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去年,我常在一个水库玩,认识了一些人,其中有对夫妻,男的叫小刘,女的叫小董,都是"24K"纯新手,新到了对钓鱼的理解只停留在钩上有饵、饵在水里的水平,其他的一概不知。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钓鱼的热情。在钓鱼人眼里,这俩人可谓是叫人羡慕的神仙眷属了,他们为了钓鱼可是相当拼的,虽然他们从不夜钓,但总有一些场景是钓鱼人所共有的、似曾相识的。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场景一

一次我和瘦子夜钓,到了水库,白班的弟兄们已经相继收拾装备,这两口子还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依旧执着地坚守在钓位上,要不怎么说两个人都很拼呢!听说俩人这天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一共钓了5条鲤鱼,怪不得干劲这么足!

我和瘦子站在他俩身后,一边盯着他俩的浮标,一边不咸不淡地扯着闲篇。不知不觉中,小刘长竿子的浮标缓缓地沉没了,紧接着"嗞"的一声切水声,小刘刺鱼的时机恰到好处,可鱼竿却抬不起来,竿尖剧烈地抖动几下后,钓组嗖地一下弹向空中,很显然这鱼不小。

钓组安然无恙,脱钩了,脱钩的原因只有一个,鱼钩没刺到肉厚的地方。我刚解释完,就发现了问题,小刘只把青玉米往钩尖上一挂就算了事,这样刺鱼的时候一定会挡嘴的呀!我赶紧让他改正过来,嘱咐他挂玉米粒或者颗粒时一定要把钩尖充分暴露出来,要不然就会造成刚才跑鱼的情况发生。

"看看!让你虚心点和别人学学,你不听话,今天你都跑了多少鱼了!要不咱俩今天能超过十条了!都赖你。"这是小董在埋怨小刘。那表情分明在说:真菜,那些鱼被我遇上绝不会逃跑。

小刘也不甘示弱:"钓五条鱼怎了,我钓了一大半,你才两条啊,还好意思说我?

"我钓得少是有原因的,好用的家什都在你手里把着,把你不爱用的给我,能钓过你吗?"

"咱俩就这么多东西,我想买,你不是不给我钱嘛!"

呀嗬!看来小刘真急了呀,平时敢在家这么嚷嚷吗?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小董拿了一把竿子远离小刘的聒噪。刚蹲那没一会就上鱼了,还是连着上的,气人不?没招

场景二

懒得吵架的小董一副我是领导我说了算的样子,那表情分明就是在说:就不给你买,能咋的?然后拎起一根短竿,远离小刘的聒噪打游击去了,留下没有对手的小刘。

小董去了离得很远的一个钓位,夜里坐在那个钓位的钓友没少钓,临走时还扔里不少窝料,大家都比较看好那地方。

几分钟后,小董蹲在石头上,两只手端着竿子已经进入状态,我和小刘还是不咸不淡地唠着钓鱼的那点破事。不过,钓鱼的人对方圆百米之内的鱼情都是敏感的,我们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小董,只见小董的竿子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弓,接着一条不算大的鱼被拎出水面。

"啥鱼呀?"小刘隔空喊话。

"武昌!"小董的回答充满骄傲,分明是无形的示威啊!钓鱼人都这样,咬钩了,刚才的小摩擦就给被扔脑后了。然后,小董不远百米地把鱼送回鱼护,又搓了几粒玉米粒,迈着优雅的脚步回去了。

大概不到十分钟的工夫,小董那又传来了中鱼声,在我们齐刷刷的注目礼中,小董表现得异常吃力,想努力拌住竿子,奈何力不从心,接着嗖的一声,叫人肉疼的一幕不出所料地出现了——子线断了。

小董急三火四地拎着竿子回来让小刘给换钩,小刘一看,质问道:"你拿个钓鲫鱼的小细线去干吗?"

"我哪知道这是钓啥的,你又没告诉我!赶紧给我换成钓鲤鱼的!"

"换不了,你这根主线还没子线粗呢,咋换?"

"我不管,赶紧给我换!"

听到这里,我不禁同情起那几条被小董钓起的鱼了。这以猾闻名的鲤鱼,被这样的菜鸟钓起来,真是死不瞑目啊!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一早,小刘把小董送到水库后就赶回去上班

场景三

有段时间,小刘工作比较繁忙,不能去钓鱼了。小董虽然理解,但两天看不到水库就坐卧不宁。可小刘又不放心她自己开车,于是小董就郁闷地宅在家里,只要知道我在水库,就一会儿一条信息地问:哥,咋样了?鱼大不?几条了?别人呢?在哪个钓位?用多长的竿子……

有那么个阴雨天,这样的天气在酷暑时节可是上鱼的好天气啊,我和瘦子不约而同地要去夜钓,去得也比较早,到了水库大坝,居高临下看到了一溜的背影,一群傻爷儿们当中唯一的美女总是那么显眼。

嗯?不会是小董自己来的吧?再看她旁边,一个男士似曾相识,小刘?

我们大步流星走下大坝,本想打个招呼,听见脚步声的小董先回头了,一看是我,欢天喜地地大叫起来:"哥,你可来了,快给我看看,鱼咋不咬钩呢!"

我本想假装谦虚几句,可是一看她身边的"小刘",不对劲啊,长得确实挺像,可真不是他啊!小董赶紧解释:"我家刘没时间,看我在家里憋得受不了了,让我小叔子陪我来了。

我的天哪!作为一个美女,钓鱼的瘾大到这个程度也真没谁了。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小董钓鱼的运气非常好,总能出人意料的钓到好鱼,这不,鲫鱼都不小

场景四

后来小刘一直没有时间钓鱼,小董又在家里待不住。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见识了小董对钓鱼该有多痴迷,虽然钓鱼的频率没有夫妻同行的时候多,但是至少一周一次。每天早上,小刘驱车几十公里把小董送到水库,然后再去相反的方向去上班,下班后再去水库把小董接回家。

有这么一天早晨,小董喜气洋洋地发微信告诉我:"哥,今天我家领导能送我去钓鱼,现在出发喽!"我一听就知道他们肯定是临时决定,于是赶紧问了句:"有青玉米吗?"回答不出我所料——没有。

"得,反正我准备去夜钓,刚从早市买了嫩玉米回来,来我家楼下取两棒吧!"说完,我赶紧蹬上鞋,一溜烟到了楼下,小董两口子已经到了。

"连鱼饵都没有你去钓什么鱼呀?"

小董噗嗤一声就乐了:"看见水就行啊,你下午早点去啊!"说完就跑了。

下午,我到水库一看,可了不得了,小董自己在那呢,坐在平时被小刘霸占的大钓台上,大马金刀的样子颇有钓鱼大师的范儿,鱼护已经下水了,估计有收获,挺不简单呀!

过去一问,才收获了十几条鲫鱼,成绩不算好。

又过了一会儿,她还没有收拾的迹象,不是要给上晚课的孩子送饭吗?在我的提醒下,她才想起看了眼手表:"哎呀,都这时候啦!完了完了。"赶紧给小刘打电话,得到的答复是才从单位出来,需要一小时后才能到水库。我都替她着急,可她却并不紧张,又打起了电话。

"儿子啊,妈妈在水库回不去了,一会你去给你妹妹送饭啊!"

"妈,你咋总这样呢!唉,行吧!可是妈呀,以后你就放心去玩吧,我每次给我妹送饭,你给我500块钱就行!"

我的天,这才叫趁火打劫,钓个鱼的成本也太高了吧!没想到的是小董居然痛快地答应了:"行,一言为定!"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傍晚,下班后的小刘再到水库接小董回家

场景五

钓鱼的人都不爱吃鱼,作为新手的小刘和小董也是,他俩不是吃腻了,而是天生就不爱吃,他们的两个孩子也不爱吃,所以鱼获都不拿回家,两个孩子也不和他俩唠关于钓鱼的话题,但是这两个孩子总能精准地判断出两个人的收获。对于孩子的这一能力,两口子并没在意。

有一次钓鱼回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完饭,女儿说了句:"感谢老天爷呀,让我妈妈钓到鱼,我们都跟着沾光。"

小刘两口子一想,到家后也没说在水库的话题呀,她怎么就知道钓到鱼了呢?

"唉,"小家伙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一副我懂你的表情,""那不都在你脸上写着呢嘛!再说了,你做饭的时候锅碗瓢盆的动静大,你肯定没钓到,像今天,做的菜都好吃,那就肯定钓了不少。"

嘿嘿,真准!

钓鱼时,认识了一位“女新手”,逗死我了……

在两口子的“熏陶”下,他们家的两个孩子即便不和他俩唠关于钓鱼的话题,也总能精准地判断出他俩的收获

场景六

秋天到了,鲤鱼停口了。小董换了个鲫鱼多的水库,小刘一如既往地没时间,但也一如既往地往返水库接送小董,抽时间抡上几竿,然后恋恋不舍地去工作。

因为要度过一个不能摸鱼竿的漫长冬天,小董玩得更疯了。

有一天,我刚刚午睡,手机进来一条微信,一看是小董的发的,是一张鱼获的相片,总共五六斤鲫鱼的样子,配了一行字:"哥,今天我全水库最多,边上的人都夸我钓得好。"

这可是好事啊,我赶紧回了一句话:"再接再厉!"

本着别打扰钓鱼人的宗旨,直到傍晚,我才发了另一条消息:"下午怎么样啊?"

"还是那些鱼。刘过中午就屁颠屁颠地来了,说好了他就玩一会儿,结果霸着鱼竿不撒手,水平那么差,啥都没钓着,还不给我玩!水库老板娘都说不如我钓得好,他还不承认!"

得,刘呀,等着回家跪键盘吧,没人能救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