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鬥者」楊在春:治沙隊裡的後勤服務員

在治沙植樹過程中,栽樹挖坑固然重要,但後勤保障也少不了。今年50歲的楊在春是負責做飯、打雜的後勤服務人員,在參與到白二爺沙壩治沙的隊伍中後,他覺得自己的人生換了一片新的天地,也因為本身工作幹得好,好多人誇他是幹活能手。

一身迷彩服,一雙膠鞋,再配上一把子力氣,楊在春說,這就是自己當年在專業隊裡所有的家當。

“我那時候因為進專業隊晚,進去的時候,種樹的人員已經基本上夠了,除了偶爾協助隊裡種種樹,我就主要負責做一些後勤工作。工作內容就是做飯、打雜,後來進入滅火隊。”楊在春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剛入隊時,自己才17歲,一切都覺得很新鮮,跟著大家一起幹活一起睡覺,覺得挺紅火。隊里人多,吃的東西也多,他都得給早早打點好。小米粥每次一熬就是一大鍋,酸菜一年得醃十幾缸才夠吃。做飯提水、生火、撿柴禾,這些雜活他都得幹。在隊裡的前幾年,楊在春的日子也就是在廚房裡,和鍋碗瓢盆油鹽醬醋茶一起過了。由於他做的飯合胃口,很多隊員都誇他能幹,更有人對他醃的菜讚不絕口,這讓他也分外高興,幹起活來也更有勁頭。

2004年,當地林業局成立了專業撲火隊後,楊在春離開了後勤,轉身做起了撲火工作。

“當時我們管理的片區大,樹木都才長起來,隨著人越來越多,防火工作越來越重要。每天都得出去巡查,早出晚歸。那時候,容易出現火情,都在冬天,因為天氣乾燥,或者是有人生火取暖造成的,我遇到過好幾次。”楊在春說,由於當時條件有限,所以都是人工撲火,專業隊發放的一些滅火彈之類的工具,是當時用於撲火的主要方式。“你說都是專業隊辛辛苦苦一顆一顆種起來的樹,被火燒了多可惜。每次撲火完了,看著被燒焦的草木,都挺心疼的。”楊在春表示。

在幹了兩年多後,楊在春再次回到當地林業局,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直到現在。

“現在上了年紀了,工作也沒以前那麼累了,但是我還是有當年的那股勁,我覺得不管走到哪裡,我都會記得當年的奮鬥場景。這一路走來,這些年,沒白活。”楊在春動情地說。

(記者 郝飛 蔣建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