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巨头的新零售竞争

腾讯与阿里之间的刀光剑影,在线上从移动支付一路杀到外卖平台,动辄耗资过亿,牵连者甚广。而今线上红利见底之际,两巨头一个举着“新零售”,一个扛着“智慧零售”,摇身一变成为新零售基础设施重要“承包商”,新一轮厮杀于新零售领域再度开启。

在阿里、腾讯两大生态以更大体量、更快增速拉开与传统零售的差距,成为今天国内行业整合主要推动者之时,更多的零售企业开始审时度势,选择阵营,在巨头的资本、数据、技术、流量等多维度支持下,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实现对同类型企业市场份额的抢夺。

两大巨头的新零售竞争

近期,我们梳理了腾讯、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领域的市场拓展信息及财报数据——通过观察两大巨头业务布局和经营表现,分析新零售市场的风向变动及背后成因。

新零售之重,承受着腾讯、阿里不小的野心,截止上半年,阿里合作大型新零售企业及成立新零售项目已达60余起,腾讯同样超过60起,席卷商超、百货、物流、无人零售、体验式连锁等多个领域。布局上旗鼓相当,且细看之下,两大巨头对垒意味浓厚:商超领域,你有三江购物、高鑫零售、新华都,我便要有永辉、中百、家乐福;百货领域,这厢银泰要与阿里数据库打通,那厢天虹就与腾讯成立了“智能零售实验室”;新业态领域,一边是盒马鲜生,一边是超级物种……势均力敌,好不热闹。

两大巨头的新零售竞争

前方战事紧张,后方主控权的掌握不能乱。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阿里持有被投公司的股权比例不少都超过30%,甚至对部分公司达到绝对控股。如全资收购饿了么,占有32%三江购物股权,私有化银泰商业谋求74%股权,并对盒马、口碑等项目以直接孵化的方式发力。另外,对被投公司,阿里在管理权、财权等方面也做了诸多要求。

反观腾讯,握不握大权不重要,但圈子里玩家要多。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我们的战略不是说我们要把人收购然后我们自己去做,而是说我们要跟很多的零售商进行合作。”。其对被投公司持股比例基本都少于10%,如仅占有永辉超市5%的股份,甚至对京东也仅持股18%,但却以京东和永辉为两大抓手,迅速布局了中百集团、红旗连锁、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超巨头。

目前而且,转战之举不会停歇,中小企业求变不会停歇,阿里和腾旭对各垂直领域的深度渗入亦不会停歇。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是要看接下来的各方布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