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鍋:父親的拳腳辱罵,我變相地加在我兒子身上了

本文為喵陽媽育兒原創文章和圖片,歡迎個人評價分享收藏。

隨著電視劇《都挺好》的熱播,“原生家庭”這個詞也熱起來。

正如電視劇裡的明玉,原生家庭的總有形無形地影響著我們。

原生家庭的鍋:父親的拳腳辱罵,我變相地加在我兒子身上了

我的父親是那種脾氣很爆的人,我記事起,不是對母親的謾罵就是對我們姐弟的拳打腳踢。

而那時的我們,卻也是皮得很,常常因為貪玩弄壞東西。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們家剛請人蓋完房子,有好多碗,我和妹妹玩的很高興把幾摞碗全打碎了。父親回來直接就用穿著皮鞋的腳狠狠地踹了我們幾腳,邊踹邊咒罵我們怎麼不去死,母親在旁邊看著不敢啃聲。

這種棍棒辱罵一直持續到我們上初中,從初中第一天開始沒再捱過打,但稍有不合適還是會捱罵的。

在我當了媽媽以後,我十分重視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同時也努力堅持科學育兒,不用暴力體罰方式對待孩子。

但是,不管我怎麼努力,在喵陽哭鬧的時候,我就很煩躁,看著他哭得撕心裂肺的小臉,我很多時候不是心疼而是厭煩,就像當年我們不聽話父親厭煩我們一樣。

在喵陽不聽話的時候,我的火蹭蹭往上冒,就像當年的父親那樣。我內心剋制著自己不要打孩子,但是身體裡卻冒出一個惡魔,有時候讓我無法剋制地把喵陽使勁摔在床上,在喵陽哭著讓我抱他時我狠狠地把他推開。

原生家庭的鍋:父親的拳腳辱罵,我變相地加在我兒子身上了

這種感受和行為讓我自己都嚇一跳。我是喵陽在這個世界上最信任最依賴的人,我怎麼可以把他狠狠地摔在床上一次又一次。

我一直對心理學方面比較感興趣,很早的時候我就看了武志紅的《家為何會傷人》,我知道我的這種行為是兒時的噩夢滋長在我心裡的一個小惡魔。

原生家庭的鍋:父親的拳腳辱罵,我變相地加在我兒子身上了

雖然我的知識和理智告訴我不要打孩子,不能像父親那樣,但是我卻變相地把打孩子這種暴力行為變了摔孩子。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一條轟動一時的新聞——女子摔死兩歲的兒子,只因為兒子不讓她睡覺。當時各種批評指責這個媽媽多麼多麼惡魔。

要是看過我往期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喵陽也是一個高需求寶寶。白天晚上不睡,我三年多沒有一天睡覺超過一共四小時的,剛睡著就被喊醒,剛睡著就被喊醒,因此苦不堪言。

有那麼一刻,我真的能體會到那個摔孩子的媽媽過得有多難。

但是,我知道,父親的過錯,不是我施暴孩子的藉口。

年的我們,應該具備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不是消極地把自己的錯誤和失敗簡單粗暴地歸罪於自己的成長經歷。

一個人的成長份圍確實對一個有比較大的影響,但並不是大到可以造成你一生中所有的錯誤和失敗。

如果我們消極地把問題歸於原生家庭中不好的成長份圍,那麼我們就無法進步,無法取得成功。真正影響自己的,是自己消極地對待自己的行為。

有人說,我努力了,但是根本沒有用。像《歡樂頌》的樊勝美、《都挺好》的蘇明玉,她們一直努力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但還是受原生家庭牽制,尤其是樊勝美。

我想,擺脫原生家庭的壞影響,雖然很不容易,但是還是可以做到的。

對於那些傷害你、無底洞一樣啃你的家人,狠心對對他們說“不!”

樊勝美就是那種做不到狠心說不的人,大哥大嫂一搬出她父母,她就為難自己了,不想幫她大哥都做不到。

但是蘇明玉就比樊勝美做得好,在他二哥打傷自己時毫不猶豫地報警,在父親買老房子的時候偷偷幫助。既不妥協,又不失盡做女兒的義務。

如果有機會,如果你還原生家庭中生活,就要大膽地反抗,想明玉那樣,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自力更生。

我父親對我們的謾罵,直到我高中時期才有所減少。高中的我學習好,在學校是那種校長都給面子的學生。

我弟初中沒考進重點班,我只是給校長說了一下,沒想到校長就寫了個條讓我弟去找重點班老師報名。

從這以後,我父親開始收斂他的謾罵行為,對我比較尊重一些,但還是會偶爾罵我。

一次我洗完澡沒有拉好簾子,被家裡的豬把簾子扯下來咬爛了,他回來知道了就破口打罵。

我狠狠地反擊他了,並把我得的很高一摞獎狀證書全撕得粉碎。

自那以後,我的父親再也沒罵過我,開始有點怵我。

除了對傷害我們的人大聲說不,我們還需要愛和原諒。

原諒了他們,心中坦然,才不會有恨。有愛的心才是溫暖的心,有溫度的心會無所畏懼,才不會被別人牽制,才有力量在兒時噩夢滋長的惡魔跳出來時把他們打壓下去。

我的父親現在已經過世整整十年了,其實,在我離家上大學的時候就原諒了他。我之所以報考千里之外的學校,就是想遠離那個家。

但是,當我在長途車上回頭看見那個平日裡唾沫橫飛地罵我們的父親,駝著被生活壓彎的背,我鼻子一酸,心疼了。

我想,養育三個孩子並不容易吧,沒有任何人幫他,爺爺奶奶偏愛小兒子對他像撿來的孩子一樣,他也很不幸,我應該給他讓他感到溫暖。或許,他的內心從來沒有過被關愛的溫暖。現在想起來,我依舊好想抱抱他,親吻他的臉,讓他知道我很愛他,可是不能了。那些還有機會原諒的人,要趁早!

有了愛和原諒,我的內心變得很柔軟。

我一直在努力改變自己,每次對喵陽做出了傷害行為,我都記錄下來,記錄時間、原因、具體行為。

原生家庭的鍋:父親的拳腳辱罵,我變相地加在我兒子身上了

通過一次一努力,那張記錄表記錄的次數越來越少,我和喵陽的關係也越來越融洽。

喵陽是那種很敏感很難建立安全感的寶寶,從他生下來我就很注意這個問題,儘量多高質量的陪伴。

在傷害了孩子後,要及時道歉。如果很久以前傷害了他們沒有及時意識到,現在用語言情景再現也可以。

在養孩子的路上,我們不要把你犯的錯都歸罪到原生家庭上。努力提高自我,勇敢地對啃你骨肉的人大聲說不,嘗試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愛你的父母要講求方法而不是盲目順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