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秒想放棄,下一秒又想再堅持一下,人生就是這樣

如今的圖書,命運有時過分悲慘。

稍不注意,就可能落入滯銷榜。

再不慎,就要在倉庫裡積灰。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近日,單向空間滯銷榜更新,

作為上榜圖書(相關人員),只好:

為約翰·契弗默哀十秒後,

再懷疑十秒的人生。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沃普蕭醜聞》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就是這位皺眉的美國大叔

還是想拯救一下他的。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就在契弗作品登上滯銷榜後不久,評論家李偉長就為約翰·契弗打抱不平:

“現在的讀者連契弗的小說都覺得複雜?”

他一個下午就看完了長篇《沃普蕭紀事》:契弗的小說太有畫面感,穿過海,越過山,走過街道,進入一個莊園。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沃普蕭紀事》

這部寫沃普蕭家族故事的小說,是約翰·契弗的第一部長篇,也讓他一舉奪得1958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約翰·契弗在獲獎演說中表達了自己對於小說寫作的看法:

小說是一種非常稀少的處所——一種非常稀少的形式——可以用來記錄人的複雜性和希冀的力量和弱點,來一步步詳細描述我們的奮鬥

這種奮鬥並不總是不愉快的——以使我們自己與親愛的然而也是謬誤的世界處於一種有活力的、虔誠的關係中。

翻譯成當代年輕人的語言,就是——

生活當然很喪,奮鬥卻又必不可少。

哪怕最後一無所獲。

就像他在《沃蕭普紀事》裡,提到過的看法:

“人生來就是找麻煩的,猶如火花總是向上飛濺一樣。”

可是,你總不能就此放棄:

“如果遇到魔鬼,最好將它一刀劈為兩半,從中間走過去。”

是不是像極了很多人的人生態度?

這也正是契弗的可愛之處:

他描述人性的怪僻,但這種描述是從對於人的弱點的同情出發的;

他從不放過對於小事的觀察與描寫,並賦之以不凡的生命與意義;

他書寫深陷各自困境的普通人如何撲騰不息,也學會如何更好地面對自己的生活;

他認為拯救他所揶揄的弊端的辦法,是“熱愛生活,熱愛人與人的交往”。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對生活保持微笑的契弗

這一秒想放棄,下一秒又想再堅持一下吧

——

這,就是我們不想離開的人生。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約翰·契弗作品

譯林出版社,2018年10月

甚至,李偉長還給讀者提出了閱讀建議:

如果沒什麼耐心,建議直接從27頁開始。

一對情侶在海邊尋歡,回來路上出車禍了,男的死了,女的來到了沃普蕭家,故事就開始了。

可能稍微堅持一下,最後會和王蒙先生同樣感受:

“來不及想想為什麼,我已經是他的忠實讀者了。”

(聽起來有點像,談戀愛??)

好滋味在後頭。

這世間許多事,不正是如此嗎?

这一秒想放弃,下一秒又想再坚持一下,人生就是这样

更多契弗相關,可戳:

班上最會講故事的小孩,後來怎麼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