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军队究竟有多强?为何几十年来缅甸一直没法控制果敢地区?

用户68738747


果敢并不是多强,政府军才无法控制的,主要原因还是以下几点:

第一,果敢地区山区为主,政府军主要优势的火炮等重武器无法进入,因此没办法对果敢同盟军形成优势。

果敢同盟军主要民族:汉族(果敢族)领导人:彭德仁首府:老街(现寄居小勐拉)优势:与中国接壤特点:部队主要由旅缅果敢地区的华侨组成政治目标:以高度自治军事力量:大约3000人左右(在游击区)与其它武装的关系:对抗缅甸政府军;联合佤邦、克钦、德昂、若开军;与其它武装保持中立。



第二,缅北地区民地武虽然割据各自为政,但是在面对缅甸政府军时,却有着默契,能够帮助对方。恩版腊称,在外部的严密封锁下,克钦独立军得到了佤邦的军事援助。赵忠丹则坦承:“保卫四特区孟拉的4个营1200人都是我们佤联军的人。我们保卫孟拉,实际上就是保卫佤邦的重要国际通道”。赵还称“如果不是我们佤邦支持果敢,同盟军早就完了”。赵国安说,“5月13日,缅军与掸邦军(北部)打起来后,我们出兵助战,打死缅军第523营副营长等28人,我方伤亡8人。”民地武之间的这种合作,用赵国安的话来说,就是“有些事做得说不得,政府军想把任何一家民地武消灭,他办不到。”

第三,缅甸军方与政府之间关系暧昧,并未在对缅北民地武政策间取得共识。

第四,果敢与中国有千丝万缕联系,政府军对此存在忌惮。

所以并不是果敢多强,而是地缘政治发挥作用。

抱歉今天喝酒了,很多资料没引出来,感兴趣的话可以私聊。


咨询师天生


果敢辖区面积约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5万左右,即便在整个地区都推行“全民皆兵”的军事战略,果敢的军事实力也和“强”这个词汇扯不上太大关系。至于缅甸为何几十年来一直都无法控制果敢地区,那就说来话长了。


从元代一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果敢地区一直在中国的掌控之下,掌控力大小另外一说,至少中国一直都在此地区设置了相关行政机构,所以无论是名义上还是法律效力上,这一时期果敢都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反清兵败后,率领残兵从云南腾冲逃入缅甸,缅王莽白收留了朱由榔。后在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率领十万清兵进入缅甸,逼迫缅甸交出朱由榔,缅王莽白被逼无奈只能交出朱由榔。第二年,朱由榔就被吴三桂残忍地缢死在昆明的逼死坡。

树倒猕猴散,朱由榔一死,他的部下及家眷除了少数投靠了清廷,其余多数都留在了今日的果敢地区,成了第一代果敢族。


第一代果敢人以朱由榔的部下杨高学为首,兄终弟及之下,之后的300年左右果敢政权都是由杨氏把控。随着果敢地区汉族移民越来越多,道光年间,逐渐势大的杨氏被清廷正式分封为“世袭果敢县令,从而取得正式的汉族土司统治权,果敢地区自治权进一步增强。 从这一时期的情况来看,果敢地区一直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也理解了为什么果敢对缅甸的认同感不高,却对中国比较亲近。

历史渊源和先天血脉上的疏离,我想是造成缅甸一直无法控制果敢的原因之一。

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果敢地区从此成为英缅殖民地的一部分,生活在果敢的汉族人也正式改名为果敢族。1947年,果敢地区杨氏土司与缅甸联邦签署了赋予少数民族极高权利的《彬龙协议》,果敢族被缅甸正式承认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


但是缅甸在1948年独立之后,并没有依约履行《彬龙协议》,相反还采取严厉手段镇压国内的反政府武装。 政治上,吴努执政时期和奈温执政时期,缅甸方面采取的民族政策都是以牺牲少数民族利益,加强中央集权为出发点。文化上,缅甸继续推行“佛教-缅族化”,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必须时刻面对被同化的危险。少数民族被逼无奈,只能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果敢地区陆续出现了坤沙、罗星汉和彭家声等强权人物,彭家声更是被人尊称为“果敢王”。

1988年新政权上台之后,缅甸方面接连发出和解信号,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逐渐升温。彭家声领导的果敢同盟军也与缅甸中央签订了和平协议。

但由于长期以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的利益争端,加上2008年缅甸中央新宪法的不利刺激,果敢同盟军于第二年爆发了“八八事件”。 缅甸中央与果敢刚刚修复了一点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总的来说,缅甸中央在《彬龙协议》上的出尔反尔,拉开了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冲突的序幕。之后两届执政变本加厉地压制少数民族,更是加大了双方的不信任感。长期的武装冲突,导致后来的和平协议也于事无补。



新时期下,随着多方外来势力的介入,缅甸想控制果敢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夏目历史君


缅甸掸邦果敢地区,和我国云南临沧地区的镇康县,沧源县,耿马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县接壤,面积约5200平方公里,主要有三个大坝子组成,清朝1730年开始,大清政府封杨氏家族为果敢的世袭土司,但到1885年之后,缅甸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当时果敢也是被占领了,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把果敢划入了当时英国统治下的缅甸



后来日军侵略缅甸,果敢土司杨文炳,组织了大约一千人左右的抗日自卫队,和日军作战上百次,当时还受到了英国女王的表彰,与此同时,果敢地区也得到了缅甸政府的承认,并在1947年写入了宪法,一般很多人认为,果敢族是缅甸掸族的一个分支,但是也有人认为果敢族其实是指在缅甸华人的一种广泛的称呼,不过现目前也有一种说法,就是果敢族就是汉族。

果敢族武装最开始是土司的武装还有罗星汉的武装,他们主要发源于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进行了精简,后来又在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时候得以发展壮大,在1947年彬龙会议,杨文炳以果敢土司身份参加会议,并且在协议上签了字,在上个世纪50年代,杨文炳的次子杨政才接班之后,他和进入缅北地区的国民党残军保持友好关系,同时一直抵制政府军进入果敢,他的妹妹杨金秀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押运鸦片队伍,罗星汉是这支队伍的队长,后来杨金秀被捕,罗星汉趁机宣布自立门户。



1959年的时候,缅甸政府命令33个土司交出权力,杨正才辞去了土司职务,缅甸政府同意果敢地区自治。因土司已经不存在了,在那个时期,罗星汉,彭家声,还有杨振材的两个胞弟,一个堂弟等等,都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并且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的进行战斗,由于果敢地区的地盘日益扩大,缅甸政府准备用武力解决,1963年在仰光等地,杨振材,罗星汉,杨君秀等果敢武装人物都被捕。因为奈温上台而失去了缅甸下议院和外交秘书职位的杨振声,随后成立了一支囊括前面几个武装在内的果敢自卫军,占据了很多重要地方,但是很不幸的是,在狱中同意和缅甸政府合作的罗星汉回到果敢,成立了果敢青年前进委员会和果敢民兵自卫队,果敢自卫军遭到瓦解,杨振声被迫逃往泰国北部,与其堂兄杨振业领导的掸邦革命军会合,他的出逃也标志着杨氏土司对果敢的百年统治,宣告结束。



果敢自卫军瓦解以后,彭家声选择了回乡隐居,1965年6月,彭家声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不久,杨正声率领百人回到果敢与彭家声合作,想要赶走果敢地区的缅军,恢复土司统治,但是不久后两个人就分道扬镳,杨振业因为诱杀堂兄的手下,和其堂兄结仇,他勾结缅军歼灭了堂兄的手下800余人,和杨振业堂兄杨振兴一起作战的彭家声,不得不退入云南镇康县南伞地区,当时果敢自卫队只有150个人,缅甸政府要求杨振业和罗家声一起合并,他觉得对方的人太少,就看不起对方,直到缅共进入,两个人才一起联合攻打缅共彭家声部。

后来罗星汉和杨振业还一起创办军事学校,先后培养了一千多名人才,充实到他们的队伍,他们的队伍人数最多的时候发展到3000余人,两个纵队,两个人分别领导一个纵队,后来由于缅军的补给线被切断,罗星汉的自卫队被迫撤往其他地区从事鸦片贸易工作,1969年5月,杨振业想要同罗星汉分开,但是因为保密工作做的不好消息泄露,5月9日,他被罗兴汉暗杀,家产也被吞并,罗星汉的队伍扩大到3500人,1973年4月,缅甸政府决定解散缅北地区的自卫队武装,4月,罗星汉公开宣布反对缅甸政府,并且联合了坤沙武装一部国民党残余部队,还有几股不愿缴械的军队,组成掸帮同盟军,自任总司令,然而仅仅不到三天时间就被击溃,随后他逃到了泰国,并且被泰国方面抓获…


1989年3月11日,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彭家声率部发动兵变脱离缅共,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也就是果敢同盟军,并且同时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当时他们的总力兵力有3500人,到了3月31日,果敢同盟军和政府达成和解,成为军政府上台以后,第一次和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其辖区也被称为掸邦第一经济特区,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但其实彭家声兄弟和杨氏兄弟之间,在权力分配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他们彼此为了壮大自己,争取得到缅甸政府的支持,都相互向缅甸告状,彭家声说杨氏兄弟有野心,杨氏兄弟说,彭家声将军火售给克钦独立军,1992年11月29日,杨氏兄弟率先向彭家声发动进攻,战斗的初期,杨氏兄弟损失很大,后来佤邦联军出动1200人来助攻,彭家声的手下也有部分人发生哗变,彭家声全线失守,被迫到政府给它规划的地方生存。

杨氏兄弟打败彭家声之后兵力有一定减少,再加上佤联军曾经帮助过他们,所以说在形式上依附佤联军,但是他对佤邦联军的一些命令,又阳奉阴违,所以也引起了佤邦联军的不满,同时杨氏兄弟也大量贩卖毒品,与我国的关系也搞得很僵,而且他任人唯亲,所以手下很多人对他不满,都希望彭家声能够回去,所以在95年8月的时候,杨氏兄弟手下亲佤邦的一些人发动了兵变,但是后来没有成功,11月17日,彭家声和自己的女婿,果敢东部同盟军司令林明贤手下以及佤联军两个营,进驻果敢,杨氏兄弟趁着大雨逃脱,12月20日,彭家声出任新一届果敢政府主席,失败以后的杨氏兄弟弃武经商,离开了果敢。



缅甸政府之所以一直没能统一果敢,主要是有很多人,首先说他自己的实力就不是很强,其次,在它国内差不多拥有20来自地方武装,各地方武装之间,还有地方武装和缅甸政府之间连年征战,所以他也没有太大的实力来剿灭各地的武装,再加上缅甸山区也比较多,地形复杂,所以短时间内不容易实现对这些地方的统一和占领。后续彭家声上台之后,也制定了一些和平措施,保持着和缅甸政府的协作,在当地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经济,禁毒等等。

2009年88事件之后。彭家声只剩下两个警卫和几十个手下,辗转流亡多地,并且因为生病差点死去…2015年彭家声发布,告全球华人书,希望得到全球华人的援助,2015年2月缅甸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发生交火,同年3月26日,缅甸政府军宣布接管果敢,但是到了2017年,缅甸政府军和民族地方武装仍然在果敢地区发生交火,照这样的态势看,长期稳定和短暂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稳定是大势,而且缅政府现在也加强了对果敢的一些文化的渗透,比如大力发展缅语,照这样下去过不了多少时间,果敢人就会被同化,整个缅甸据说有200万果敢人,再过几十年,还有多少人记得祖先是谁?还有多少人还会说汉语?


唐僧他不懂爱


缅甸是我国的一个邻国,东北部和我国云南接壤,南部是泰国,西北与孟加拉国和印度是邻国,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南亚。因为和我国距离近,所以两国之间来往也比较多,近几年尤其是各种贸易交往更加频繁。

由于缅甸工业不发达,所以我国对缅甸出口各种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机械部件。而缅甸国内农业比较发达,于是我国主要从这里进口农产品和木材。

总体来说,两国关系友好、互帮互助。

其实,缅甸国内不太发达,以农业为主,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国内环境不稳定,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同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这次要说的,就是缅甸国内一个小民族,虽然面积不大但缅甸花了几十年时间也没能完全控制它。

这个民族叫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渊源?

这个民族的名字叫作果敢族,是缅甸北部的一个邦。

这个邦和我国颇有渊源,因为在清朝之前这里属于我国管理,是我国的领土。但是在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战败,被迫签订由殖民者制订的《中缅边界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还承认果敢是中国的土地,但之后1897年甲午战争后,又签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在此之前缅甸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了,这个条约直接将果敢地区划到缅甸归英国所有。在这个区域生存的汉族人也就此改名为果敢族。

后来抗战爆发,果敢族人民在国民党的扶持下组织起自卫队抗击来犯的敌人。这支小部队后来还被国军收编,这本是一个收复果敢绝佳的机会,但在抗战结束后自卫队领导者杨文炳被诬陷勾结日军,这就导致果敢对国军失去信任。

在1947年缅甸独立后果敢代表在《彬龙协议》上签字,支持缅甸实行联邦制,并在1948年正式成为其中一邦。从此果敢正式属于缅甸。

这个民族既然已经加入缅甸,为什么又要与之抗衡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和当初果敢代表被诬陷有关。当初果敢自卫队和国军共同进攻日军,表现十分英勇,尽管他们人少但是为抗战出的力并不算小。

在抗战胜利之后,重庆方面还给自卫军领导杨文炳授予了军衔。此人身份不同一般,他家族世代都是果敢地区的土司,掌握这里的权力,可以说是果敢最高领导人。本来到授予军衔后一切都很顺利,但是杨文炳前脚回到果敢,后脚就被诬陷勾结敌人,还上了军事法庭。

这件事使得果敢对国军信任破裂,本来可以回到中国却加入了缅甸。不过虽然加入了,但果敢人一直看不起缅甸本族人,民族冲突比较严重。这一点在周围其他民族中也存在。这也是果敢一直和缅甸起冲突的主要原因。

缅甸面积和军队都远远大于果敢,为什么几十年都控制不了这个地区?

这个问题是这一次的压轴问题。的确,果敢单论军事实力无法和缅甸相比,但是它能和比自己强那么多倍的敌人抗衡这么久,一定还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是果敢尽管人数少,但是都很顽强。或者说这里的人都是一些硬骨头,宁愿死也不会降,个个都有敢死队的气势。再加上缅甸军队本来就还要应付其他民族的暴乱,无法把全部兵力都掉出来对付果敢,因此这个地区才会久攻不下。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里地势复杂,果敢人都生活在大山之上,山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树木和其他植物,适合隐蔽。这种地势不适合部队直接进入,而且缅甸军队对地形的了解肯定没有当地人熟悉,用兵书上的话说,这种地形易守难攻。

第三个原因就是缅甸军队本身的原因,他们战斗力不强。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1949年时有八千多人国民党残兵兵败逃到果敢。缅甸军方担心这会让果敢实力壮大,于是就派国防军去清剿,结果大败而归。个人认为,正是缅甸军队这种低端的战斗力,才导致果敢和他们周旋了这么久不被他们控制。


小小嬴政




果敢地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领土。缅甸曾长期是中原政权的附庸,因为在历史上人口稀少,果敢地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人居住区。

明朝末年,张献忠死后,他手下的李定国部可明朝军队联合起来抵抗清军,曾经一度攻占湖南和广西,最后还是因为内乱,导致最终功亏一篑,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杀死,李定国郁郁而终。明朝的旧官员和剩余的军队就在果敢地区居住了下来,他们差不多就是果敢人的祖先。


这些汉人逐渐在果敢地区站稳了脚跟,迅速发展壮大,控制了果敢300多年。到了清朝中后期,道光皇帝还给了他们合法的地位。但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人逼迫清政府割让了果敢地区。

解放战争后期,许多国民党残兵逃到了这一地区。蒋介石指示这些军队潜伏在这一地区展开训练,准备反攻大陆。当时还在这一地区成立了一所军事学校,后来的金三角大佬,比如坤莎、彭家声、罗星汉都曾经在这所学校接受训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殖民地国家民族意识迅速崛起,缅甸独立后,果敢族主动加入了缅甸。因为果敢地区基本上都是汉人,在很多方面都和缅甸人有很大区别,所以他们在这一地区有高度的自治权。

果敢地区不是非常适合种植其他作物,开办一些工厂,但却是种植鸦片的黄金地区。当地的武装基本上也算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他们拥有良好的武器,再加上训练有素,就成了金三角鸦片种植和交易的统治力量。


毒品生意一本万利,唯一的缺陷就是风险太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果敢地区的武装部队花重金从西方购置了先进武器,加强了武装训练,以确保对果敢地区的占领权,对毒品生意的垄断权。

缅甸对果敢地区一直有很深的戒备之心,双方的矛盾一直不断。1960年前后中国和面点划分了边界线,同意把果敢划归缅甸国。但随后没多久,缅甸政府便展开了对果敢地区的武装军事打击,企图夺取果敢人民的自治权。



1968年,缅甸共产党还是在果敢地区建立根据地。从这时起果敢地区的局势就变得非常复杂,缅甸共产党武装、果敢当地武装、缅甸政府武装就在这一地区展开了三国演义,有时联合,有时背叛,相互攻击,战祸不断。

1989年,果敢同盟军迅速崛起,缅甸政府被迫同意这一地区实行自治,中央政府仅派遣少量的行政和教育人员。随后这一地区的毒品生意迅速泛滥成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9年,由于之前的20多年,果敢同盟军内部不断发生内讧,力量迅速衰弱。缅甸军方加强了对地区的军事打击力度,并迅速占领了这一地区。2011年缅甸中央政府正式宣布接管覆盖地区。


虽然之前的混乱局面有所改善,毒品生意也基本杜绝了,但是当地的果敢同盟军不断展开袭击,导致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苦。

现在果敢地区的人民从表面上看和中国人区别不大,他们依然用汉字说汉语,甚至用的手机都是中国生产的,网络信号也是中国三大运营商的,当地的女子也以能够嫁到中国为荣。期待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裔人民能够早日强大起来,生活的幸福美满。


新知传习阁


果敢地区原本是属于向中国称臣的土司管辖之地,人口大多来自明末流民,驻缅部分明军及当地土著融合而来。清末时被英国实际控制,1948年缅甸独立时,果敢土司出于自己的目的选择加入缅甸。

果敢以前没有自己的军队。1949年国民党败退大陆,原属李弥第八军237师709团所部的部分国民党军退入缅甸并与原属余程万26军93师278团部分人马汇合,那时,缅甸刚刚独立,军队十分稚嫩,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国军对手,被打的大败。自此,国民党军在缅甸横行二十年,控制面积最大达到全部萨尔温江以东地区及腊戍等江西地区,军事力量三万多人。此时,果敢也在国民党军手里。

五十年代,国民党残军领导人李国辉,谭忠等人被召回台湾闲置,领导替换为蒋介石的心腹。国民党残军人心离散,被缅甸多次打击,大部最终撤回台湾,余部几经辗转,终于来到泰国安身立命。之后,果敢当地兴起若干自卫队武装,互相厮杀,争夺鸦片贩卖利益和地盘。1965年,因罗星汉投降政府,缅军第一次进入果敢。

六十年代后期,缅共勃兴,果敢被缅共人民军打下,作为缅共东北军区存在了二十年。缅军和罗星汉民兵溃逃出果敢。缅共人民军战力强悍,缅军虽然兵多枪多,无奈力有不逮,就是打不赢缅共。

八十年代末,缅共失去外援,终于瓦解。原缅共东北军区负责人彭家声宣布脱离缅共,与政府签订和平协议。协议承认果敢接受政府领导,但未经彭氏同意,政府不得派遣人员进入果敢。此时,果敢仍旧事实独立。果敢军队实际是在原缅共人民军东北军区部队基础上组建。装备多为缅共遗留,质量较好。但军队失去政治目标和灵魂,战斗力实际大为下降。

九十年代果敢多次发生军事内斗,互相攻战,军事实力大大受损,对外关系也失去底线,向北方大肆贩毒,与北方多次冲突。甚至发生杨茂良派兵架炮威胁北方释放被捕的毒贩弟弟的严重事件,其恶劣后果影响深远。同时,果敢发生多起引诱北国人到果敢赌博,甚至扣人勒索钱财的事件,涉及北国多个省份,北国军警入缅救人,引起果敢局势动荡。杨茂良时代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向政府军求援,缅军得以再次进入果敢。黑猛龙事件后,果敢江西地区被政府军占领并划离果敢。其后,缅军借种种机会深入果敢,各战略高地均被占领。

彭家声再次出山执政后,没有纠正果敢已经错误的内外政策。终于失去了外部庇护,佤邦实际也对其取观望态度。彭任人唯亲,引起果敢其它实权派的不满,而彭并未警觉。彭为避免再次内斗,裁减果敢军队数量,至2009年,果敢同盟军正规部队不足一千人,其余均实际执行警察事务,人心思变,军事力量终于衰落。

缅甸政府随时观察果敢情况,2009年内外环境终于成熟,在联络果敢内部的反彭势力后,政府军发动攻势,一天即全部占领了果敢。果敢军一部投降,一部溃散,一部分经北方去了佤邦和四特。

此后,果敢至今仍被缅军控制。

果敢自己的军队,从来也没有强大到政府军都打不过的地步。果敢事实独立的历史都由果敢外力量介入造成。但是,果敢人自己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集体和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不能凝聚民心,改善民生,反而自相残杀,引狼入室。又倒行逆施失去外援。这才是果敢最终被占领的主要原因!看看果敢身边的佤邦,实在令人不得不为果敢长叹一声呀!


飞扬列兵


果敢的军队实际上一点也不强,缅甸几十年来不光没有能够完全控制果敢地区,其实对于整个缅北的掌控力都不怎么样。这是因为英国殖民历史造成的,并不是果敢或者缅甸每一方面的问题。

自从英国人从孟加拉方向逐步侵蚀缅甸,最后完全吞并了缅甸,英属的缅甸实际上只是作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在英国的殖民体系里,英属印度的总督,是作为国王的代表,也就是叫做副王。从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英国意识到在印度遍布各地大大小小的土邦,对于其统治印度始终是一个问题,可是如果想一下子吞并这些土邦又办不到,所以英国国王被授予了印度皇帝的头衔,试图在政治上突出一下英国国王在殖民体系中的尊崇地位。

这个叠床架屋的殖民体系又决定了,英国人在缅甸的统治实际上也是采取了类似的两种模式,对于英国人直接武力征服了的缅族地区,英国人实行完全殖民政府,而对于缅北那些英国人一时难以直接控制的地区,英国人也采取了印度模式,这样一来,缅北的这些民族原本存在的土司制度就被保留下来,地位类似于印度的土邦。

当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崩溃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缅甸的独立跟印度的独立是有区别的。首先当年日军的入侵,彻底的打碎了英国在缅甸的统治,整个缅族为了争取自己的独立,站到了日本的一方。昂山成立的所谓缅甸独立军,后来改编为缅甸国防军,实际上一直都是日本的傀儡军。只不过是在战争末期的时候,他们看到日本的统治行将崩溃,临时改换了阵营投奔了同盟国一方。

很不幸,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不够强,而对于英国和美国来说,亚洲并非主要的战争方向,所以一切能够用来对付日本的东西也就全部寄往不咎了。就这样子昂山带着的缅甸国防军和当时的泰国摇身一变成了同盟国的一员,而他们过去投靠日军的事情,并没有得到清算。

而那些缅北少数民族的土司们,无论如何不会欢迎一个试图控制他们比英国还紧密的日本军政权,再加上英国和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为了抗日的需要对他们大力支持,所以这些缅北的少数民族许多,实际上是站在同盟国的一边跟日军作战。

战争结束后,英国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英国的统治图谱里当然有比缅甸更重要的许多殖民地优先。战略位置重要的马来西亚和,英国的奶牛印度显然都比这块缅甸四六不靠的地方要重要。所以英国人首先在缅甸采取了拔腿走人的办法,缅甸到底该怎么办?英国人让这些少数民族和缅族当时的代表昂山自己去谈。

当然,英国人可以一走了之,可是当地这些民族问题就冒出来了。虽然在英属缅甸时期,这些少数民族看起来好像是缅甸的一份子,可是实际上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英国国王的代表在印度副王啊!!换一句话就是说免足跟这些少数民族并没有从法理上成为一个国家的根源。

昂山这个人在政治上八面玲珑,手腕了得。他首先通过向缅北最强大的少数民族克钦示好,通过彬龙协议拉住了克钦,去对付其他不服缅族的少数民族。就这样成立了所谓的缅甸联邦。

英国在跟当年清朝打交道的时候全行的把果敢等地划入了英属缅甸,后来又通过国民党政府的软弱强行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所谓的中缅边界1941年线。这样子果敢就彻底成了缅甸的一块地方,但是上面居住的大量汉族人却没法搬走世代居住的土地。

缅甸联邦成立的头几年还不错,因为缅族在军事上根本不占优势,所以在政治上对各个少数民族尚且还算宽容,缅北的这些少数民族土司,能用交出自己割据地盘换得某些政治地位。等着缅族逐步地控制了整个军队,他们就突然变脸,利用发动政变的手段,一脚把原本在政权里还有一定地位的克钦等少数民族全部踢了出去。

尤其是缅族也看到了整个国家大片的土地,实际上是在少数民族控制下,如果不能有效地整合,缅甸实际上就还会是一个松散的联合。可是解决少数民族联合的方案不是尊重他们,反而是想强制融合他们,于是缅甸开始实行三等国民制,所谓的正籍,客籍和寄住,这这是从政治权利和社会地位上把少数民族压到了三等人,甚至四等人的分上,不但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可言,就是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权利都受到很大限制。除非这些少数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等,彻头彻尾的变成一个缅族,否则他们就始终是三等国民或者四等国民。

想一想看原本在历史传统上就不是一回事儿,只是因为英国人偷懒着急拔腿溜走,把他们捏在一起,现在缅族控制的政府又如此苛待他们,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开始动手打呗。

就这样缅甸的内战一口气打了70年,还没有头儿。其实原本有一阵子缅甸跟周围的大国关系还说得过去,如果他们在那个时候懂得善待这些少数民族完成国家整合并非不可能。可是他们总想得寸进尺,目光短浅的想一瞬间,把自己利益最大化,那就不可避免的得罪了大国。

今天缅北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实际上背后都是有靠山的,当然了实力强劲的地方武装也是那些实力比较弱的地方武装的靠山。他们本身每一个都对加入一个要当三等或者四等国民的缅甸不感兴趣,背后还有大靠山和二靠山支持,虽然这些靠山因为自己的利益可能支持的力度和时间段都有所不同,但是好歹支持还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缅甸的奇怪国民制度决定了这些少数民族武装在自己的地方是有足够的民意支持。

所以不管缅甸政府实力是不是占有压倒性优势,不管缅甸政府的分化瓦解和拉拢手腕是否高明,他们也只不过能在一时一地的赢得这些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某些上层人士的投靠,最终少数民族民众的主体仍然会跟他作对。

所以说果敢的少数民族武装今天虽然被撵到了山沟里去,可是缅军要想彻底治服他们实际上是很难的。


千里岩


果敢问题既有历史的沉疴顽疾,又有现实的推波助澜。从历史上来说果敢人就是在中国境内大汉族,这些人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难民后裔,具体来说有明朝遗民和国民政府败退后的遗留下的一部分部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当年的永历皇帝朱由樃一路南逃,直逃到缅甸停下脚来,缅甸做为当时中原王朝的重要藩属国,面对清军入关改朝换代这种神仙打架的局面,当时国内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缅甸的老国王倾向于继续支持明朝。

因此在对待永历皇帝的问题上,不但能善待他,还准备出动缅兵帮助永历皇帝恢复大明江山,但是缅甸皇帝带这个“老”字呢,还没等计划实施就嗝屁了,新登基的皇帝觉得扶持这么一个落魄皇帝得不偿失。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会与新建立的清朝为敌,因此在对待永历皇帝时就刻薄了很多,最后不但把永历皇帝的家当抢的光光的,永历皇帝本人也被交了出去,当时许多不愿返回国内的明军及其家属,便在今天的果敢地区定居了下来。

后来国民党军队败退,也不是所有的的军队都撤到了台湾,这些有枪还无依无靠的人,加之缅北山区地瘠人狭,种粮食无以为继,就在金三角种植罂粟花制毒贩毒为生,由此还产生了很多大毒枭。

这些人在缅甸的政治格局内地位极低,生存环境恶劣的境况也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因此一直保持着好斗的传统,不曾放下手中的武器安心从事生产,与缅甸官方一直在争夺地利――包括玉石和鸦片,这些都是当地的经济命脉,也是当地人生存下去的希望,因此缅军只要触碰到这些利益,当地的果敢人就拼命。


历史三日谈


果敢在历史上差不多一直是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方。果敢的主体民族,自明朝末年以后,也主要以汉人为主。

明朝末年,随着清军的步步紧逼,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率部退往缅甸。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俘永历帝北还,明朝旧臣与遗民开始在果敢地区隐姓埋,繁衍生息。到清朝的时候,明朝遗民在果敢地区基本上已经立足。此后,又有不少汉人迁徙至果敢,果敢地区的汉人主体就此形成。

果敢在清朝的处境,既没有接受清朝的直接管辖,但是也并不是缅甸的领土。果敢维持的是土司治理的方式,在名义上接受清朝的管辖,向清朝朝贡。不过,清朝末年,随着英国进入缅甸,这种局面开始变化了。在英国的扩张中,缅甸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成为了印缅殖民地的一个省份。而位于缅甸北边的果敢,也受到了英国染指,并逐步沦为英国的势力范围。1897年,清朝与英国签订条约,将果敢地区划入了缅甸。

不过,由于果敢地区复杂的地形,复杂的边境情况,以及缅甸本身较弱的实力,包括缅甸内部自身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因素,缅甸对果敢地区的控制能力一直都是比较薄弱的。甚至在很多时候,缅甸只是在名义上控制着果敢。而英国撤出缅甸以后,缅甸对果敢的控制能力同样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另一方面,果敢军常年与包括缅甸国防军在内的外部势力作战,战争经验丰富,且熟悉果敢地形等情况,加之果敢人相对较为团结,缅甸国防军几乎很难攻入果敢,更别说控制果敢了。一般来说,只要果敢内部没有发生分歧,在现有的情况下,缅甸控制果敢的确是非常困难的。

2009年,果敢内部白所成与彭家声发生分歧,白所成引缅甸军进入果敢,挤走彭家声,从此以后,果敢逐步被缅甸控制。如今的果敢,已经逐步缅甸化了。


苏绽


缅甸军政府在国际上名声不是很好,因此它想获得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支持应该比较困难,这非常不利于缅军对果敢军实施持久打击。另外,缅甸国内现在同时存在多支少数民族武装,有不少与缅甸政府军是发生了冲突的。这使得缅甸政府军实在难集中全力“清剿”果敢军,这种大环境有利于果敢军继续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