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心律失常是複習的重點難點,也是易混難記點。好多的鄉村學員面對這一章經常感到各種凌亂。下面就給大家系統總結一下各種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

【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臨床表現、心電圖特點及處理

期前收縮

(1)房性期前收縮

臨床表現:多數病人可有心悸感,部分病人無症狀,僅心電圖檢查時發現。

心電圖特點:竇性心律的基礎上有一個提前出現的、形態有變異的P波,P-R間期>0.12秒,QRS波形態與竇性心律相同,有時可伴室內差異性傳導,代償間歇不完全。

處理:多數情況下不需藥物控制。

(2)室性期前收縮

臨床表現:除心悸外,部分病人有頸部不適感,連續出現聯律間期較短的室性期前收縮可使原有心臟病者出現一過性黑蒙症狀。

心電圖特點:提前的QRS波,其前無相關的P波;QRS波寬大畸形伴ST段異常;T波與QRS主波方向相反;代償間歇完全。

處理:正常心臟的室性期前收縮多無臨床意義,不需長期治療,但應定期隨訪。症狀明顯的可使用β受體拮抗劑治療,必要時也可短期口服美西律等藥物治療。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病人的室性期前收縮需要進一步檢查判定是否需長期藥物治療;有室性心動過速病史者出現的室性期前收縮應給予嚴格的抗心律失常治療。

2.心房顫動

臨床表現:心房顫動可見於心臟瓣膜病、高血壓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以及甲狀腺功能異常等。部分心房顫動原因不明,稱為特發性心房顫動。

心電圖特點: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態各異、間距不等的f波,f波頻率350~600次/分,R-R間期不等,頻率多在100~140次/分,QRS波形態為室上性,偶爾有室內差異性傳導。

處理:應迅速控制心室率,可選用靜脈注射毛花苷丙或口服β受體拮抗劑,但在心動過緩基礎上發生的心房顫動不能使用。如果病人出現頭暈、血壓下降、暈厥等症狀,電覆律較為安全。復律後長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預防復發。不能復律者,長期服用地高辛和(或)β受體拮抗劑控制心室率,並酌情使用抗凝劑預防血栓併發症。

3.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臨床表現:多數心臟無器質性病變。發作具有突發、突止的特點。

心電圖特點:QRS波與竇性時相同,有時可伴差異性傳導;R-R間期勻齊,頻率多在150~240次/分;P波與QRS波關係固定,但有時P波不易辨認。

處理:發作時的終止:①可採用刺激迷走神經的物理方法;②藥物終止。

預防復發:心動過速終止後酌情選用藥物預防發作或手術根治。

4. 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臨床表現:常見於各種心臟病,發作時多數有出冷汗、頭暈、黑蒙甚至暈厥,但發生於正常心臟的特發室性心動過速症狀較輕。可聽到第一心音強弱不等,頸靜脈搏動頻率小於聽診心率。

心電圖特點:QRS波寬大畸形伴發ST-T改變;R-R間期不很勻齊,頻率140~200次/分;P波與QRS波無關,P波常為竇性,頻率小於QRS波的頻率。

處理:陣發室性心動過速必須儘快終止,伴有嚴重低血壓、心力衰竭的陣發室性心動過速應首選電覆律

【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二、轉診

1. 心律失常發作時出現意識喪失或低血壓、暈厥、心絞痛、心力衰竭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表現者。

2. 既往有嚴重基礎性心臟病,新出現嚴重心律失常者。

3. 室性心動過速。

4. 室上性心動過速、初發心房顫動初步處理後未能轉復者以及轉復後需明確病因者。

5. 在心動過緩基礎上發生的心房顫動;心房顫動發作時心室率超過150次/分,需除外預激綜合徵伴發心房顫動者。

6. 新發生的室性期前收縮,需要治療的房性期前收縮。

【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鄉村全科】心律失常大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