殺傷力,安重根把勃朗寧手槍裡的每一個子彈的彈頭都劃上“十”字。

就這樣,安重根懷揣著手槍,提前來到了哈爾濱火車站。

讓人奇怪的是,安重根居然沒有遇到任何的盤查,大搖大擺地隨著人群來到了候車室,靜靜地等待著伊藤博文的到來。

後來才知道,負責檢查的俄國士兵接到日本方面的通知,只查看中國人和歐洲人的通行證,而對日本人則一路綠燈。安重根的裝束正好迷惑了俄國人,把他當作了日本人。

伊藤博文到達哈爾冰濱後,在車上和俄國的大臣嘮叨了20多分鐘,下車檢閱俄國的儀仗隊。此時的安重根,已經隨著歡迎隊伍,悄悄地擠到了前排,距離伊藤博文大約有十幾米的位置。

等到伊藤博文一邊揮手,一邊緩步靠近安重根時,安重根突然猛躥了幾步,在距離伊藤大約5米的地方,掏出手槍,連開3槍,分別擊中伊藤博文的左胸、腹部和腰部。

安重根還對著伊藤博文的隨從開了數槍,擊傷了日本駐哈爾濱總領事川上俊彥等人。

半個小時後,伊藤博文在火車站斃命。

安重根隨即被逮捕,關押在了旅順日俄監獄。

1910年3月26日,31歲的安重根被判處絞刑,英勇就義,年僅31歲。

2014年,在中韓兩國的共同倡議下,我國政府在哈爾濱火車站修建了“安重根義士紀念館”。一來紀念這位慷慨赴死的抗日誌士,二來警醒日本人,以史為誡,正視歷史,避免重蹈當年的侵略覆轍。


張生全精彩歷史


伊藤博文之於安重根,就像宋教仁之於武士英。看似簡單的一場槍殺背後,卻是精心謀劃的重重佈局。


1905年9月,持續一年多時間的日俄戰爭在美國的調解下停戰了。日俄雙方簽訂《樸次茅斯合約》,日本雖然之後成功接管了沙俄在遼東半島的全部利益,但也屬於慘勝。

日俄戰爭後,大清國徹底拋開日俄兩方,開始和美國眉來眼去。 出於地緣政治的考慮,當時的美國並不像日俄一樣覬覦大清國的領土,他的遠東戰略很多都是直接衝著經濟利益來的。

大清國覺得美國比較靠譜,於是決定引進美國資本對東北地區進行大開發。美國順勢提出滿洲鐵路中立化的要求,並同時向日俄雙方施壓。隨著德國也加入到中美的陣營,聯手向日俄施壓。

面對如此嚴酷的政治環境,日俄雙方不得不冰釋前嫌,組成戰時聯盟陣線,並於1907年7月簽訂《日俄密約》。 1909年,伊藤博文來哈爾濱的目的,正是要與俄方代表戈果甫佐夫會談,並再續《日俄密約》,共商瓜分中國東北等問題。而同時安重根之所以出現在哈爾濱車站,根由還是在於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爆發之前,韓國國內既有親日勢力,又有親俄勢力,日俄雙方在韓國基本維持均勢。而且當時日俄雙方都默契地認為韓國應該“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當時的韓國還算風平浪靜。



日俄戰爭爆發後,韓國這潭靜水還是被搞渾了,日軍直接進軍漢城,強迫韓國先後簽訂了《日韓協定書》、《日韓新協約》、《日韓保護協議》,不僅要求韓國對俄作戰,還把韓國的軍政大權搶奪在手。一時之間,韓國上下哀聲怨道,憤怒的民眾紛紛要求日本歸還韓國主權。

不久,國內起義軍“大韓義兵”首舉義旗,韓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從日本進軍漢城到韓國抗日戰爭爆發,日本方面的主事人就是伊藤博文,並且他還是韓國統監府首任統監,當時的韓國民眾,沒有一人不想置伊藤博文於死地,而安重根就是其中的千萬份之一,他的另一層身份還是“大韓義軍”的骨幹成員。

1879年,安重根出生於朝鮮海州府的一個宦官家庭,他的父親曾經高中進士。安重根自小就喜歡騎射,熟讀中國的四書五經後,他立志長大後要做西楚霸王那樣的人物,武士氣質初顯。

韓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安重根積極組織朝鮮志士,開展抗日鬥爭。但面對強大無比的日本軍隊,安重根部屢屢失敗,最後他們想到了刺殺日本軍方高官的計劃,而當時位高權重的伊藤博文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要刺殺目標。

安重根等人得知伊藤博文將要在哈爾濱與俄方代表會談的消息後,興奮不已,他們一致認為這是個除去伊藤博文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馬上商量出刺殺計劃。


1909年9月26日清晨,安重根早早地就出現在了哈爾濱火車站。在等待伊藤博文專列進站的時間裡,安重根就躲在車站的茶館裡,伺機而動。8時許,安重根離開茶館,開始向候車室走去。

為了迎接伊藤博文,哈爾濱火車站加強了安保措施,並有大量俄國軍隊駐紮。由於火車站對日本人一律放行,而俄國士兵分辨不出日本人與韓國人的區別,安重根得以安全進入候車廳。 9時左右,載有伊藤博文的專列緩緩使進火車站,站臺開始旗鼓宣揚。

此時,安重根就站在俄方特意安排的攝影組的後面一排。一會兒後,伊藤博文走出專列,俄方代表眾人走上去迎接,攝影機組也跟進,而後面的安重根也亦步亦趨地離伊藤博文越來越近。等到與伊藤博文只有四五米距離的時候,安重根終於扣動了扳機,迅速地向伊藤博文連開四槍,並大喊“大韓萬歲”,安重根當場被捕,而伊藤博文四個月之後也因醫治無效而去世。


被捕後的安重根在旅順監獄寫出了蕩氣迴腸的《安重根傳》,同時他也獲得了海內外各界人士的尊重,就連日本民眾也在國內為他舉行遊行,要求日本軍方對他從輕處罰。 1910年2月14日,安重根還是被日本軍方把控的旅順法院判處死刑。3月10日,法國神父洪錫九特意前往旅順監獄,為安重根舉行“彌撒聖祭大禮”。3月26日,安重根換上母親親手為他縫製的韓服,慷慨就義,年僅32歲。


夏目歷史君


2014年1月19日下午,安重根義士紀念館在於中國哈爾濱火車站正式開館。韓方稱由時任總統朴槿惠提議,中方建立了如此高規格的紀念館,這體現了中韓兩國在涉日曆史認識問題上的共識。20日上午,日本政府發言人兼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例行記者會上就此事向韓國和中國提出抗議,並稱安重根是"恐怖分子"。

安重根是何許人也!為什麼三國給出二種截然不同的結論呢?

1909年10月26日9時30分,中國哈爾濱火車站,日本前首相,現任朝鮮統監伊藤博文在俄國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的陪同下,正在檢閱俄國的儀仗隊。突然,3聲刺耳的槍聲清晰傳來,伊藤博文血濺五尺,轟然倒地,不久身亡。

行刺者就是朝國義士安朝根,他被國衛兵撲倒在地後,仍然一面掙扎著從懷裡扯出了一面韓國國旗,一面大喊著“大韓民國萬歲”。

伊藤博文的被刺,在國際上引起巨大轟動,有人將其與撒拉熱窩事件相提並論,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盛讚安重根為“亞洲第一義俠”。

安重根生於1879年,黃海道海州邑人,自小立志“以尚武主義,挽回民弱,以扶國危”。1905年日本強行解散大韓民國的軍隊,逼迫高宗皇帝李熙退位,把韓國變成了日本的殖民地。安重根對日本侵略者強加在韓國人民身上的痛苦,有著切膚之痛,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專門組建了一個“斷指同盟”,謀求“大韓獨立”。

安重根將刺殺的目標,首先鎖定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是日本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政要,把持日本政壇長達20年,曾4次擔任日本首相,4次出任樞密院院長,是日本駐朝鮮的統監。也是日本殖民擴張的倡導者和踐行者,他提出只要佔據朝鮮半島,就能以此為跳板,覬覦大清帝國,北出俄國,進而佔領整個亞洲。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作為戰勝國並沒有吞併整個東北,而是以長春為界與俄國劃而治之,1909年10月,伊藤博文按計劃與俄羅斯財政大臣解決日俄爭端進行談判。消息傳到朝鮮後,包括安重根在內的一批愛國志士,決定趁機行刺,並開始反覆謀劃。

1909年10月26日早上,安重根將自己化妝成了日本人的樣子,頭戴一頂鴨舌帽,穿上西裝,粘上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天助安重根,負責檢查的俄國士兵接到日本方面的通知,只查看中國人和歐洲人的通行證,而對日本人則一路綠燈。安重根的裝束正好迷惑了俄國人,把他當作了日本人。

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前,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特意對子彈進行了處理:彈尖被銼平後,刻劃成十字狀的凹凸狀,形成了“開花子彈”,具備很強的殺傷力,能給被擊中目標造成巨大創傷。加之伊藤博文為近距離中槍,且被命中部位均為要害,所以很快不治身亡。

經過數月審理,安重根被關東都督府高等法院判決死刑,並於1910年3月26日被處以絞刑。安重根被處決後,曾安葬於旅順公共墓地。


美麗青春您真痘


作為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首相,以及現代日本的奠基者,伊藤博文親擬了日本第一部憲法,為日本也算是“嘔心瀝血”。



1909年,伊藤博文年近七十,當時也算高齡,他自己可能也到了“退休”的年齡,但一代名臣的結局竟然是被刺殺身亡,刺殺者是韓國人安重根,地點在中國東北哈爾濱火車站。

按理說,伊藤博文這麼大的官員,安保措施應該是極為嚴密,“刺殺”,且看起來如此輕鬆的刺殺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歷史就是以成功刺殺伊藤博文的方式出現了。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根本原因在於,日本對韓國的步步侵噬

1897年之前,韓國還是中國的附屬國,但國力強盛的日本早就盯上了韓國,想據為己有。待甲午海戰打完,李鴻章與伊藤博文把《馬關條約》一簽,日本正式成了東亞第一強國,拿下韓國順理成章。

但韓國並未束手就擒,它尋求俄羅斯的幫助,並且成立了大韓民國,然而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竟然擊敗俄羅斯,這讓韓國徹底失去了外部救兵的可能。


果不其然,擊敗俄羅斯之後,日本順手吞併了韓國,日本民眾歡呼,而韓國人民“忿忿不平”。一些有志青年踏上了“暗殺刺殺”這條路。

“天時地利人和”,伊藤博文被刺殺

而伊藤博文遇刺那天,刺殺者安重根做了精密的計劃,選擇在保衛會相對鬆懈的哈爾濱,而不是日本韓國,偽裝成日本人混進了哈爾濱火車站。

可以說是伊藤博文命裡有此一劫,當天的火車站又做出了對日本人不予安檢的規定,安檢的是俄羅斯人,一看安重根偽裝得和日本人一模一樣,讓安重根混進了迎接伊藤博文的隊伍。


所以,當伊藤博文與俄羅斯財政部長會面時,安重根離他不到十米距離,拔出手槍,砰砰砰三聲,全部擊中伊藤博文。一代名臣,命喪哈爾濱。

如果伊藤博文當時沒有被刺死,你覺得日本會發生哪些變化?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大家好!我是熱愛中國歷史的小熙,誠心學習交流,敬請批評指正!




原因如下:

一、選址準確

安重根曾多次與“斷指同盟”的成員討論刺殺伊藤,甚至想去東京,一是經費缺乏,二是太難成功。後來選擇在伊藤博文到哈爾濱的途中下手,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二、判斷準確

伊藤博文到哈爾濱的途中,唯一停靠的站點是長春火車站。他要在這裡換乘俄方專列,前往哈爾濱。



他原本計劃在長春火車站動手,但經過實地考察和計算,他認為伊藤博文到達長春站天還沒亮,自己又不知道伊藤博文的模樣,難以辨認。再加上長春火車站巡警和憲兵比他想像的要多的多。

於是他當機立斷,把行刺地點定在了哈爾濱火車站。

三、化裝精準

安重根把自己完全化妝成了日本人的模樣:鴨舌帽,日本人特有的“仁丹胡”。




四、保密不嚴

伊藤來哈爾濱的消息和乘車時間、地點被登在了《遠東報》上,——“伊藤博文將乘東清鐵路總局之專列,於10月25日下午11時從寬城子站(今長春火車站)出發前往哈爾濱,會見俄羅斯財政大臣科科夫佐夫。”


安重根推算,整個旅程要10小時40分,伊藤到哈爾濱應該是26日上午9時以後。

而事實證明,安重根推算準確:9時整,專列駛入站臺;20分鐘後,伊藤下車檢閱;9時30分行刺;10時,伊藤一命嗚呼!


五:安防漏洞

負責安保的俄國士兵只查看中國人和歐洲人的通行證,安重根從頭到腳一身日本人的裝束,使其輕鬆潛入哈爾濱火車站。


這不得不說,是日本方面的大意,造成了安防漏洞。

六、自己作死

伊藤博文到達哈爾冰濱後,並沒有馬上下車,而是在車上停留了二十分鐘,才下車檢閱俄國的儀仗隊。正是這二十分鐘,給了安重根充足的時間悄悄擠到前排。

若伊藤到站馬上下車,安重根就沒有充足的時間選擇最佳刺殺位置,刺殺能否成功不得而知。伊藤慢吞吞的節奏恰是他作死的節奏!說明他該死!老天爺讓他死!

七、改裝子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安重根行刺的槍是勃朗寧m1900式手槍,8發彈頭全部是刻上十字的凹凸形達姆彈,這種子彈殺傷性很強!

安重根射向伊藤的三發子彈分別命中了左肺、左腰和腹部,雖經全力搶救,可因內臟出血太多,才半個小時,伊藤博文便一命嗚呼!可見這種子彈的威力!



八、視死如歸

他在1907年9月告別家人參加反日義兵運動前,給家人寫了一首決別詩——男兒有志出陽關,生不成功死不還。埋骨豈肯先墓下,人間到處盡青山。

(安重根與父母)

後來起義失敗,大家都很氣餒,安重根又賦詩一首鼓勵大家——男兒有志出洋外,事不入謀難處身。望須同志誓流血,莫作人間無義神。


由此可見,安重根的成功絕不是偶然!

崇高信仰,大義凜然,堅強意志,聰明睿智,運籌帷幄,厚積薄發。

缺一不可!

本文系“小熙為人人”自媒體原創,歡迎轉發!

文中圖片均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謝謝對小熙的關注與支持!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小熙為人人


韓國義士在刺殺日酋時,成功率通常較高。這是因為——
⦁\t執行刺殺活動的義士有著崇高的信仰,有著視死如歸的意志。而且計劃縝密。
⦁\t中國人多留髮辮或民國頭,比韓國人容易認出。

⦁\t日朝語系相同,因此韓國人學日語很容易,而且他們兩國的生活習慣相近,特別是在禮貌待人上更是接近。這就給他們混入日本人當中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不易識破。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飽經滄桑的中國,發生了兩起震驚世界的刺殺活動,這就是韓國義士在中國對日酋進行的刺殺活動。

甲午戰爭後,日本加快了對韓國的侵略和吞併的步伐,朝鮮半島已處在戰火和動盪之中,全國各地也相繼爆發了抗擊日寇的活動。
安重根,出生在韓國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自幼苦讀漢學,曾在中國和俄羅斯居住過。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安重根回到祖國,從事愛國文化的啟蒙運動。後又參加了“反日斷指同盟”,就是切斷無名指,用以名志,成為了反抗日寇的義士,在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進行反日活動。
1909年10月的一天,日本首任內閣首相伊藤博文到中國,與俄國財政總長為了解決日俄爭端進行談判。伊藤博文是日本侵佔韓國的主要策劃者之一。經過周密計劃,安重根在伊藤博文抵達哈爾濱火車站時,果斷出手連開三槍,伊藤博文中彈身亡。安重根當場被捕,後被判處死刑,在大連旅順監獄被絞刑。
另一起著名的刺殺案是1937年8月,日寇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閱兵慶祝儀式,以慶祝日軍佔領上海。韓國義士尹奉吉攜帶特製的、偽裝成飯盒和水壺的炸彈來到會場,並趁機將炸彈投到主席臺上,造成日酋兩死多傷的巨大成果。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炸死、日本駐滬僑領河端真次炸死、日本第三艦隊司令野村吉三郎大將炸瞎一隻眼、第九師團師團長植村謙吉中將和日本駐上海公使重光葵各炸斷一條腿……尹奉吉當場被捕,後被殺害。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1906年(日本明治39年)3月,伊藤博文到朝鮮,任第一任統監,統管朝鮮外交事務,指揮在朝鮮的日本官吏活動,制定和頒佈“統監府令”,伊藤成了朝鮮的“太上皇”。



伊藤博文又強迫高宗李熙退位並禪位給末帝李坧,之後又解散韓國軍隊。面對國家遭遇的種種苦難,安重根決定赴海參崴組織並參加韓國義兵運動,但隨後因日軍的大舉討伐而宣告失敗。失敗之後的安重根親自切斷了自己左手無名指的一個關節,用手指中流出的血在太極旗上書寫了“大韓獨立”四個漢字,並高呼”大韓獨立萬歲“。 紀念館內的安重根塑像 攝影之友 廣告 關注公眾號 安重根等人決定採取暗殺這種方法,打擊日本侵略者氣焰。他們的暗殺對象就是時任統監的伊藤博文。1909年10月21日,安重根和好友禹德淳二人登上去哈爾濱的火車,次日抵達哈爾濱後即為之後的暗殺做準備。之後通過情報得知伊藤博文將於26日到達哈爾濱。26日一大早,安重根檢查了勃朗寧手槍並裝滿子彈,之後乘車前往哈爾濱火車站等待伊藤的到來。9時整,專列駛入站臺,俄國財政大臣進入專列, 9時20分,伊藤走下火車並開始檢閱樂隊和儀仗隊,這時的安重根正站在儀仗隊的後面,9時30分伊藤直到距安重根只有不到五米遠的地方,只聽三聲震耳的槍響,伊藤應聲倒地 。



這時,俄國憲兵衝了過來,安重根拋掉手槍,用俄語高呼三聲:“高麗亞烏拉!(Корея!Ура!)”(韓國萬歲),然後從容被捕。中槍之後的伊藤博文因為失血過多,十幾分鍾後就死了。1910年2月14日,日本關東都督府地方法院判決安重根死刑,3月26日,安重根穿上母親為他做的潔白的韓服走上絞架,從容就義。


王侯史官


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震驚了世界。他被章太炎稱為“亞洲第一義俠”,但是他刺殺伊藤博文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而且,充滿了運氣性。

下面我來細說一下,大家就知道了。

伊藤博文這個人對於日本非常重要,他是日本第一個內閣總理大臣,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發動者,當然也是當時韓國的“太上皇”,韓國總監。

按理說安重根是沒有機會刺殺伊藤博文的,但是,伊藤博文偏偏來了一次“私人旅行”。日俄戰爭之後,日本雖然戰勝了,但是自己沒本事吞併整個東北,所以就以長春為界,和俄國劃分了統治地域。

但是這時候世界局勢非常亂,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其實都盯著東北呢。日本這時候著急了,好不容易搶來的地盤,不能丟了。於是他們決定和俄國偷偷摸摸的接觸一下,看能不能合作一下,鞏固統治。

這事兒開始要秘密進行,所以伊藤博文就以“私人旅行”理由,前往哈爾濱和俄國接觸一下。

為了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所以伊藤博文就對外公佈,自己是純粹的“私人旅行”。而正是這個消息,給了安重根機會。

安重根是朝鮮名門之後,對日本的統治十分不滿,還專門組建了一個“斷指同盟”,謀求“大韓獨立”。

安重根得到伊藤博文“私人旅行”的消息,是欣喜若狂的。不過他的刺殺計劃,非常的簡單,整個過程運氣爆棚,讓人不得不懷疑伊藤博文是確實活到頭了。

安重根基本沒有什麼準備,他只有很早之前購買的一把手槍。

揣著這把手槍,安重根首先來到了海參崴,這裡的一個朋友向他提供了伊藤博文的公開行程,贊助了安重根200元作為路費。

安重根擔心自己一個人力量不夠,於是又找了一個叫做禹德淳的人,禹德淳也有一把手槍,兩人就一起上路了。

他們要去哈爾濱,刺殺伊藤博文。但是,兩人上車之後才想到,雖然他們會寫漢字,但是不會說漢語,更不會俄語。沒有翻譯,怎麼實施暗殺計劃?

於是,趁著火車停靠綏芬河站休息,安重根趕緊下車,臨時找了個當地朋友的兒子上車,讓他提供翻譯工作——當然,人家不知道他真實目的是啥。

當他們到達哈爾濱之後,安重根才開始計劃,這哈爾濱車站戒備森嚴,萬一沒機會動手咋辦?他和禹德淳商量了一下,決定換個地點,去寬城子車站刺殺。這裡需要旅客換乘,應該有機會的。不過路上打聽之後,他們又換了地點。

蔡家溝站,這是個小車站,據說列車都會在這裡停靠一段時間。

安重根又仔細想了想,覺得萬一伊藤博文不下車,不就麻煩了。算了,還是兵分兩路吧,禹德淳留在這裡,安重根去哈爾濱站。

好吧,安重根臨時的決定,拯救了整個計劃。因為當天晚上,俄國士兵為了保護伊藤博文,封鎖了蔡家溝站,禹德淳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安重根運氣就比較好了,雖然俄國軍隊嚴查進站旅客,但是主要針對歐洲人和中國人。安重根一番打扮,就像日本僑民一樣,輕鬆進站。

但是,更大的問題來了,安重根沒有見過伊藤博文本人,甚至連照片都沒見過。他只能憑著經驗判斷,哪個人像是伊藤博文。

果然,他看到了“一個留著鬍鬚的矮個老人,走在最前面,行舉手禮”。這個人應該就是伊藤博文!

當伊藤博文走到安重根旁邊的時候,安重根立刻跳了出來,瞄準伊藤博文連發三槍!此時,安重根還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自己擊中的就是伊藤博文,於是又對著後面一群日本人身材高大一些的,連開了三槍。

安重根的手槍裡,只有7發子彈,這些子彈是安重根專門改造的,彈頭被銼成了十字形的,增大了殺傷力。

看到伊藤博文倒下之後,安重根扔掉手裡的槍,讓俄國人抓住了自己。

此後,安重根就被日本人殺害了,年僅31歲。

看整個過程,安重根之所以能行刺成功,一是“私人旅行”並沒有非常嚴密的保護措施;二是俄國軍隊當時沒有嚴格搜查進站旅客,讓安重根輕鬆進站;第三點,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並不周全的刺殺計劃,能這麼順利的成功,安重根的運氣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