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導語:《星際穿越》是狂放絢爛的商業片,諾蘭迷們最愛的那種。在這個首張黑洞照片公開的時候,讓我們開回味下這個時代的天才導演,是怎麼表現黑洞、超正方體和多維宇宙的。我會從三個方面闡釋諾蘭(及其團隊)的強大。

一、最硬核的商業科幻

先幫你回憶下《星際穿越》的大致內容:地球漸漸死去的未來,農作物不再生長。馬修·麥康納扮演的退役宇航員在女兒的書房發現了神秘的重力反常現象,從而得知NASA並未放棄拯救人類。他們的計劃是穿越土星附近的神秘蟲洞,探索三個宜居概率最大的星球——這之後就是波瀾壯闊的跨時空形成,一眼萬年、恍如隔世!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星際穿越》劇照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星際穿越》劇照

片中最精彩的部份有二:首先是用直觀但驚豔的視覺語言,表現了晦澀複雜的物理現象,完成度如此之高,前所未有,之後也暫時未見;其次就是情感與科幻的無縫結合,最後五維空間在三維世界的打開(對,那個畫面表現的不是五維世界),與女兒的書架聯通時,哪怕猜到劇情的電影老炮,也會熱淚盈眶。

而為了實現科幻畫面與普世情感的交相輝映,諾蘭在無數細節上表現出了恐怖的執著。比如黑洞的表現,他跟物理學界和天文學界長時間交流,劇組有三位以上科學家常駐,在顧問費用上也是不惜血本,才找到了學術高度與大眾接受度的平衡;再比如那個五維世界的三維打開,他乾脆做了個實景模型!對,實景!正因為這種認真得有點兒“軸”的精神,我們才說諾蘭雖然是商業片導演,但他的商業片極為硬核,高屋建瓴。

二、最宏觀的家庭情感

諾蘭慢熱,因為他既追求極致宏大的場面,又著眼於細膩如絲的人類情感。在《星際穿越》中有兩對父女,主角庫珀和女兒墨菲、老科學家布蘭德教授和他的女兒艾米莉亞。這兩對父女,在一開始就是完整的老中青三個年齡層次,矛盾和默契都立體地呈現了出來。墨菲依然希望仰望星空,而不是隻關心越來越少的農作物;艾米莉亞不顧布蘭德教授的反對,毅然踏上了註定不歸的旅程。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星際穿越》劇照

我以為這就是極限了,誰知在後面天體級的峰迴路轉之後,三個年齡層次被打亂。一天就是七年,時光不再如梭,而是像蛛網一樣把劇中人罩了進去,當他們沿著不同的時空迷宮走出來、又再次相遇的時候:墨菲已是暮雪白頭,庫珀則仍是中年,而他如約去拯救了無窮遠處的艾米莉亞。一切彷彿顛倒,但感情仍然真摯滾燙,這是對家庭情感、人心紐帶的一次最宏觀謳歌。

三、電影執行力的標杆

前陣子《流浪地球》大熱,火到有人專門去給《星際穿越》差評低星。兩部電影我都很喜歡,這種行為真的大可不必。《流浪地球》很好,是中國的驕傲,也有超群的東方故事哲學;但是,因為預算和經驗的關係,在場面調度和畫面呈現這兩個領域,《星際穿越》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杆。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星際穿越》劇照

所以在昨天世界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的時候,人們想到的第一部電影,幾乎都是《星際穿越》。為什麼?因為在表現未知事物和想象邊界的時候,諾蘭沒有任何取巧和避讓,硬上!黑洞沒人見過是吧?五維沒人見過是吧?我們造!找最聰明、最專業的人來給支持,硬生生造出了令人最為信服的黑洞、巨大天體、跨維度穿越……

這種硬剛的精神、專業的態度和最終冠絕同輩的表現,當之無愧地成為當今電影執行力的標杆。有人笑稱說,可能只有諾蘭能拍好《三體》,我想說不是的。諾蘭的科幻標杆已經立在那裡了:宏觀的有《星際穿越》、微觀的有《盜夢空間》、漫改的有《黑暗騎士》,這還不夠嗎?

人類第一張黑洞照片公開,此時重溫《星際穿越》更覺諾蘭強大

實景搭建的五維世界三維打開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執行力上的巨人,我們才能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創造。我相信不止《三體》,還有更多的擁有東方哲學思辨的科幻佳作,比如何夕、王晉康、潘海天……等等作家的作品,都有機會成為經典影視——那時,我們回頭看看,諾蘭的標杆,亦是階梯。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