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丹東會變成下一個深圳嗎?

知行合一68445


丹東是否會變成下一個深圳,這個問題我勸讀者想都別想,這是個遙不可及的美夢,還是早點醒來吧。

原因是:

一、丹東是中國最大邊境城市,人口240萬,有寬甸滿族自治縣,地級東港市,地級鳳城市,總人口240萬,丹東市內有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航空有軍地兩用浪頭機場,港口有大東港,丹東站有平壤-丹東-北京-莫斯科國際聯運還有國內線路。

二、受地域的限制,丹東的對面是朝鮮的新義洲,對面是有獨立主權的國家。深圳的對面是香港,眾所周知香港已經在1997年歸中國所有,只不過是一國兩制。

三、曾經的丹東是中國英雄的城市,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就是從丹東進入朝鮮作戰的。

四、曾經丹東是美麗富饒的城市,由於地處邊境城市,丹東火柴廠搬到了營口,鋼筆搬到了上海,等等。抗美援朝過後丹東有孔雀,春蘭手錶廠,丹東化纖廠,丹東齊洛瓦電冰箱廠,丹東菊花電視機廠,鴨綠江造紙廠,丹東造紙廠,無線電一廠到無線電十六廠,丹東儀器廠,丹東塑料一廠到塑料五廠,丹東娟綢廠,丹東綢一廠,綢二廠,丹東化學廠,丹東燈泡廠,丹東玻璃廠,丹東華芳化妝品廠,丹東橡膠廠,丹東黃海汽車廠,數不勝數,太多了。丹東是一個輕紡城市,很好,很美。

五、改革開放四十年了,目前丹東這座城市已經是今非昔比了,從城市發展,產業架構,資源優勢,是無法跟深圳相比較的,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了。無論人才及經濟實力與深圳比較不在同一級別了。

六、丹東要想趕上深圳,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就像當年扶植深圳一樣,不然再給丹東四十年的時間,也趕不上現在的深圳,這就是差距。

七、想到丹東投資的人們,一定要記住對面是朝鮮,是個主權國家,百度一下了解一下朝鮮,朝鮮是東北亞最後一塊沒有開發的處女地,看似機緣多多,實際長路漫漫,三思而後行。

八、就算是朝美韓進入了蜜月期,也沒有你中國什麼事?更沒有丹東什麼事?因為丹東是邊境城市,還有很多很多。

丹東市區地貌屬狹長地帶,氣候一年四季分明,依山傍水,上有璦河,中有鴨綠江,下有黃海,人們有著特有的東北人性格,說話是濃濃的海蠣子味,曾經也是全國十佳衛生城市,是個很好的人類居住的城市,言不盡,道不完,很多很多。



深圳保險代理人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我們喜歡說“一切皆有可能”!比如我國在未來可能成為世界第一。但是很多事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比如太陽從西邊升起。

丹東成為下一個深圳,就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事!

丹東,隸屬遼寧省,位於我國和北棒邊境,隔鴨綠江與北棒新義州相望,是我國海岸線的北端起點,是國家級邊境合作區、全國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海開放城市,是我國對北棒貿易最大的口岸城市、國家特許經營赴北棒旅遊城市,是亞洲唯一一個同時擁有邊境口岸、機場、高鐵、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區域級流通節點城市。

這樣一個佔盡天時地利的地方,為什麼成不了下一個深圳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政策不給力

喬治奧威爾在《動物莊園》中有一句名言:“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丹東和深圳都是沿海城市,都在改革開放中近水樓臺先得月,享受到了政策的優勢,但是很明顯深圳得到的政策垂青更多。

1980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我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正是這個圈,讓深圳成為我國最早的經濟特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城市。

因為深圳擔負的歷史使命如此重要,因此深圳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迅速崛起,成為繼北上廣以後,我國又一個一線城市!

深圳在熱火朝天地快速發展時,丹東卻在打瞌睡。

和廣西一樣,因為和鄰國關係的惡化,丹東作為邊境城市始終沒有一個安定的發展環境。特別是92年以後,我國和南棒建交,我國和鄰國關係再度冷淡。

因此,丹東的起步是相對較晚的。

今日的深圳,是我國的經濟特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而丹東,這是遼寧省的一個普通地級市。

城市的級別意味著國家政策傾斜力度的不同,在深圳可以享受省一級甚至國家級的政策優勢時,丹東只能遵從遼寧省的總體規劃。

雖然今天的丹東是14個國家邊境經濟合作區之一,但是相比於深圳而言起步晚了很多,自然難以佔據先發優勢。

所以,在現有的兩個城市發展基礎上,除非丹東得到比深圳更多的政策支持,方能逐漸縮小與深圳的差距。

但是丹東拿什麼爭取到更多的政策傾斜呢?

2、腹地比較差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對很多城市的發展前景進行過比較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根據“地理決定論”,在現有的城市發展模式下,城市發展需要一定面積的經濟腹地,且經濟腹地的大小和發展水平直接決定了中心城市的發展規模和發展前景。

我們具體到丹東和深圳,就能看出,丹東和深圳的經濟腹地差距有多大。

深圳背靠珠三角地區,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在珠三角,有廣州與東莞等經濟強市,而因為珠三角的存在,深圳所依託的廣東省是我國經濟第一強省。

而丹東周邊,雖然背靠遼中南工業區,但是由於丹東的位置相對偏僻,距離遼中南工業區核心距離較遠,使得工業區對丹東的影響較小。

和珠三角不同,遼中南工業區是典型的重工業基地,重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投資建設,而且流動性小,這決定了丹東即使想要從遼中南工業區借力,也無法得償所願。

相比之下,深圳卻可以利用政策優勢將大量資金吸引過來,幫助深圳經濟迅速騰飛。

東北工業基地作為建國後我國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是典型的重工業為主的發展環境,這樣的發展環境決定了所有的資源基本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國企中,作為經濟腹地,這對丹東的推動作用影響甚小。

相比之下,兩廣地區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活躍程度都遠遠超過東北。所以,深圳的發展前景必然要比丹東要好很多!

短期內,丹東想要超越深圳,是幾乎不可能的!

3、區位不佔優

深圳之所以能夠成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圳河的對岸就是香港。

作為離香港最近的地方,深圳具有更重要的示範效應和窗口效應,所以深圳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在發展。

丹東所在的鴨綠江對岸,雖然也有一條鴨綠江,但是對岸卻不是曾經繁榮一時的東方明珠,而是計劃經濟的北棒。

雖然80年代之前,北棒經濟一度領先南棒,但是自改革開放後,北棒經濟迅速被趕超,丹東和北棒的差距迅速被拉大。丹東想要依託和北棒的經濟聯繫壯大自己基本是不可能的!加上近幾年我國和鄰國的關係忽冷忽熱,更增加了丹東發展的變數。

這是丹東不如深圳的地方,未來幾十年,這一情況也不會得到改變。

另外,在我國經濟格局中,一般沿海地區要比內陸地區發達,南方要比北方經濟發達,丹東地處我國海疆的最北端,和地處南方的深圳在大環境下就是存在差距的!

東北地區氣候相對寒冷,因此人口外流嚴重,所以丹東的人口比深圳要少很多,人口少意味著市場小、潛力小。相反,因為氣候適宜,深圳不斷吸引著外來者,為深圳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東北的出海口之一,丹東的發展間接體現了東北地區的發展前景,雖然“振興東北”勢在必行,但是在當前的大環境下,丹東的發展還是存在著很多欠缺。

在未來可預見的範圍內,丹東是無法超越深圳的!

希望丹東立足當下,發展越來越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我的結論:沒有可能。

深圳之所以從5個經濟特區中脫穎而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緊靠香港這個世界自由港和金融中心。

丹東旁邊是一個不發達的農業國——朝鮮,雖然現在朝鮮半島形勢緩和,但是前景並不光明,朝鮮在可見的將來都會是一個窮國。一個貧窮的朝鮮能夠給丹東帶來啥機會呢?除了一點遊客,啥了帶不來。

而且現在整個東北經濟形勢大家都知道,在領頭羊瀋陽和大連都發展不咋地的情況下,遼寧省其他城市更是難咯,丹東的龍頭企業丹東港違約的新聞鋪天蓋地,就是丹東經濟的真實寫照。

丹東要發展,改善營商環境吸引資本進去投資興業,才是最應該做的。


小羅說深圳


丹東能否成為下一個深圳,這個問題需要深入分析:

首先,深圳之所以能夠成為深圳,首先在於其地理位置,面對香港。當年選擇將深圳作為特區,就是要充分利用香港的資源。之後所發生的也正如大家所期望的,香港的二產開始逐步向深圳轉移,先進的管理經驗、華人世界的各種資本都順著香港進入到深圳。而深圳再承接了香港的產業後,加速發展,併成功地在近年實現了產業的再升級,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產業、高端製造業等多個方面,深圳甚至已經超過香港並拉開距離。深圳的發展,吸引了全國的人才匯聚,並形成良性循環。與產業成熟的深圳相比,如今的丹東更吸引的是商人、投資客,而不是產業人才,丹東自身人才外流問題比較突出。

其次,丹東單憑地理優勢並不足以支撐其成為下一個深圳。與深圳和香港一江之隔不同,丹東江對面是朝鮮。即使是朝鮮推行諸如中國40年前的改革開放,也是中國的資本、技術由丹東進入朝鮮,而不是反著來。對朝鮮來說,對岸的丹東才是香港一樣的存在。而再遠些的韓國沒有理由,也沒有多大動力在丹東設置企業,直接投資朝鮮不是更好。況且,就韓國現有的產業基礎來說,並不領先於中國,甚至在很多領域是落後於中國的。

再次,丹東可以探索出自己的獨特發展模式。假如朝鮮真的推行改革開放,那麼,丹東將成為一塊繞不過的地理跳板,成為各種商品物流(特別是二次加工產品)的經濟通道,一個新的物流中心會在丹東形成。而為了方便在朝鮮做生意,國內進出朝鮮的資金也會在丹東進行集聚,並很有可能形成一個區域性的金融中心。

當然,丹東成了區域經濟中心之後,中國人、朝鮮人、韓國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各國商人都會出現在丹東,房價是顯而易見會較快上漲的。而對岸政策是否穩定持續,是各路投資者、投機者所需要重點考慮的。那麼,你們怎麼看?


單問者


同為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地位的大連,如今經濟實力與深圳相比可謂天壤之別。而丹東未來的經濟潛力最多隻配給大連洗洗腳,想成為深圳只不過是痴人說夢。



如果說丹東的優勢在於臨海優勢和邊界優勢。

要說臨海優勢,可具有海邊城市在海岸線上何止百城;

再說邊境城市,早有國家邊境中心城市哈爾濱、呼和浩特 、南寧、烏魯木齊、昆明、拉薩。其中也沒有一個城市說要成為第二個深圳。

如果非要在地理位置優勢上尋找一個理由,那就是即是邊境城市,又是海岸線城市。

還真有一個城市—防城港,北部灣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緊靠越南。可這些年也未見做出多少成績,甚至,整個北部灣經濟區都毫無建樹。

丹東身邊是一個什麼樣的靠山?


深圳具有像上海那樣的珠三角出海口的強大優勢,還有隔著一條深圳河就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還有背靠著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省。

而丹東不僅不是出海口,背靠著是一個人口流失嚴重的遼寧省。面對著這個國家還是朝鮮,2017年朝鮮GDP僅2000億人民幣,還不到深圳的十分之一。

想讓一個不到深圳經濟實力1/10的國家,扶持丹東這個地區去超過一個10倍經濟實力的深圳,這不是痴人說夢又會是什麼?

即便是朝鮮和韓國地理位置相互置換,丹東緊靠著的是首爾,估計也沒有機會去超過深圳,能成為一個大連就已經萬幸了。

所謂時勢造英雄,講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丹東早就失去了這些機會。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中高等收入國家行列,正在向發達國家的地位發起最後衝刺。普通開發區已經逐步失去意義,未來是在最高端的產業上發起進攻。

金融產業、高端服務業、科技產業、2025現代製造業等才是競爭首選,深圳已經是國內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科技創新最強城市。這些就是未來城市實力的最好表現。

如今的港口優勢也在逐步退卻,尤其是貨物吞吐量帶動經濟的優勢明顯下降,集裝箱吞吐量還保留著一些優勢。

航空樞紐地位、高鐵樞紐地位的競爭明顯加強。否則不可能會選擇不靠海的雄安,天津周邊的沿海城市多的去。科技創新只要一根網線就可以與世界連接。

丹東不僅過去沒有成為經濟特區的優勢,未來更是沒有打造成經濟中心的機會。如果一定要在丹東的規劃中找一個理由,那就是想在遼寧的土地上再畫一個圈。


鞅論財經


丹東是否會變成下一個深圳,首先要看”地緣”與“國策”問題。丹東位於我北方鄰近朝鮮,而每年邁入冬季大雪紛飛,冰冷氣候對於營商環境而言有著莫大的影響。

目前丹東無論人才及經濟體量與深圳比較不在同一級別,如果丹東想要變成下一深圳,要走的路還相當的遙遠。畢竟,深圳除了與港澳相連地理環境優勢外,而且還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個經濟特區。

丹東欲想成為下一個深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基礎設施、投資配套、優惠政策、吸納高端人材等等諸多方面還需逐步完善。而深圳的很多寶貴發展經驗,無疑是值得丹東借鑑及複製的。

當然丹東可以利用自身條件“因地制宜”,依託東北三省的資源優勢,結合相關政策,發揮好口岸旅遊、商貿綜合配置,以“橋”對接,填補“鄰國”的一些短板,從而打出造北方的下一個繁華深圳。

配圖源自網絡。





咫嵐陳賢忠


很可能,大有希望吧!

丹東不光是我國的近乎最東部,關鍵是接鄰朝鮮半島,我國向來與 朝鮮半島關係緊密,朝鮮半島若實現和平,東北亞皆大歡喜,共榮就是接下來的願望。若朝鮮國策正確,順改革開放謀圖發展的主流趨勢,韓國與中國資本會有極大的願望流入,資金技術流向窪地,丹東必成中朝發展的橋頭堡,人流物流就會極大振奮,給丹東帶去財流,那大發展則成必然!

與深圳的發展就有了相似之處,但是與深圳的區位優勢是有差別的,深圳同上海不僅是大陸與大洋的連接點,資本信息前沿,更重要的是有舉國強力支撐,面廣。丹東相比而言就差些,所以有這樣的趨勢,規模綜合上會小。

另說:丹東二字,暗含祥意,丹,紅也,就是紅東,有出彩東頭的意思。丹字可見,形若方舟,狀似朝鮮半島模樣,下端開口代表通大洋,中間的一橫,我理解就是半島的分界線了,也可理解為中朝邊界,而上部分的中間的那一點,就顯得很重要,代表單獨的特殊的意義。此地真正紅火成丹,必有熱度,這個熱度就是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速所致!

祝福丹東之地,早日實現其成名大願!


蘇雲一歌


丹東成為下一個深圳 這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來講丹東太窮了 根本沒有支柱產業 人口外流 房價炒的在遼寧省內僅次於大連和瀋陽了 消費也很高 工資很低 城市建設也落後 營商環境極差 裙帶關係盛行 最近幾年靠著旅遊業 還算有點人氣 可是其他實體經濟 工業 第三產業極度落後 靠著北朝鮮 別說發現經濟 不被拖累就不錯了 即使朝鮮開放了對丹東也沒有多大作用 受益更多的應該還是瀋陽 瀋陽將成為東北亞更重要的核心城市主體 地位會更高 即使這樣瀋陽都很難成為下一個深圳 但至少有機會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城市 丹東也就是個門戶 跳板 緩衝地帶 帶動東北經濟這種事還是別拿丹東開玩笑了 能跟著喝點湯就不錯了 成為下一個深圳 丹東根本就不存在這種實力 朝鮮永遠是朝鮮 那不是香港


用戶4248370797963


我個人認為大有可期。如果北韓可以完全改革開放,甚至兩韓如果可以統一(當然前提是南統一北),丹東絕對是大有可期。到時候沒有了朝鮮這個攪屎棍,統一後的韓國半島面對中國第一站就是丹東。如果中日韓關係還能放緩,直修一條首爾路過平壤到丹東的高鐵也不是沒有可能,再利用日本海兩岸日韓兩國的港口,只要政策到位,丹東完全有成為東北亞重要樞紐的潛力,上限無窮。值得一提的是,丹東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在全東北也是數一數二的。溫泉海產樣樣不差。去年丹東房價三天漲了百分之50多,但是考慮到丹東的發展潛力,4000漲到6000,完全合情合理。


Aupluus


大家不要忘記。丹東過去是一個很有工業底氣的地方,曾與常州相提並論。大家難以忘記。80年代,菊花電視機,高頻頭,孔雀牌手錶,齊洛瓦電冰箱,康齒靈牙膏,牡丹照相機,都曾經是丹東的驕傲,也曾有一批為之奮鬥的人才。只是眾所周知的原因。產品弄沒了,廠子弄散了,這些人才都走了。所以丹東如今變成老年城。過幾年怕是連養老費來源都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