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道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能否把危險係數降到零

開車有時需要變道,然而變道是引發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綜合分析,引起變道追尾事故的原因一般情況下來自三個方面,後邊的車,後車司機,還有就是我們駕駛的車。如果把來自這三個方面的原因消除,那麼我們就可以把危險完全解除。

第一,變道時必須打開相應的轉向燈。後車司機看到前車發出的轉向警示後,一般情況下本能反應就是停止繼續加油門,甚至點剎車降低車速。即使他著急趕路不配合你變道,他也會響喇叭來提醒你,這時你應該讓他先過去。

變道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能否把危險係數降到零

第二,後車速度,這是最關建的。追尾的原理就是後車速度高於前後速度沿同一路線同時到達同一點。理論上,如果我們的車速足夠高,變道根本不用考慮後車,可以隨意變道。所以要變道時首先要從後視鏡中觀察,如果後視鏡中後車影像由無到有,由小變大,訊速向後視鏡外邊緣靠進,說明後車速度比我們的車速要快的多。這時你應該果斷放棄變道,等他過去後再說。我有過這樣的體驗。在高速上以120邁行駛著,一輛車從旁邊臨道上一閃而過,並且很快淡出視線,可想而知他的車速有多快!這樣的車速可以說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何談變道!

變道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能否把危險係數降到零

第三在車速不小於後車的情況下選擇安全變道距離。多數人都知道與後車距離9米左右就可以實使變道,至於這個數值是怎麼計算來的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車變道時,速度形成橫向與直行兩個分量,從而直行方向上的速度小於原車速,直到車與道路平行才能恢復原來的速度,這段時間內,後車速度因為高於前車速度就可能追上來而導致追尾。現在的機動車路寬多數是3.75米,可以計算出變道減速段行駛的距離綜合為7米左右,另外還要考慮到風阻及地面磨擦力,所以減速行駛距離在8米左右。這也是交通規定超車後距後車8米內禁止返回原車道的根據。

需要提醒的是,只是知道變道安全距離還遠遠不夠,還要知道如何從後視鏡中判斷與後車的距離,就算是從別的師傅那裡或著從網上知道了判斷方法,那還是不夠,因為你知道的是別人的方法和感覺,如果直接用,可以說是你在拿自身的安全來驗證這些方法是否實用。要想做到真正安全,需要找到自己的感覺。具體做法是,選一條車輛稀少的道路,把另一輛車放到車後臨路上的不同距離,去觀察後車在後視鏡中的影像,感覺不同距離的影像的大小及影像在後視鏡中的位置,直到能夠熟悉這種感覺。

變道的認知層次決定了你能否把危險係數降到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